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天晚上,我正在拉二胡,爸爸回来了。他问我:“昊昊,拉了多长时间了?”我边拉边说:“拉了快半个小时了。”爸爸说:“你休息一会儿,让我拉拉吧!”练二胡的时间也差不多了,我正想不拉了呢。听爸爸这么一说,我赶忙站起来给爸爸让椅子,把二胡递给爸爸。爸爸接过二胡,坐在椅子上,照着乐谱拉起了《八月桂花遍地开》。爸爸一边拉,我一边给他打拍子,拉错的地方我就给他纠正过来。  相似文献   

2.
学二胡     
今年暑假,妈妈带我上辅导老师家学二胡。起初我不大高兴,那样闷热的天气呆在屋里,多难受啊。可是“母命不可违”,我只好硬着头皮开始学起来。辅导老师宋老师中等身材,面带微笑。他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亲切地对我说:“学二胡可以调节人的身心,让人思维活跃,保持愉快的心情。”尽管他这样说,我还是提不起精神来,要多别扭有多别扭。“小云,让老师拉一曲给你听好吗?”说完,宋老师就摆起架势拉了起来。奇怪,怎么二胡到了老师手里就像变魔术似的,优美的曲子从弓弦上缓缓流出,妙不可言。我不禁陶醉了,原来二胡的声音这么美呀,我…  相似文献   

3.
我的爱好     
每天,当我做完作业,都要拉一会儿二胡。我是从九岁开始学拉二胡的。当时,爸爸、妈妈的想法是为了让我的屁股坐下来,同时通过手与脑的并用,来开发我的智力。从此,我与二胡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于二胡,我是既喜欢又讨厌。我为什么讨厌呢?因为,如果我不拉二胡的话,就可以把这些时间用来看电视和玩耍,它们可比拉二胡精彩多了。可我为什么又喜欢呢?因为当美妙的音乐从我手下传出来时,我觉得特别开心。不管是春暖花开,还是寒冬酷暑,只要有空,我就会拿起二胡练上一会儿。夏天,我在练习时,会把椅子坐得全是汗,连裤子也湿透了。冬天,我拉二胡时,会…  相似文献   

4.
波比:“H i,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今天,山西晋中市榆次区寿安里小学六年级的张韫将与我们一起,带大家去体验惊险的碰撞之旅。”张韫:“大家好!别看我‘白白瘦瘦’的,我可是非常阳光和开朗哦,还喜欢拉二胡,所以,我带着二胡一起去探险,可别小瞧我的二胡哦,它可是有特异功能的!”小cool龙一听,来劲了,笑着对张韫说:“呵呵,把你的二胡借我拉一拉!”张韫爽快地答应了:“好啊,不过,你可别被它吓着了!”小cool龙不满地说:“哼,小瞧我!”只见小cool龙将二胡往腿上一放,轻轻一拉,“嗞”,一股巨大的能量不断向外扩散,小cool龙向被人猛推了一把,摔了…  相似文献   

5.
周小珍 《师道》2005,(1):58-58
欣赏着一曲欢快的二胡曲《赛马》,我信心十足地投入了艺术教学活动中。一来我本身学习过二胡,又亲自拉过《赛马》曲;二来本人对这首二胡曲格外喜欢,让孩子们听懂、喜欢这首曲子真是“小菜一碟”。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二胡艺术深受西方音乐文化及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全面影响。这些外来影响为二胡艺术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其消极作用也已显现。二胡演奏艺术开始出现了趋“洋”化,传统特色迷失,重技轻艺,脱离生活、远离大众等一系列问题,二胡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偏差。  相似文献   

7.
酸“呵呵!作业终于做完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伸了个懒腰。正当我准备刷牙、洗澡想睡觉时,妈妈喝住了我:“还没到九点呢,拉半小时二胡再睡觉!”“啊——我都困死了,妈呀!明天再拉不行吗?”妈妈听了,顿时使出“八十分贝的高音大喇叭”:“叫你拉,还那么多废话。”为了我的耳朵着想,我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提起沉重的二胡拉了起来。真让人心酸呢!甜学了那么久的二胡,受到的夸奖还真多呢!这不,爸爸又在“招摇撞骗”抬高女儿的身份了。“我女儿二胡考到七级了,来拉一首《赛马》给叔叔们听听。”我爽快地答应了,摆好琴,舒缓地拉了起来……听得爸…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新塘中学确立了“让学生永续进步,让教师永续成长,让学校永续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提炼了“立德树人、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彰显了“体艺见长、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培育了“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的学校精神。学校办学优势不断增强,办学特色不断显现,办学品位和办学效益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9.
看不见的爱     
像往常一样,中午午餐,我又去了那家小吃店,要了一碗面条。刚吃了几口,就看见进来一对中年夫妇,男的有一只眼睛看不见了,身后背()着一把二胡;女的是个盲人,在男的搀扶下,摸索着坐到我对面的椅子上。大概是街上卖艺的吧,我想。“大碗豆花米粉,两份。”男的将二胡靠在墙角。刚坐下来,男的又起身去拿筷子,顺便付了钱,又向店员说了几句什么。一会儿,米粉上来了,却是一大一小两碗。男的仔细地将豆花弄碎、拌匀,然后将大碗递给女的。女的吃了两口,问:“你呢?”“我也是豆花米粉,大碗的,足够了。”我有些吃惊——“这种不是大碗的。”坐在我旁边的一…  相似文献   

10.
感动在路上     
不知不觉中,我的二胡之路已经有两个春秋了。蓦然回首,这一路上走过的点点滴滴都让我感动不已。一开始,是妈妈送我去学二胡。每个星期六上午,妈妈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她那辆破旧的新日电动车充电。  相似文献   

11.
晏子赋 《贵州教育》2009,(20):46-46
3月31日,星期二,晴,我校2009年“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进行的第四个周。该轮到体艺教研组了,一早我与体艺教研组长商量去听何老师的一节体育课。由于属于教师间的教学技能竞赛,上课地点是在操场还是教室,一时难以确定。两全不能其美,我们只好委屈听课教师,带上凳子到操场露天听课。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乳山市府前路学校从学校长远发展的高度出发,用“卓越教育”这一办学特色引领体艺工作,抓准“建构卓越课堂、建设卓越社团、开展卓越活动”这三大突破点,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运作都着力达成卓越标准,推动了学校体艺工作的卓越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伤心的高度     
我最大的特点是个子高。如果你到我们班来,看见一个“傻大个”女生,那一定是我。有人很羡慕我长得高,觉得很好,要不然,怎么有人不惜巨资去买“增高剂”、“增长素”呢!但我觉得个子高,一点也不好,那是个让我伤心的高度,是我心中永远的痛。一到课间,歌声、笛声回荡在校园上空,那是学校在组织文艺排演。我们二胡组就有一个节目。大家排练41了一个多月,虽然很辛苦,但是一想到演出我心里就甜甜的,因为我能展示自己的才华了。可是机会与我擦肩而过———因为个子高。至今老师的那句话仍让我刻骨铭心:“朱慧慧,老师知道你很想参…  相似文献   

14.
一年级的暑假里,妈妈为满足我的要求,给我报了二胡班,并买了一把二胡让我练习。  相似文献   

15.
体艺活动是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活动。我们认为,只有那些让幼儿真正欢愉的体艺活动课,才能有效提升他们的体艺素养。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自1997年开始进行了长达15年的"欢动课"研究与实践。所谓"欢动课",是指我园在健康和艺术领域实施的以"让幼儿在欢愉的活动中成长"为理念的体艺活动课。它是一种自主活动课,强调教学过程的动态展开;它是一种情感体验课,强调幼儿的愉悦体验和主动参与。它是幼儿园健康与  相似文献   

16.
我与二胡     
一我参加了学校的民乐团,从此便与二胡结下了不解之缘。第一次见到二胡时,我真不敢相信,就靠这两根细细的弦,一把马尾做的弓子,一个蟒皮做的茶杯形状琴筒,能驾驭千变万化的音符吗?但在老师手指如雨珠般的跳跃下,一串串或空山鸟语或珠落玉盘的声音魔术般地飘出来,组成一首首或激昂高亢或婉转悠扬的美妙乐曲。从此我迷上了二胡。最初单调枯燥的练习对我和爸爸妈妈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有好多次我都恨不得将耳朵塞住以赶走噪音。不过,老师的鼓励赞扬以及我对二胡的向往让我坚持了下来,慢慢地我也能像模像样地拉出一些曲调,感受二胡的旋律之美。在《春节序曲》、《金蛇狂舞》里,我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现代学生心中的音乐被“流行乐”“摇滚乐”等现代音乐所填充,学生们对民族音乐之陌生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出现这种尴尬情况的原因何在?是他们对民族文化缺乏了解,还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这个问题引起我深深的思索。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对如何提高学生民族音乐欣赏的能力,如何提高他们的素质做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一、精选作品,增强民族自豪感1.首先让学生讲一讲所认识和喜爱的民族乐器和民族乐曲,组织学生聆听古筝、二胡、笛子等乐器演奏的具有代表性的曲目。把古筝、二胡、笛…  相似文献   

18.
音乐考试结束后的第三天,我到六(三)班上本学期最后一节音乐课,打算总结一下期末考试情况。我首先表扬了几位演唱教材歌曲和音乐知识问答成绩突出,被评为优秀等级的同学,接着委婉地指出还有一些同学教材歌曲都没唱好,考试成绩不佳,评定为中等。当提到段乃佳的名字时,只见她举起了小手:“老师,我会唱花鼓戏。我可以补考吗?”听她这么一说,又有几位同学举起了手:“我会拉二胡。”“老师怎么不考跳舞呢?我都学好几年了。”我一时怔住了。  相似文献   

19.
心弦     
小时候,父亲常在工作之余拉起他心爱的二胡,那悠扬的琴声自弦中缓缓流泻,让我的心也为之沉醉。时常听奶奶说,父亲在中学时就拉得一手好二胡,是学校有名的台柱子。可惜我未曾亲见,只能从父亲当年演出的照片和家中一把有些年头的二胡里遥想着曾经的故事。长大了一些,对父亲的琴技羡慕不已,便缠着父亲要学拉二胡。父亲工作很忙,但还是欣然答应。于是,家里总是飘荡着吱吱呀呀的琴声。不久以后,已严重老化的琴弦就被我拉断了,而那时的我对二胡也失去了最初的热情。于是我告诉父亲:“我不想再学了,弦断了就断了吧!”父亲没说什么,默默地将那把断了…  相似文献   

20.
表弟叫顿瀚文。小我5岁,但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表弟是姑姑的孩子。清瘦的脸上,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仿佛会说话,大家都非常喜欢他。他从小就在少年宫学习二胡。爸爸和姑姑总说要找机会让我和表弟一起排练一首曲子.古筝和二胡的合奏一定很新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