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施笑莉 《班主任》2000,(1):33-34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具有积极进取精神和主体人格的新型人才。人格主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自立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具有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在对学生的诸多能力的培养中,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王玉丽 《班主任》2002,(7):17-18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具有积极进取精神和主体人格的新型人才。人格的主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自立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具有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对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重要性做了形象的描述,他说:“如果学生在自己生命的航船驶出学校这条大江,  相似文献   

3.
岑健乐 《文教资料》2006,(30):75-76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具有积极进取精神和主体人格的新型人才。人格主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自立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具有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这对学生诸多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所谓自我教育,就是指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和集体要求的思想品德,对自己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培养优良思想品德,提高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能力的一种方法。而自我教育能力是指学生自觉主动地把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在内心加以理解和体验,并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比较稳定的自觉行为的能力。目前小学…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具有积极进取精神和主体人格的新型人才。人格的主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具有自立的意识和相应的能力;具有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在学生诸多能力的培养中,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5,(59):182-183
由于社会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强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教师应该努力抓住这一时机,在班级管理中引导学生培养自我教育能力。本文就中职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意义及怎样在班级管理中培养中职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在对学生诸多能力的培养中,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班级管理只有激发起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启动学生的内驱力,才能使学生真正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班级建设的灵魂。可以说,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个体的素质,进而决定了班级整体的素质。基于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着重进行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尝试。我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发挥班主任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从初一军训开始,我就在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集体上下  相似文献   

8.
我们生存在一个知识和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只有具有开拓创新和独立自主素质的人才,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而人格主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自立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具有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在对学生诸多能力的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部动力,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使学生逐渐真正成长起来。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具有自我认识、自我调节的机能,每个人都是自我的主宰。实践证明,自我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积极进取精神和主体人格的新型人材。人格的主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自主的意识和相应的能力,二是具有自我教育的意识和相应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用一定的尺度来衡量自己。”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最终只有转变为学生的内在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时,才能取得真正的、积极的效果。  在人类通向更高文明的进程中,班主任的工作在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班…  相似文献   

11.
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培养有主体人格的新型人才。人的主体性表现之一就是必须具有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本文结合班级管理的实践,从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我评价能力三个方面提出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部动力,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使学生逐渐真正成长起来。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具有自我认识、自我调节的机能,每个人都是自我的主宰。实践证明,自我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基于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实践经验,笔者分析了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自我教育应当达成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社会责任感、创造力、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及终身自我教育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师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了解学生的愿望和需求、培养学生好的习惯和能力以及教师做出表率等。  相似文献   

14.
陶积英 《甘肃教育》2020,(2):137-137
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以一定的世界观,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的全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建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的。学龄初期儿童就开始出现自我教育的因素,少年期学生是自我教育意识发展的主要时期,注意自我教育,自我评价,想到自己的未来,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呢?一、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自我教育不是强迫命令所能达到的,而是在日常学习。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目的。所谓自我教育,是指教育的客体在其主体意识的基础上把自己作为教育的对象,根据教育主体规范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以主体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要求全社会公民增强自主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这项工作要从学校教育抓起.青少年阶段是形成自主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关键期,因此中学班主任应特别重视做好这项工作.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又是发展自主意识重要途径,因此,在这二者之间,要着重抓好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只有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独立自主意识的人才,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培养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独立自主意识的人才,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促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教育。只有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人才可成为真正的人。”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强调把学生的发展作为重要目的,将学校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接受教育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牛烨 《时代教育》2009,(11):209-209
首先,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心理矛盾发展的过程;其次,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即具有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德育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  相似文献   

20.
陈云微 《成才之路》2009,(19):76-76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和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只有具有开拓创新和独立自主素质的人才。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培养出具有开拓创新和独立自主素质的人才,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