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音乐欣赏中,审美体验在整个音乐审美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审美情感是人对音乐美的体验和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情感是音乐作品表现的主要内容,而想象是在此基础上不受音乐对象的严格限制,自由驰骋的感情共鸣.欣赏者在审美体验中移情于对象,又在联想和想象中将感情体验更加深化,所以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情感和想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们在艺术思维和审美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主观的感情移入客观的自然景物或其它审美对象之中,从而使本身没有情感和知觉的审美对象,在审美主体的情感作用下,仿佛也具有了感情、思想和行动,——这种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情感完全“合二为一”的现象,在美学中即称之为“移情”(“移情”一词从德文中译出,亦作“移感”)。移情是一种大量存在于人类日常生活和审美过程中的很普遍的现象。比如,人快乐时,会觉得花欢月笑;人悲哀时,则会觉得花泣月惨。在文艺作品特别是诗歌中,移情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诸如:“山花向我笑,正好衔杯时。”(李白《待酒不至》)“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蝶恋花》)等等,这类例子,真是举不胜举。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审美认识过程中,美学移情与哲学抽象有着天然的思维契合。美学移情处于审美欣赏的实质位置,是审美主体向对象“灌注了生命”。美学移情有着强烈的主观感性体验特征,但却内涵着深刻的哲学抽象的逻辑思维方式。哲学抽象是美学移情的思维基础,美学移情是哲学抽象的客观显现。  相似文献   

4.
产生于十九世纪的西方移情说,强调的是在审美欣赏活动中,审美主体将感情移入客体,作对象化观照,从而使审美欣赏成为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享受。从移情的基本含义来看,我国古代也有移情理论,但与西方相比,在研究倾向、研究对象以及内容上都有着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5.
王燕兰 《甘肃教育》2009,(24):31-31
移情,指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去,在对象主体化和主体对象化的双向活动中,实现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交流与对话。通过移情,可以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这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  相似文献   

6.
审美中的比较和审美主体在审美中的进入,既是审美的规律,也是审美的艺术体现。通过宏观与微观的审美比较,达到准确、细致、深入地感受、认识和理解审美对象的美。审美中主体的进入,是思想、感情、气质、趣味、理想等进入客体。经过再创造、移情、共鸣等心理环节,解构、整合、把握审美对象,深刻感受对象的美,产生丰富、强烈的美感  相似文献   

7.
王船山审美移情观是基于“天人合一”这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哲理,而西方移情论却是构造在人与自然冲突中的一种诗意理想。由于移情表现在哲学基础上的差异导致了各自审美表现上的诸多差异。但殊途同归的是,不同的移情表现却认同了审美表现的共同目标,即“物我同一”、“情景互生”,主体生命情调与客观世界相互交融在一个对象生命化、主体对象化的美学境界之中。本文着重探讨了船山移情发生的心理过程及表现层次等理论问题,从中可以看出船山美学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8.
所谓“观照” ,指主体在某种感官的感受中 ,直接掌握审美对象的情感和观念的意义。审美观照的对象是物的形式 ,哲学观照的对象则是物的内容。审美观照的目的是要获得主观的审美愉悦 ,哲学观照的目的则是获得客观的真理。前者是感受活动 ,后者是认识活动。审美观照可在对象中进行移情 ,哲学观照则排拒感情。作为审美观照之物 ,在时空上讲可以是独立自足的 ;而作为哲学观照之物 ,它所包含的本质、规律则需要在自身的发展和与他物的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对物的形式美的欣赏 ,可以在一次观照中完成 ;而对物的本质特征的把握 ,则远不是通过一次认…  相似文献   

9.
在写作主客体关系中,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是一种对象性存在。作为内容,它必须是写作对象的主体化,通过主体摄取的选择、主观化和个性化的改造及文体规范的格式化实现;写作主体的对象化则是通过相似点、关联点的选择,移情、寓意与生命化及物我交融等手法,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志、愿望等主观的东西,寓寄到写作客体上去,使之成为代言表情对象。而网络写作双向互动的特长,在技术上给这种对象间的互联、互动、互惠带来更多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移情,指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情感投注到审美对象上去,在对象主体化和主体对象化的双向活动中,实现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语文教学是作者、教师和学生三者沟通感情的过程,由于受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的限制,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往往体会不出作者的感情,或体会得很肤浅。教师的真情实感,对诱发和深化学生的内心体验起着重要的促进和催化作用,这是由情感的感染性特点决定的。因此,教师应在深刻理解教材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问题情境的基础上,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的知识体验情感等内在因素与文章内容这一外在因…  相似文献   

11.
移情,即“感情移入”。指想像自己处于他人境地,并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思想和活动的能力。阅读活动指主体对文本思想、情感的审美认同和共鸣。而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移情能力的有效途径。一、从品读入手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培养学生移情能力的重要途径。品读是体验课文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第一,品读文中的精彩片断。指导学生反复感情朗读课文精彩片断,能培养学生语感,提高移情能力。如《再见了,亲人》一课中,“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这样…  相似文献   

12.
“移情”是客观现象作用于人的大脑而引起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能动反映的过程。它主要通过审美主体在审美欣赏与创作中的联想和想象而产生。联想的形式有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相似联想等;想象有创造性想象与再造性想象。移情作为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是形成艺术构思的必要条件;从艺术传达(表现)来看,以移情心理为基础的一些表现手法与技巧对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写作是“物--意--文“的转化.写作者反映客观生活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过程.这种交流,往往是写作主体主观精神的倾注和投射.西方心理学家和美学家们把这种交流叫做“移情“.由于情感的“移入“,客体事物会因此而发生神奇的变化.由于“移情“的结果,主体自身也可能在反射力的作用下,产生连锁反应,生发出新的思绪和情感来.这时,主体就有可能与客体融为一体,妙合无垠.主体还可能被异化、幻化到对象之中,达到物我交融、物我两忘的境地.……  相似文献   

14.
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里普斯认为,"审美移情"就是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情感"外射""移置"到审美对象里面去,是情不自禁的审美模仿,是主体向周围现实"灌输生命"的活动,即以人度物,把物看作人,审美对象不是与主体对立的纯粹客观物,而是经过自我情感外化后的"客观的自我",特点是没有欲念、没有目的性、忘记了现实和实际生活,从而使物我由对立关系变成统一关系。此时,主体的审美快感超越了对客体对象的欣赏,达到一种自我的满足。实际上,"移情"是审美活动和艺术创造中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以心理学方法研究美学有4种观点:立普斯移情理论认为审美欣赏实质为移情过程,偏重由我及物;谷鲁斯内摹仿说认为审美核心是“内摹仿”,偏重由物及我;巴希的同情象征主义说认为美存在于心灵与对象发生同情共鸣之际;伏尔盖特移情说认为审美是超越自我的“客观感情”。  相似文献   

16.
杜晔 《青海师专学报》2008,28(1):111-115
移情与外位是两种相异甚至相斥的审美观.前者强调"审美移情于物",后者则要求审美者与外物相脱离.移情与外位在审美活动中是同等重要的,两者相辅相成,只有通过移情与外位两种审美体验,我们才能对审美对象有全面、辩证的认识.笔者尝试从对交际策略培养的影响、对师生"换位策略"的影响以及几种有效的课堂活动设计等方面来探讨移情与外位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美感的产生     
美感,又称审美感受.它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对客观存在的美的认识和评价,并由此而引起的情感活动,是客观现实中的美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美感的形成,以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为物质基础.没有现实生活中美的存在,就谈不上审美主体对美的感受和体验.所以,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它是美感的源泉,是第一性的.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不以审美主体的意志为转移,但它自身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这种发展变化一方面体现在自然本身的变化中,如花开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美学史上,首先对移情现象进行过具体深入研究而形成“移情说”的,是德国的立普斯.“移情说”是心理学的美学派别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曾经风靡欧美.当时有人甚至把它比作生物学中的进化论,把立普斯比作达尔文.这当然是言过其实了.但是以往我国研讨“移情说”,偏于美论的角度,却走上另一极端.从美论的角度看,“移情说”否认美的客观性,混淆了物与心、对象与主体的原则界限,颠倒了  相似文献   

19.
移情说强调外物的生命化,即把人的主观感情挪移到外物中去,使原本无生命的客观外物好像也有了感觉、思想、情感、意志等活动,从而产生物我融合的境界。在中国诗歌意象的选择、提炼过程中,在诗歌意境的营造过程中,"移情"手法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移情是人的情感外射、移注于客观事物而形成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的过程,是人对于客观现实的能动性、创造性反映。中西文艺美学富含移情理论,但具有明显差异。西方移情说将移情作用归因于人的生物本能,由人及物,凸现主体、扩张自我,强调对物的感性把握而疏离理性,否认移情作用的审美认识本质。中国移情理论强调由物及人,情以物兴,以理节情,主客体和谐统一,显得较为辩证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