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我国大学治理结构下,社会主体能动性的产生既取决于“有为的政府”“自主的大学”以及“参与的社会”共同作用下所创设的能动空间,也取决于治理方式变革和治理权力重新配置所创设的运行空间。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表现为参与广度、程度和频度等三个维度。社会主体在治理结构统领下既有积极的能动性,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我国大学治理结构下,社会主体的能动性受到自身角色定位的限制、政府的限定以及大学自身接纳的限度。对社会参与大学治理何以可能、何以可为以及何以限为的阐释,揭示出社会主体能在多大范围、多强程度上参与大学治理背后的深层逻辑是治理结构和治理主体之间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治理经历了从“计划管理”到“责任分担”再到“技术治理”的变化。当前,政府的“超强控制”依然是中国教育治理体制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政府机构庞大、教育事务的多头管理与行政低效、由利益部门化导致的教育权力“名放实收”、学校办学自主权以及社会参与教育的缺失。中国教育治理体制改革的动力往往来自于中央-地方的互动关系,地方的制度创新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集权式“技术治理”到参与式地方民主治理是我国教育治理体制改革的应然方向。  相似文献   

3.
“国家—社会”二元对立的阐释范式,覆盖了政治学界针对传统中国乡村治理领域的研究。本文在重新剖析、审视这种阐释范式的基础上,认为“官治绅理”的分析逻辑虽然能够通过对治理主体进行本质性解构来说明传统乡村治理的权力逻辑与组织行为,但却忽略了乡村治理中“民意”的张力与作用,无法清晰揭示在中国传统乡村“治理场域”中的权力—权利内在逻辑。虽然学界已有突破原有研究框架的努力,但本文认为仍需在前人基础上将研究视角从传统的“国家—社会”二元主体分析维度,转向国家—民众—士绅(以民众为核心)的多元主体分析维度。并且还要突破传统研究范式仅仅从静态治理主体解构乡村治理结构的局限,从动态的治理机制视角解码中国传统乡村治理的运行规律,实现从二元结构到全景关照的研究视角转换。  相似文献   

4.
“守门人”的隐喻生动定义了超级平台在数字时代扮演的真实角色,而中美欧各国政府一系列战略、法律和政策的构建,彰显了政府作为“守门人”的守门人之积极有为的全新定位,成为关键的确定性因素。政府正在重构整个网络空间的治理机制和秩序逻辑,这成为互联网诞生以来网络空间全球治理进程最大的变量。政府角色转变体现的是政府权威的合法性确立与政治秩序的建立过程,变革的底层逻辑是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机制变革与范式的转变。尽管政府的强势主导有其必然性与必要性,是大势所趋。但是,政府如何化身为数字时代人类安身立命的“定海神针”,重塑“以人民为中心”的新秩序,以及各国政府如何定位、如何作为,仍然面临历史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城市政治学主要研究城市的权力结构和治理结构,两者构成梳理城市政治学范式转换的主要线索。就前者而言,它相继出现精英主义和多元主义城市权力结构论、城市增长机器论以及城市政体论等理论。这些理论的演进实际暗含了两种权力观的更迭,即由社会控制模式的权力观转向社会生产模式的权力观。就后者而言,它相继出现传统区域主义、城市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区域主义等理论。这些理论的转换预示着城市治理结构由突出政府统治转向强调协同治理。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两大线索出现融合,从而使得城市政治学的核心范式由关注谁统治城市转向探讨如何治理城市。无疑,这些范式对于推进我国的城市政治研究、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均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预见性治理”是基层政府超前主动回应广大人民群众潜在诉求的治理模式。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从“遇见性治理”转向“预见性治理”,既是建设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需要,也是保持党的人民性底色、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的政治需求。从鲁东地区莱西市D街道办的治理实践切入,展现基层政府“预见性治理”的实现机制及政治逻辑。案例研究显示,基层政府实现“预见性治理”有赖于对“技术为用、科层为体”策略行动的选择。首先,“技术为用”的策略行动为实现“预见性治理”提供了工具性手段,体现了“照看社会”的政治逻辑。基层政府通过技术化的手段为收集潜在民情提供了技术基础,增强了对基层社会的可及性和覆盖力。其次,“服务社会”构成实现“预见性治理”的价值依归。在具体的治理实践中,基层政府通过“科层为体”的策略行动,强化组织内党建和借助区域化党建,拓展和延伸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的触角,增强了影响力和渗透力,为其高效动员体制内外力量解决潜在民情、服务群众提供了重要的组织抓手。基层政府在实现“预见性治理”的背后彰显了国家基础性权力建设的政治逻辑,即“照看社会”和“服务社会”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政府创新能够促使政府寻求在体制改革外切入改革深水区,印证了世界对效能政府、民主政治、公平正义、治理变革的公共诉求。治理变革是从世界性治理趋势出发,结合我国治理的引入与实践,为政府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实现公民参与意识、扶植民间社会组织和扩大政府间合作治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政府职能的进化:逻辑与历史统一的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作为社会治理的核心主体,其职能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进化提升的。在后工业社会,政府职能将发生根本性的进化,即政府的服务职能将取代其管理职能而占据主导地位,并逐渐实现政府职能的全方位服务化,导致人类社会新的政府类型——服务型政府的诞生。这种变化既是政府对于人类在经过了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的历史之后所迎来的后工业社会的积极回应,又是政府职能结构按照"统治型—管理型—服务型"的内在逻辑必然的进化发展。与前工业社会盛行的"权治"相适应的是"统治型治理范式",与工业社会盛行的"法治"相适应的是"管理型治理范式",与后工业社会日渐凸显的"德治"相适应的必然是"服务型治理范式"。统治型或管理型治理范式的唯一承载者是政府,但后工业社会承载服务型治理范式的主体演变为多元化网络结构,处于其核心地位的职能全方位服务化的政府将与非政府组织及其他社会自治力量合作,担负起服务于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的职责与使命,从而使人类享受到幸福快乐的美满生活。  相似文献   

9.
媒介逻辑与政治逻辑高度交织的政治媒介化,使得“以传播为中心”的媒介逻辑正上升为建构社会现实的存在,孕育着新的治理体系。媒介化治理不同于媒介治理、信息治理、舆论治理和技术治理,而是蕴含了独特的价值和实践体系,推动治理模式的结构性再造和范式变迁。媒介化治理的价值内涵表现为媒介理念与治理观念共通的媒介化、治理工具与治理场景互嵌的媒介化、治理结构与治理效能共融的媒介化,从而在价值转向上体现出治理主体与治理客体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媒介化治理强调“治”与“理”融合,植根于中国治理情境,通过发掘以“非对称治理结构”为前提、网络问政参政的“新群众路线”为价值取向、智能化技术运用为手段的媒介化治理本土资源,构建我国新型现代化治理体系,丰富治理理论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旨在构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政府治理范式运动,以便提升国家竞争力。一场寻求新的政府治理范式的运动正在兴起,特别是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不断成熟,人们普遍认识到,由于建立有效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是改革和创新政府治理范式。而且这场运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而变得日益显著和强烈。文章着重分析了这一运动的基本内涵、兴起的动因及其理念,目的是把握经济全球化时代政府治理范式创新的大趋势,以便为我国行政改革理论的完善和行政改革实践的推行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公共治理和世界各国的治道实践充分证明,社会结构和社会体制类型与治理模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联。随着当代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国家向公民社会、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转型,探讨社会转型与治道变革的内在关系,对转型时期的公共治理及其模式进行重新定位与选择,确立发展、效率、公平、法治、分权的治道变革价值取向,建立以利益协调为基础的治道机制。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角色转换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角色正从单纯的"监督者"向"监督控制者"和"经济评价者"转换,所以,提高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影响的认识程度,使得内部审计工作能更好地为企业和市场服务,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建设中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科技时代,高职院校治理系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由于外部生态系统的经济与社会关系网络问责和内部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分权参与诉求,传统的院校线性治理模式无法对高职院校外部生态更迭给出即时性信息回馈与系统性解决方案,迫切需要引入新的院校治理范式,即组织内部营销治理范式。内部营销理论与高职院校治理变革在内核上具有高度契合性,具有把握院校治理本质与引领治理变革动向的价值,能够揭示高职院校治理变革过程中混沌与复杂现象的生成机理及规律。组织内部营销强调教师乃高职院校多重困境的"最佳解决方案",高度重视教师在院校发展和治理中的地位,通过建制高效的内部治理通路和建构统合性人力资源策略,激发教师参与院校治理的动力。技术进路层面,高职院校通过为教师群体实施教育训练、凝聚沟通、管理支持、激励鼓舞和参与授权等内部营销策略,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力、达成院校治理变革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体制内萌芽和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中介组织存在自主性不足、社会合法性缺失、运行机制不畅、专业化程度不够等诸多问题。由于自由竞争的经济社会体制不健全以及社会自主自治程度不高,因此,我国高等教育中介组织适宜采用准国家合作主义与社会合作主义的双重混合模式进行公共治理。需要以"民营官督"为核心重新定位政府与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行政关系;建立政府与行业参与的双重管理制度来完善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外部治理结构;通过政府设立发展基金与购买服务、实行问责制以及建立内部董事会来完善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内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公共治理视角下的我国促进就业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就业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公共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为我国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非政府组织所具有的特性与优势,使其参与促进就业具备了可行性与现实性。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构建以政府为主导、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多元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政府引导和支持兴办非营利性组织,确立非政府组织在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其扶助就业困难群体的优势,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一条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学治理结构的研究成为了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一个共同关心的话题。由于不同国家大学的历史传统及现实背景的不同,中外学者对大学治理结构研究的视域存在差异,大学治理结构多源于非教育目的,变迁多为自上而下的行政过程,其中大学利益相关者很难在治理结构变迁中发挥作用。目前,大学个性治理结构发生变迁,正向共性治理结构演进,这一演进过程是一个持续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身份政治表现为“我”与“他者”的身份区隔,为审视大学治理中的组织冲突提供了相对统一的理论视角。在个体、群体、结构和理念四个层面,组织冲突有不同程度的身份政治表现。超越大学治理中的身份政治,需要个体不断反思,建构集体思维,形成组织信任,依归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学理念。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范式转换及态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大学生政治参与从信念型服从型向利益分配型、从暴力准暴力革命型向和平合法建设型、从动员型无序型向自主型有序型、从形式参与向实际参与转变。大学生政治参与范式的转变是党执政合法性和治理有效性基础增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的标志。大学生政治参与呈现出"扩大"和"有序"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9.
从治理的经济学和政治学渊源出发,在整体上探讨了国外大学治理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发现其中组织的视角具有重要地位。在理论层面,运用“人及其思想”的研究范式,主要从理念、目标、结构和制度、机制、主体以及文化六个层面系统梳理了我国大学治理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在实践层面,概述了我国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政策框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关于大学治理研究的三维多层框架,其中,三维是指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研究维度,多层是指以文献和实践为基础形成的多层次分析结构。该框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以知识增长为目标的大学治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嘉祐"是宋仁宗朝最后一个年号,在这段时间里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政治清明,被誉为"嘉祐之治".从官员、台省合作、君臣关系等方面论述了嘉祜朝良好的政局;从茶法、盐法等法规的变更考察了嘉祐朝稳健务实的改革;从而说明了"嘉祐之治"的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