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高考中的“名句名篇”是我国优秀文学作品的精华。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句名篇”是《语文教学大纲》所说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的需要,也是涵养学生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学底蕴、提升其审美情趣的必由之路。本考点考查的是识记能力.考查形式是默写。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重视文化积累和语言积累,丰富高中生的人文内涵,提高人文素质。题中的内容很多同学都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不能得分。为此,我把历年来高考中此类题作了梳理分析,以期对教学、高三备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2007年高考山东新课程语文试卷设有23题,整体设计切合《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符合考生实际,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试题从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入手,全方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突出语文的实践性、时代性、综合性和人文性,在继续体现对汉语的应用性考查、突出语言的规范性要求的同时,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和突出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3.
新高考重视对考生人文知识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倡导人文关怀,体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近两年来,新课改地区的高考历史卷在这一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如2007年宁夏文综卷的31题、2008年江苏卷的第2题等,这些试题大多以选择题的方式,从中国古代书法家艺术特点的角度考查考生的人文素养。展望2009年新高考,从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角度来看,书法史内容仍然有很大的可命题空间。  相似文献   

4.
一、聚焦传统文化,凸显人文关怀——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语言表达题 自2011年以来,全国各地高考语文命题逐渐注重对考生隋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命题者纷纷“聚焦”传统文化,凸显人文关怀。其中2014年高考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语言表达题的数量明显增加,未来高考对此类试题的考查有逐步强化的态势。这类题型的题料大多来自我国的传统节日、传统礼仪、传统习俗等。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对数学文化的考查做了"展现数学的人文价值"的要求.数学文化试题成为高考数学真题试卷中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试题以考查高中数学主干知识和基本方法为依托,着力考查了考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对2020年高考数学文化试题进行特征统计和评析,并由此谈一下高考命题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从2007年开始,英语考纲就明确了“词汇知识运用”考点:即只考查词汇知识,此题不考查语法知识。让我们先来看看近两年湖北高考试题中“词汇知识运用”中考生得分较低的题目。  相似文献   

7.
1994年以来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古诗词 鉴赏题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越来越倾 向于考查对普通群体都具有的永恒情志 (如思乡念亲、惜别怀远等)的理解,着重检 测对传统文化底蕴的感悟,强化了对考生 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底蕴的考查。下面对一  相似文献   

8.
杨长城 《文教资料》2008,(24):101-102
从近几年各省高考自主命题来看,考卷的语料选取均体现出对人文性、文化味的追求,尤其是作文命题更能说明坚持了这一方向.纵观2008年20个高考作文题虽然"花团锦簇不一般,远近高低皆不同",但都突出人文素养,考查考生阅读的量度、广度和深度,考查考生的文化积累和思想积累,换言之,都具有较浓的文化味.  相似文献   

9.
修辞考查的核心是检测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目的是指导语言实践,因此高考不会考查单纯的修辞概念。“修辞题”在1986年高考试卷中亮相以来,形式在不断创新,大致出现了这样两个特点:1.试题命制的形式,由客观题向主观题转变;2.考查内容的设置,由单一考查向综合考查转变。(?)考“修辞题”考查的重点为:1 结合语境准确  相似文献   

10.
纵观94年以来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古诗鉴赏题,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愈来愈倾向考查对普通群体都具备的永恒情志(如思乡念亲、惜别怀远等)的理解,着重检测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的感悟,强化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积淀和人文底蕴阐发的能力考查。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代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近两年高考全国三卷的历史试题,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大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力度,体现了“知识为本、能力为重、素养导向、价值引领”的基本命题规律,启示我们的教学与备考要融会贯通、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12.
考点导读 2008年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命题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测试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命题指导思想在完形填空中也将得以体现。同时,2008年高考完形填空的命题在以往一贯规律的情况下继续保持相对稳定,并进一步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如选题更加注重了选取贴近考生、贴近生活、新颖的、时代感强的材料;设题时也注重到了考查考生英语学习策略、自主学习等方面的能力,以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重视双基的落实,以规定知识点为载体出活题。"是新课程高考命题一直坚持的命题原则之一。纵观近年高考数学试卷,每年都有考查考生数学思维灵活性的试题。出活题——活在创新,要求考生能够创造性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本文拟就近年高考数学试卷的“创新题”,浅析高考对考生数学思维灵活性的考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10年辽宁省《考试说明》的分析,可以看出,2010年辽宁省英语高考试卷在题型、题量和答题时间上将与2009年高考英语试卷保持一致。试卷遵循考试说明中要求“在考查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侧重考查考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命题思想。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其提出了多角度、综合性、情境化地考查考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历年高考语文试卷的重要考点。2020年全国10套高考试卷有5套考查了病句题,只有江苏省、北京市和上海市的试卷没有涉及该题型。从试题的内容和形式来看,新高考全国卷(山东卷和海南卷)将语段阅读与病句修改结合起来,需要结合语境进行综合辨析,更加贴合“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积累和建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其他套别的高考语病辨析题则均以客观题形式呈现,重在语病的识别判断。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指出,高考评价体系明确以阅读与表达作为关键能力,重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和能力,灵活、有效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古代诗歌阅读作为考查阅读能力的主体内容,在高考设题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积极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美育功能。在阅读与鉴赏古诗的过程中,考生能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蕴含其中的祖国语言文字精炼之美、意象之美、思想艺术之美等,  相似文献   

17.
“语言运用”题是高考语文试卷中最富于魅力的部分。其魅力主要在于其考查内容和考查形式的“变幻莫测”。其“变幻”性是缘于试题内容紧紧贴近丰富的生活现实,因现实的“多彩”而使得试题富于“变幻”;其“莫测”性则在于备考过程中缺乏能够操作的“成熟套路”用于仿效训练。这些对高考考生提高语文成绩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从近些年的高考实践看,“语用题”得分率一直低迷。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一组“语用题”指导性文章,希望从解读语言运用规律的角度,供广大高三学子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语言运用,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历来备考关注的热点。近几年高考对语言运用的考查,已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纸上谈兵”的层面上,取代传统考查方式的是种种类似“情境写作”的新题型,即命题人精心创设一个与实际生活吻合的语言环境,着重考查同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如写解说词、开场白、结束语、串台词、广告词、新闻点评、宣传标语等。这种考查方式极有可能成为今后高考命题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田春林 《高中生》2012,(12):6-7
从20112年高考来看,语用题的一重点在“用”上,即注重设题的生活情境化,考查考生在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与“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的描述(学生应具备在各种生活环境下,合理准确地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是相符合的。  相似文献   

20.
解答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可以从细品字词角度强化对诗句的理解力、从比较鉴赏视角提升对诗篇的辨识力、从拓宽视域角度培养对试题的把控力、从素养积淀视角彰显对文本解析的文化力。高考语文命题既积极追求创新与突破,又呈现出相对稳定的规律性。考生在强化考试答题规范有“术”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拓宽阅读鉴赏视野,沉浸式咀嚼经典古诗词,体会诗人在遣词造句及布局谋篇中凝注的诗心,丰厚自身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方能真正悟得解诗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