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
吴湉南 《兰台世界》2012,(28):19-20
章太炎(1869-1936)是近代国学大师,在中国近代史上一直都是受关注的对象.港、台及大陆两岸三地对章太炎的相关研究也早已成果卓著.但是考察过往专家学者的研究,鲜有关注章太炎之"国学观"者.本文"国学观"的讨论仅限于国学是什么及国学的功用等议题.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清华大学102年校庆,距2011年"百年校庆"已过了2年,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百年校庆图书"也正在从"献礼书"长成为"长销书"。看到众多的读者从"校庆图书"中获得滋养,我们不禁自问,百年清华的学术精神,能给当前的国民阅读以怎样的启示呢?我们一直呼唤有价值、有品质的阅读,如《中庸》里所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清华一代国学大师的学风,为我们的阅读树立了典范。清华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办国学研究院,从此便有了学贯中西"四大导师"的盖世传奇,在学术界声名鹊起。梁启超是我国杰出的学者,1925年担任清华国学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国现代史上,陈独秀是以新文化运动的始作俑者、"五四运动总司令"和中共第一任总书记而著称于世的。由于这些光环过于耀眼,淹没了他的其他光芒:清末老资格的暗杀成员、书法大家,以及对中国文字音韵之学有着很深造诣并有多种著述传世的国学大家。  相似文献   

4.
2009年的中国图书市场,“国学类”读物继续走热。从先秦诸子、汉唐佛典、宋元理学等“国学元典”,到王国维、鲁迅、辜鸿铭等“国学大师”的著作,从企业管理的国学“智慧”到莘莘学子的成才励志,甚至营养秘方、长寿之道,目不暇给之余,  相似文献   

5.
传媒文摘     
<正>编辑:要多学些国学知识 2004年9月,光明日报等26家媒体向全国发出倡议,提出对于弘扬传统文化负有重要职责的编辑来说, 掌握国学基本知识非常必要。国学包括义理之学(哲学)、考据之学(史学)、词章之学(文学)等,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每一部分。编辑在选题策划、审读书稿、广告宣  相似文献   

6.
国学大师王国维有治学三境界之说,回顾《忧患是发展的"清醒剂"》的写作心路,从悬思、苦索到顿悟一层层认识的提升,从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攀登,印证的正是历经"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  相似文献   

7.
舒芜  少辰 《出版参考》2006,(8):10-10
我不懂什么是“国学”。国.是哪一国?当然是中国。那么别的国家.有没有“学”呢?总不好意思说别国都没有.只有中国有。既然不好意思那么沙文主义.那就只能勉强承认每个国家都有它的“国学”。可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土耳其等等这些国家.自称过他们的“国学”啊。“国学”这个词.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只要略微看看晚清以来的思想斗争史,你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8.
"精英华语体系"和"革命范式"观点认为五四运动是由精英领袖发起的一幅爱国民众合力抗议政府外交失败的图景。通过翻捡当时《申报》、《国民日报》等大量珍贵史料,笔者认为,五四运动是爱国学群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自发组织的采取以"非暴力手段"为主要手段的爱国学群运动。在这场"活剧"中有关各方争先恐后之"镜像"跃然于纸上,其特点是:"学生登台、群众搭台、政府抑台、列强拆台"。五四学群运动并非是失败的,理由是:一方面迫使北京政府延缓签订卖国条约,并给西方列强尤其是日帝在外交上和经济上以威慑;另一方面五四学群运动以"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使学群维权运动的"涓涓细流",汇成中国人民反帝反军阀的巨流。  相似文献   

9.
权谋术是人治的核心逻辑,但不是法治的核心逻辑,甚至是法治的阻碍,因为法治的核心要义就是将权谋术的适用范围缩小到最小。而一个没有法治的国家,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的。自从"百家讲坛"开坛后,中国历史和所谓的"国学"在大众传媒和科普领域大行其道。在我看来,过于沉迷于中国古代甚至近代历史中是极其不健康的。中国公众和领导精英更需要的是理解现代世界的形成,因为不理解现代世界的形成,就无法理解现代中国的形成,也无法理解当下的中国。因此,我们应该少一点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10.
国学一项,中国古已有之,但它原来仅指贵族子弟攻读诗书的学校。随着近代西学东渐局面的出现",国学"概念渐成,并在清末民初几十年间渐成一股"国学热"的史学思潮,但对于什么是"国学",学术界当时颇多争论,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1]4。而对于民国时期的"国学热"的历史画面,我们可以从其在国内的延续和发展,从西方的学术、思想、文化对中国固有文化传统与学术精神的冲击以及当时学术界对国学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的不同解读来寻找出其中的一些端倪。而"在当时  相似文献   

11.
编辑寄语     
翻开本期目录,许多读者就会发现,本刊新增添了国学研究栏目。"国学热"一词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已有多年,早在2007年研读国学经典的人就已经达到1 000万之多了。当然,本刊编辑部开办国学研究栏目并非邀宠,迎合形势。本刊的主办单位之一南京图书馆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图书馆,不仅积累了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而且积淀了深厚的国学研究传统。江苏省更是文人荟萃之地。增设"国学研究"栏目,着意登载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性与普及性文章,是为了延续传统,传递智慧。国学教育是陶冶、是熏染、是润物细无  相似文献   

12.
6月13日至15日,2013年“华夏阅读论坛”之章太炎先生国学思想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阅读学研究会、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主办,由南京图书馆国学研究所、苏州图书馆江南文献研究所、杭州师范大学国学院、杭州市名人纪念馆、杭州市余杭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以及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办事处承办,执行承办单位为杭州市余杭区章太炎故居管理所及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文体中心。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北京、山东、河北、甘肃、江苏、浙江、贵州等地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前来参加。章太炎先生的嫡孙,原民革苏州市副主任委员、苏州中山学院院长章念翔先生也从苏州赶来参加了这次活动。  相似文献   

13.
伊人 《编辑学刊》2012,(5):28-29
这天翻阅刚到的某刊物,见首篇是《国学大师杨树达》.遇夫(杨树达的字)先生旧学(国学)根柢之深厚,笔者早有闻知,如陈寅恪曾致函称道:“当今文字训诂之学,公为第一人.”世称“疑古”派的顾颉刚,对杨氏亦颇为推崇,将他与王念孙、王国维并列,赞为近世治古典最卓著者.所以,对这篇称述遇夫先生的文章,自然便有先睹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草地 《兰台内外》2014,(1):14-15
在中国现代史上,陈独秀是以新文化运动的始作俑者、“五四运动总司令”和中共第一任总书记而著称于世的。由于这些光环过于耀眼,淹没了他的其他光芒:清末老资格的暗杀成员、书法大家,以及对中国文字音韵之学有着很深造诣并有多种著述传世的国学大家。  相似文献   

15.
国学大师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是近年来才被人们逐渐重视的"天下通儒",钱家国学渊源深厚,钱基博从小深受国学熏陶,曾一度与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6.
当今"国学"的炽热,反映了国人对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自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下,要坚持自己的"文化主体论",并且要善于从整理"国故"中挖掘本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探究"国学"的精髓,在于把握传统时尚,用"活"的儒学来培养新一代的有国学修养的人才,以先进文化为参照,寻求超越传统的导向,以求更新与发展。传承"国学"不只是仿古诵经,而是要把它的精神"活化",灌注在新一代人的品格中,一代一代传承、发展、超越、创新。国学要超越传统才能永葆青春。  相似文献   

17.
按照严复的看法,文化体系从来都是完整且不可人为分割的,中国学西方或学东洋,要么完整接受,要么全盘排拒,因为中西各有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梁启超1899年在《自由书》写过,"中体西用"思想严重束缚了中国人,是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他相信这个思想"不三十年将化为灰烬,为尘埃。其灰其尘,偶因风扬起,闻者犹将掩鼻而过之"。然而,一百多年过去了,中国并没有完全放弃"中体西用"路径依赖。当然不是梁启超这样彻底否定所能解释的,因为"中体西用"  相似文献   

18.
<正>梁漱溟(1893—1988),字寿铭,原名焕鼎,曾用笔名瘦民、寿名,祖籍系出元代皇室之梁王,故入河南开封籍,后于清朝中期官游至广西桂林,故世称广西桂林人,是现代中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学者、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和社会活动家,也是现代中国新儒家学派早期的代表人物,更重要的是还享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美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以下简称"文研所")是教会大学系统内一个比较有名的学术机构,与燕京大学的哈佛燕京学社、齐鲁大学的国学研究所和华西大学的中国文化研究所有密切的关系。最近在做一点关于"文研所"的考述工作时,得到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部副研究员何庆先先生的慷慨帮助,看到了文研所的主要创办人之一、该所主任李小缘(1897—1959)先生保存的部分关于"文研所"的档案和与之相关的学人书信,如郭沫若、朱自清、钱穆、蒙文通、常任侠、滕固、顾颉  相似文献   

20.
《视听界》2009,(4):11-11
缘起: CCTV-2名牌节目《开心辞典》正式启动了首个以国学为主题的特别节目“开心学国学”选拔。最终胜出的前九名选手均能获得北京大学国学班免试免费入学两年的奖勋,经考试合格后可授予学位,消息发布后立即引来各方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