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党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市场的繁荣活跃,报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不仅报纸种数种类猛增,而且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充分享受到了改革的成果。许多报社已发展成为“一社多报”、“一社多种产业”的集团和经济实体,并且取得了成功,增强了新闻生产力。报社硬件设施的改善,改变了报业的形象;新技术的应用,成为划时代的标志;新闻队伍的壮大,成为新闻事业人才辈出的一道风景;规模资产的扩大与增长,显示出卓越的经济实力。这些成就,是中国报人几十年艰苦奋斗,转变观念,抓住机遇,改革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报业的大发展,一大批有识之士进入报社,成为“报人”,新时期“报人”该以何种形象出现在受众面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报人,不是普通人近年来,报纸从业人员的年轻化成了一种趋势,年轻人充实到报业中来,他们热情高,思维活跃,的确为报纸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但年轻人经验不足。  相似文献   

3.
现在,我国新闻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新闻前辈相继谢世,一些健在的老新闻工作者有的离退休,有的退居二线;大批年青人加入新闻队伍。长江后浪推前浪,新老交替是历史的必然。如何加强青年一代新闻工作者的培养与提高,保证新闻事业后继有人,乃是当前新闻队伍建设中的头等大事。一批老报人、老广播,为党的新闻事业战斗了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继承了我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作风,练就了过硬的采写功底,这是我党新闻事业的宝贵财富,要把这些  相似文献   

4.
成舍我的“两个效益”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舍我是我国新闻史上杰出的报人、报业经营家、中国报业托拉斯的先行者。他一生致力于新闻事业,成立了“世界报系”,创办了《民生报》、《立报》,创建了新闻学校。他的新闻从业生涯集业务工作者和报业经营者于一身,这一双重身份使其新闻思想集中体现为报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博弈。  相似文献   

5.
孙世恺 《新闻界》2000,(1):9-10,15
当今,报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哪家报社在竞争中赢得广大读者,哪家报社才能在新闻市场占有更多的份额,在新闻事业发展中拥有更大的生存空间。这种新闻界的竞争,表现在报纸的宣传报道质量和发行数量以及广告拥有额上,其实质是新闻人才的竞争。也就是用什么样的管理机制来调动采编人员最大的活力和创造性,把报纸办得出类拔萃,拥有更多的读者,促使更多的客户愿意来刊登广告,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许多地方性报社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近些年来大刀阔斧对采编人员管理进行改革,采取多种举措激励新闻队伍,使报社充满生机,提…  相似文献   

6.
《枣庄日报》是山东省创刊较早的地市党报之一。近几年来,对过惯了平稳日子的枣庄日报社的报人来说,真正地感受到了发展带来的变化和喜悦:报纸办出了自己的风格,受到读者喜爱;报业经营红红火火,每年都上新的台阶;新闻队伍精诚团结,风正气顺面貌新……这种局面来之不易,以党委书记、社长刘成典为首的报社领导班子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新闻队伍的素质如何,关系着新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年轻新闻工作者是新闻队伍中的一支新生的、重要的力量,是党的新闻事业的希望所在。在新形势下,特别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情况下,认真加强年轻新闻工作者思想、作风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是提高新闻工作质量,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保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前进,新闻改革深入开展,新闻事业蓬勃发展,新闻队伍日益壮大。改革开放16年来,全国每年都有一大批年轻人进入各级各类新闻单位。统计资料显示,  相似文献   

8.
《传媒》2009,(9)
昆明报业大战中,有川军、闽军、粤军,你方唱罢我登场,昆滇大地承载着报人挥斥方遒的激情与理想,也有铩羽而归者的唏嘘,在惨烈报业大战中一批云南土生土长的报人成长起来.生活新报社执行社长、总编辑贾明,就是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9.
义乌商报社持续七年开办"商报讲坛",资深报人、新闻专家、社会专业人士在讲坛聊"新闻经",有效提升了采编人员的新闻业务素养,形成浓郁的报业文化氛围。同时,还提高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助推媒体自我"蝶变",使报社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不断推陈出新,在变革中提升办报质量。  相似文献   

10.
城市的每一轮新的发展,都是经济繁荣的产物.城市不断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越来越多的大楼矗立起来.十年来,我国的新闻事业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适应报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全国60—70%的省、市报社相继建起了各自的新闻业务大楼.作为一个独立实体,新闻大楼在组成、结构、职能和作用诸方面既不同于事业单位,也有别于一般的综合性大楼.研究新闻大楼的特点,科学地管理大楼,使之为我们的新闻事业发挥最大的效益,创造出最佳的新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无疑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目前,报业发展正处于一个“拐点”,报纸广告所占份额正在不同程度减少。这是学界的论断,也是报人特别是我们地市报人遭遇的现实。报业发展何以出现这一严峻的情况,学界已经有许多研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使作为报纸广告重要支柱的房产、汽车广告下降;国家有关部门限制医疗机构广告,致许多报社特别是涉医广告较多的都市报、晚报广告锐减;新兴媒体分流了传统媒体的受众和广告,不仅使报纸读者市场缩小,也使广告流失;绝大多数报社赢利模式单一,广告收入的下降使报社经营出现危机。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报业面临的处境。现在…  相似文献   

12.
"曹汉现象"意指报人不以办报或从事新闻事业为终极目标,而将政治目的或个人政治地位等其他目标作为其新闻活动的最终归宿,直接与职业报人的理念相对.这种现象无论在中国或西方近代报业都曾短期或长期存在,但两相对比,其成因、发展、现实表现以及在新闻事业中所占据的地位都大相径庭.本文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渊源入手,就中西方报人"曹汉现象"产生的背景、发生状态及对近代报业的影响作一比较分析,并以此管窥整个近代报业的报人活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新闻传媒的报业,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在迅猛发展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求壮大,是广大报人正在探讨、实践的新课题。有的报社在改革领导体制,转换内部机制方面做了尝试;有的报社在实现报业产业化、集团化方面先行了一步。这些改革和探索都是在推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这究竟是什么样的管理办式,它给报业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天地,它的内涵和意义是什么?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做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4.
胡焱  王理 《青年记者》2012,(17):74-75
职业主义理念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新闻传播领域,并形成了一套阐释新闻业职业理念和特征的“新闻职业主义”的专业话语.我国民国初期新闻事业逐渐发展起来,职业化进程也开始起步.但是由于民初报业的独立性脆弱,报人的客观性原则出现一定程度偏离,新闻团体的内聚力不强等因素,致使民初新闻事业虽出现职业化倾向,但较之西方的新闻职业化运作机制而言,远不够成熟.  相似文献   

15.
徐莹 《新闻前哨》2013,(9):109-110
新闻档案,是新闻事业的一笔宝贵财富,其管理是报社管理的一部分,是基础性的工作。做好报社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报社管理水平、保证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参与市场竞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新闻档案范围新闻档案是新闻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宣传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报道稿件和各种图表、照片等不同形态的历史记录。它涉及工、  相似文献   

16.
《新疆新闻界》10岁了。十年中虽有风风雨雨,但它仍然顽强地生存下来了,并且表现出勃勃生机。 这个刊物生逢其时,土壤丰腴。80年代中期,适逢新疆新闻事业大发展之际,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报刊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广播电视也迅猛发展。这就需要大批能适应新形势的人,把新疆的新闻事业推向前进。当时新闻单位人才奇缺,“文化大革命”之后,国家几乎没有给新疆分配新闻专业人员,原有的新闻队伍本来就人数很少,加上自然规律之故,一批老同志先后离开新闻岗位;还有些人绕树三匝,远就高枝去了,这样更显得雪上加霜。一些新开张的新闻单位,常常没有一个从事过新闻工作的专业人员;老新闻单位也是人员捉襟见肘,加之新疆地处边远,信息闭塞,新闻事业明显不能适应改革开放的大潮。形势逼迫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培养人才,提高、壮大新闻队伍。《新疆新闻界》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相似文献   

17.
改革的浪潮席卷各行各业。劳动报是上海新闻界最早实行内部改革的一家日报。从1993年1月至今的两年多时间里,报社不仅对报纸版面进行了改革,而且在报业管理上大刀阔斧搞改革,报纸的版面由四开四版周六刊扩版为四开八版日报,今年元月又推出彩色版月末刊;报纸的质量稳步上升,采编人员的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去年共有21人次、24篇作品获全国及市级好新闻奖,有的还获上海好新闻—等奖。报纸的发行量保持上升势头,自费订户猛增3.8倍。报社坚持每年一次双向选择工作,一大批年轻的、有志于新闻事业的记者编辑走上部室主任岗位,为报社发展增强厂后劲。近两年来,劳动报的改革,可谓“两个轮子一起转”,一个“轮子”是报纸的质量,队伍的素质;另一个“轮子”是提高报业管理求效益。由于报业管理不断完善,促进报纸质量稳步提高,受到社会的好评,硬件建设步伐加快,报社的经济效益连续翻番。  相似文献   

18.
前些年,还很少有报人认识到,在信息化时代,一个报社的命运会与他们对地域文化资源和新闻下线产品的创意能力紧密相联。但是在今天,文化创意产业已经不仅仅是能够为报社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更成为各个报社的现实发展策略。要使报业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各报经济甚至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载体,应该如何实现?近几年来,三峡都市报社充分利用和发挥其作为地域强势主流媒体的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19.
中国报业技术应用水平,从上个世纪80年代,告别铅与火开始,到今天近2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我国报业技术队伍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形成了一支对报纸出版和报社经营起保障作用的技术大军。信息网络已经成为报社出报和经营赖以进行的基础。这些变化都是可喜的。然而,技术在发展,需求也在发展。发展是无止境的。发展报业技术,满足报业需求,是我们报业技术管理工作者的第一要务。当前的形势是,报业,乃至整个传媒业的竞争日益加剧;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日新月异;报业内部对技术应用的需求快速膨胀。我们报…  相似文献   

20.
新闻事业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当今社会,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特别是造就一大批能够跨世纪担当重任的中青年新闻工作者队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报纸间的竞争像其他商品竞争一样,是质量的竞争、信誉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实践已经证明,如果人才储备不足却去勉强扩大规模,追求高速度发展,那么这个报社规模越大,发展速度越快,投资的回报率就越低,有时甚至会出现负增长。一个报业集团要在市场竞争的湍流中把好舵,扬帆远航,必须装备足够素质高的船员。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人才问题是下个阶段国内媒介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