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宣传战线提出办精品栏目要求已有五六年了:这些年来在“精品工程”创建中,各家媒体大展身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力创精品栏目,确也涌现了一批优秀之作、上乘之作。尽管如此,从总体上看,精品栏目的数量还是不那么多,尤其相对目不暇接的频率、频道而言,不能极大满足人民群众对精品化的需求。就拿我们电台来说,每天办有73个小时的节目,把自认为不错的节目加在一块约有4小时,仅占所办节目的5.5%。究其主要原因,恐怕还不是精品意识不强或是精品标准不明,而是创精品栏目的压力不大.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和媒体间的激烈竞争,我们的传媒比任何时候都有更为强烈的发展意识危机意识。面对“媒体大战”,各电视台纷纷“上星”,专业频道不断增多.各类节目层出不穷。如何面对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吸引更多受众的目光,锁定自己的频道、栏目.已成为各电视媒体关注的焦点。而强化精品意识,大力实施精品工程.不断提高宣传水平和节目质量.实施品牌经营,已成为电视业界竞争的必然趋势和选择。  相似文献   

3.
在众多水平一般化的栏目和为数不少的平庸之作充斥在我们的节目,并且挥之不去的时候,我们从心中自然而然地会流露出一种心声:呼唤精品。条分缕析之余,我们的思索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精品的特点、精品的营造与精品工程上来了。一、时代呼唤精品  1、社会发展需要多出精品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是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需要上层建筑的发展与之相适应。因此,多出精品是时代的呼唤。江泽民总书记说,“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电视必须适应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因为电视是满足人…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 ,莱阳市广播电视局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 ,大力弘扬主旋律 ,认真组织实施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 ,先后创作生产出了一大批主题鲜明、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广播电视名牌栏目 ,先后有6篇作品在省、烟台市“精品工程”评选中获奖 ,有90余篇作品在中央、省及烟台市的各类评选中获奖 ,获奖总数列烟台各县区前茅。一、树精品意识 ,为精品创作创造良好环境莱阳市广播电视局始终把“精品工程”摆在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位置 ,从组织、规划、资金和队伍建设方面都予以保证 ,成立了专门的“精品工程”领导小组 ,由一把手负责 ,制…  相似文献   

5.
实施节目创优的精品工程,是2008年江西省广播电视“1551”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抓精品、创品牌,全面提高广播电视宣传质量已成为全省广播电视媒体和从业人员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我局下大力量实施精品工程,全面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创作生产出了一批思想内容健康,生产制作精良,体现地方特色,社会效果较好的精品节目和精品栏目。其中我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们都在呼唤精品,争创精品栏目,并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但精品栏目的创作并不是以业内人士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新世纪,受众的期望、事业的发展向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新世纪伊始,江西省广播电视局便把实施精品战略作为提升广播电视宣传效应的一项重要举措提出,以创建精品栏目为突破口,带动日常宣传的创新、创优,从而提高全省广播电视的宣传质量。本刊特此推出专栏,为的是让精品意识深入人心,促进广播电视多出精品,并沿着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石泉县在过去近十年的广播新闻创优工作中.有70多篇(组)稿件或节目在地区、省、国家获一、二、三等奖,广播站五名编、采、播人员,入人都在省上有获奖作品.并取得了省广播奖“六连冠”的喜人成绩。近些年,我们始终把提高宣传质量.争创名优节目放在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抓紧抓好。我们一致这样认为:“广播电视多出精品,提高稿件和节目质量.这是听众、观众的期望.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县一级新闻单位自身求生存,谋发展.参与竞争.赢得市场的需要.还是激励、锻炼、提高队伍,发挥广播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的一项措施”。局站领导把…  相似文献   

9.
胡耕 《新闻前哨》2002,(11):40-40
实施精品工程,着力抓好广播电视精品生产,是提高地市广播电视宣传质量的关键,也是提升和扩大地市广播电视影响力的突破口。一、地市广播电视精品生产的现状广播电视凭什么去参与或赢得竞争?说到底,出路在于品牌经营,而品牌经营的概念就是抓精品。最初的精品意识形成,体现在新闻的报道上。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地方广播电视由单一的新闻精品意识,向品牌栏目化扩展,此后,又从新闻、栏目、娱乐节目和文艺节目等四大类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但是,地市广播电视精品生产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没有形成整合出击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今晚直播     
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和媒 体间的激烈竞争,我们的传媒比任 何时候都有更为强烈的发展意识危 机意识。面对“媒体大战”,各电视台 纷纷“上星”,专业频道不断增多,各 类节目层出不穷。如何面对前所未 有的竞争和挑战,吸引更多受众的 目光,锁定自己的频道、栏目,已成 为各电视媒体关注的焦点。而强化 精品意识,大力实施精品工程,不断 提高宣传水平和节目质量,实施品 牌经营,已成为电视业界竞争的必 然趋势和选择。  相似文献   

11.
搞电视宣传,特别是搞舆论监督报道,借用一句流行的话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对栏目制片人(负责人)、部、台领导等被称为节目“把关人”的人来说,搞舆论监督报道有几怕:怕与政策法规相左,怕领导不高兴,怕说情,怕在观众面前吃力不讨好。但怕归怕,节目还得在怕中做,因为舆论监督是体现新闻媒体功能及社会责任感的锐利武器。作为节目“把关人”应把“怕”转化为动力,使舆论报道合法、合情,有理、有据、有力。有用。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求“把关人”为舆论监督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报道环境,努力抓好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形…  相似文献   

12.
近期.宝鸡日报社围绕提高报纸质量制订有效措施.全面启动“精品工程”。今年初,该报把质量上台阶、出精品作为一项重大“工程”研究部署。他们制订并落实三条措施:一是重奖精品作者,加快兑现。专门印制了“精品工程贡献奖申报审批表”,由各业务部室根据工作人员创优的具体情况.随时填写申报.总编辑核查审批,以激励编辑、记者的积极性。二是设立消费者“投诉电话”和“连心线”(读者热线电话),以便报纸宣传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最近.通过“投诉电话”已帮助3位消费者解决了上当受骗问题。三是发行部公开招聘6名下岗职工担任…  相似文献   

13.
电视节目栏目化是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电视走向成熟的标志。然而,我们打开电视不难发现,在各级电视台中,一时间仿效性节目一拥而上,无条件地泛滥起来,特别是县区级台,不切实际地开设各种栏目,已达到“发烧”的程度,很显然,“发烧”的结果,将导致两个效益均受损害。据了解,中央电视台有十余套节目数百个栏目。为保证节目质量,中央电视台从1995年开始组织实施创办一个精品频道和20个精品栏目的战略部署,走“创精品栏目,以精品兴台”之路。对栏目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控制,通过收视率调查,对收视率低的栏目退出黄金时段…  相似文献   

14.
刘云 《声屏世界》2005,(4):48-48
作为县级广播电台要采制精品节目、打造品牌栏目.就要注重本地的乡土特色。丰县人民广播电台创办的《走进乡村》,由于很好地贴近了农村实际,较充分地发挥了服务“三农”的作用,深得农民群众的喜爱,在20010年获徐州市首届广播电视“十大名牌栏目”奖.2004年又获徐州市首届广播电视“十大品牌栏目”奖.并推荐参评省十大品牌栏目。作为节目的编创人员.我们有这样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5.
节目主持人自然指的是掌握或处理广播电视节目的人,有人说:“节目(栏目)办好了是主持人的成绩,办砸了是你无能。”这种把节目的成败完全归咎于个人的说法,实属偏颇,有失公允。因而,有的主持人感叹:“这碗饭不好吃。” 我认为要解决当前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关键问题,应该从以下这三方面入手。 A要有不断创新意识 众所周知,主持人节目(栏目)实际上是由一个群体组成的,节目主持人只是其中的一员,只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一座人物化的“桥梁”。这“桥梁”由许多人共同参与架设,每位主持人的背后都有一个足智多谋的智囊团为其…  相似文献   

16.
跨入新世纪,我们的广播宣传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开创广播工作新局面,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努力提高节目质量,增强广播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是丁关根同志在纪念中国广播事业创建6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所阐述的,他给我们广播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天,本人就此谈几点认识,求教于行家。  相似文献   

17.
财经报道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有其较为特定的观众群,但作为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性栏目又不可避免地要承担一些宣传任务。如何既圆满地完成宣传任务,又不脱离自己的栏目定位,不使观众流失,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这次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结合自身特点,以连续报道的形式推出了系列报道——“红色财经之旅”,节目播出后受到各方的肯定。作为主创人员之一,笔者认为这一系列节目的策划和拍摄较好地解决了兼顾宣传任务和节目定位的问题,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声屏世界》2001,(4):1-1
实施精品战略,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努力提高节目质量,是今年我省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的中心。一个呼唤精品意识,多出精品栏目的热潮正在全系统兴起。  相似文献   

19.
常言道“近则亲”。以“近”求“亲”,这对提高广摇的收听率来说至关重要。这里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亲身体验,对如何使广播宣传做到以“近”求“亲”问题谈点肤浅的看法。一、节目上的“近”,突出适应性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尽量满足各类型群众的不同需要。作为县台(站)来说,重点应在节目编排上下功夫,坚持“大板块,小栏目,大服务”的原则。如我们数年如一日的《对农村广播》节目,其中设有“政策传真”、“致富向导”、“种养园地”、“经济信息”、“生活与健康”等诸多小栏目,从多方位,多渠道适应农民需要,合其口味,给其引导,为其…  相似文献   

20.
大力倡导“精品工程”是提高新闻宣传质量的重要手段。“精品工程”,决不单是一个囿于宣传领域的“微观工程”,而是基于一个囊括了我们整个大时代背景的社会系统工程之上的“特殊性工程”。下面,笔者将从“意识形成”的角度,浅析一下如何从精品工程的系统性认识出发,去实施精品工程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