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宗白华的美学理想发端于20世纪初叶中国社会旧体制衰落而萌发新体制的革命时代。他的生命美学有两个源头,一是西方的,即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一是中国的,即《周易》中的生命哲学。宗白华鼓吹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其主要依据是柏格森的生命创化论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及至后来《看了罗丹雕刻之后》和《歌德之人生启示》中更是明确  相似文献   

2.
宗白华的美学理想发端于20世纪初叶中国社会旧体制衰落而萌发新体制的革命时代。他的生命美学有两个源头,一是西方的,即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一是中国的,即《周易》中的生命哲学。宗白华鼓吹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其主要依据是柏格森的生命创化论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及至后来《看了罗丹雕刻之后》和《歌德之人生启示》中更是明确提出并论述了“生命本体”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宗白华的生命美学思想有着深刻的哲学底蕴。其有两个源头,一是西方的,即以柏格森和叔本华的生命哲学思想而启发的生命哲学;另一个是以中国的《周易》为核心的生命本体论哲学以及融合儒、道、禅的生命艺术思想。  相似文献   

4.
柏格森作为生命哲学的主要代表,直觉主义的集大成者。在西方世界产生我国了很大的影响,还渗透到了中国现代新儒家的思想,尤其对梁漱溟的影响很大,成为梁漱溟哲学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从柏格森直觉对梁漱溟哲学的影响中也可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周易》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生命哲学思想,其中关于生命产生的来源及生命产生的法则,尤为丰富和完备。西方生命哲学(以柏格森为代表)将个体“生命冲动”本体化,而“易”学则将个体“生命交流”本体化,它展现出不同于西方生命哲学的发展理路。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柏格森热掀起,知识分子在引介阐释取舍柏格森思想的过程中,体现了各自的人文关怀和对时代问题的回应。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李石岑曾大量介绍西方各派哲学包括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并在《民铎》杂志上刊出"柏格森专号",对柏格森思想的引介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以其敏锐的卓识提出了别于同时代人的一些看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方东美的生命本体论是在融摄西方生命哲学、会通中国哲学《周易》和《中庸》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早年融摄西方的过程中,他在吸收柏格森、尼采等人思想的基础上确立了生命哲学的取向,但也造成了理性与非理性、情与理的矛盾冲突。转入中国哲学研究之后,在《周易》和《中庸》的“生生之德”与价值理论的启发下,他修正了早期的矛盾观念,确立了“普遍生命”这一最高概念,并为普遍生命规定了生之理、爱之理、化育之理、原始统会之理、中和之理、旁通之理六大构成要义,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具有机体主义特征的生命本体论思想。  相似文献   

8.
生命哲学是20世纪非理性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柏格森是当时这一流派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之一。以他为代表的生命哲学,对人的直觉给与了相当重视,对生命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创新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觉的缺失将影响创新教育进一步深入开展,呼唤直觉的回归已经成为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这一点上,柏格森对生命和直觉独特的理解给了我们教育研究和教学活动一个很好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试论柏格森哲学对李大钊早期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期是一个异说蜂起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的时期,西方的各种思潮纷纷涌入中国。柏格森哲学正是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被中国人所引进和介绍。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是法国生命哲学的主要代表,直觉主义理论大师。其哲学继承了哲学史上非理论主义的传统,强烈反对哲学研究中的机械决定论观点,注重主体的直觉体验,强调自我反对非我,倡导直觉高于理性的思想。他认为,存在着直觉当下把握的连续不断的“绵延”时间,“绵延”则是流动不居的生命之流,构成真正的实在,在二十世纪初的西方世界,柏格森哲学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哲人加以介绍、传播,从而使得柏格森哲学在当时广为流行,正象进化论在西方世界走向没落而在中国近代却很有市场一样,柏格森哲学在西方走向衰落时  相似文献   

10.
朱谦之是现代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早年提倡无政府主义虚无哲学,20世纪20年代将柏格森生命哲学与孔子儒家哲学相糅合,倡导唯情哲学,以与唯科学主义相对抗.三、四十年代则以生命哲学为理论武器,建构其独特的文化哲学和历史哲学,为中国文化的复兴与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呐喊,在现代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生命哲学是一种把生命作为宇宙本源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直接渊源于叔本华、尼采的意志主义,代表人物主要有狄尔泰、齐美尔和柏格森。生命哲学作为一种早期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潮与很多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流派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蔡蕊莉  孙翔 《广西教育》2010,(30):46-46,48
柏格森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哲学体系包括生命的冲动、绵延、直觉等相关思想。基于这些思想,本文探讨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思想对现代教育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梁漱溟与柏格森的生命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漱溟之所以借用柏格森生命学作为批判唯科学主义的思想武器,就在于它是高扬主义而对理智主义和科学方法进行批评的哲学。授柏格森生命哲学玉儒,借以比较中西文化,批判唯科学主义这是梁溟重建儒家形而上学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则是,他欲以生命哲学去抉发中国文化的价值,向人们展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思想所包含的“真理”,将西方文化导向中国一格,以此证明儒家的人生态度具有独特永恒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时常有大学生自杀和他杀的现象,有大部分大学生的生命观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偏差,迫切要求高校加强生命教育。了解了当前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用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来看大学生的生命意蕴,从其"生命哲学"中的绵延、生命冲动、创造、直觉等观点来看其对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萧伯纳作为英国20世纪重要的现实主义剧作家之一,因对社会生活的深切关注而闻名于世。萧伯纳习惯于使用独特的"创造进化论"理念创作批判现实的作品,使剧作达到了哲学的理性高度。在剧作《卖花女》中,"创造进化论"主要体现在作品的男女平等思想和女主人公伊莉莎对人生意义的找寻。最终伊莉莎在"生命力"的驱动下,实现了人生的完整。  相似文献   

16.
宗白华生命哲学和文艺思想是宗白华生命诗学的理论基础。早期宗白华哲学思想主要受到柏格森等西方生命哲学的影响,成熟期则回归中国哲学,吸收了儒、道、释等各家的生命哲学思想,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仍在其中发挥着潜在影响。宗白华主张文艺的生命本质和审美本质,持文艺形式与内容统一论。在生命哲学和艺术观的共同作用下,宗白华生命诗学形成了生命特质观和审美本质观。其诗学与生命哲学、艺术观之间存在着一种共生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付颖 《文教资料》2014,(27):7-9
威廉·福克纳是二十世纪美国南方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美国南方社会的文化和历史,而其思想深受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生命哲学的影响。《喧哗与骚动》是威廉·福克纳的成名作,到目前为止,已有许多相关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本文从文体学层面出发,首先是错乱的时间结构,其次是语言的变异,这些艺术技巧都很好地反映福克纳深受柏格森生命哲学绵延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思潮之一,萌芽于20世纪,在五四运动中达到高潮,对中国文坛有着深远的影响。沈从文作为30年代田园牧歌型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构建了一个浪漫、乡土、田园、抒情的世界,本文将试图透过其代表作《边城》解析沈从文的浪漫主义精神追求和浪漫主义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9.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是20世纪早期世界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生命哲学最主要的代表。他认为绵延是生命本质的体现,生命是一种向上的冲动,生命的本质是创造,直觉是把握世界本质的最根本的能力和方法。在其生命哲学下,幼儿的生命意蕴是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生命存在,是具有生成性的生命存在,是具有创造性的生命存在。为了实现幼儿的生命意蕴,幼儿园教学应发展幼儿的创造性,认真对待幼儿生命活动的瞬间,给幼儿提供充分的直觉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受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和陆王思想的影响,张东荪从自己的宇宙观出发,将理智与人格看作是宇宙进化的“突创品”,认为以理性为指导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主智的人生观奠定了张东荪自由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