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这样的一个案例发人深省:在上《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有位教师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你要娶妻,在林黛玉与薛宝钗之间你要选择谁?学生大为兴奋,有的说要选林黛玉,因为她兰心蕙质,满腹才华,一往情深;有的说要选薛宝钗,因为她温柔贤惠,善解人意,更何况,林黛玉还是个病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谢斌 《现代语文》2011,(2):31-32
2008年11月28日,攀枝花市一所名校的老师到我们县某学校来献课,她上的是《香菱学诗》,当她问到林黛玉、薛宝钗你喜欢谁时,她出示了这两人的照片,请学生们起来回答,学生A说:“我喜欢林黛玉,因为她看上去很温柔。”  相似文献   

3.
“司马牛之叹”一语源出《红楼梦》中薛宝钗之口。这里,我们先看她与林黛玉对话的原文:黛玉叹道:“……我又不是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嫌着我了。如今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宝钗道:“这样说,我也是和你一样。”黛玉道:“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导读《红楼梦》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故事。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叙述了贾家父子、兄弟、妻妾、主仆之间在婚姻、道德、文化、教育、财产等方面错综复杂的人事纠葛和矛盾冲突。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林黛玉和薛宝钗。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老祖母看不上她,因为她身子弱,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在贾宝玉结婚那天被气死,贾宝玉悲…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才貌出众,机敏过人,"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但她和贾宝玉这一对有情人却难以结成"木石姻缘"。为什么贾府上下都那么中意薛宝钗,一心要促成"金玉良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在处理大观园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上,宝钗处处高出一筹,而黛玉却有着明显的致命弱点。可以这样说,黛玉是人际交往的失败者。她的交往弱点主要表现在这样  相似文献   

6.
在众多红楼女儿中,史湘云形象无疑是非常鲜明动人的。有很多人拿她同薛宝钗和林黛玉作比较,认为她既没有薛宝钗的世故圆滑,也没有林黛玉那么悲观尖刻,非常好相处。薛  相似文献   

7.
悲金     
我不喜欢《红楼梦》;我喜欢薛宝钗。我没看过《红楼梦》;我熟悉薛宝钗。我对薛宝钗的了解,只来源于几个描写她的片段以及老师的介绍。不过我觉得这样可以公正些。看过《红》的人,不说林黛玉的尖酸,却只骂薛宝钗的虚伪。他们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把太多主观感情投资在林黛玉身上,而薛宝钗是与林黛玉唱反调的,当然不讨人喜欢。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神笔马良》这篇课文时,一位老师向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用来画什么?”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我要画许许多多的树,让美丽的绿色美化我们的地球。”有的说:“我要画很多个机器人,让它们来管理这个世界,让世界不再有战争。”有的说:“我要画宇宙飞船,让人类乘坐飞船到遥远的星球去旅游……”这些想法都很好,这些想法自然也会让老师感到惊喜。学生中也常常有另类高见:“我要画很多很多的钱。”一石激起千层浪。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的说:“他这种想法是对的。因为,他有了很多的钱以后就可…  相似文献   

9.
去年,我在一次培训会上谈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到教师要抓紧时间多读点书。会后有位教师走上来,随意地说:“麻烦你给我开个书单,我要读点书。”——如果是学生这样说话,我会建议他读什么书;教师,特别是一位语文教师问出这样的问题,则让我不知如何是好。我看她不过30岁,就问:“你最想读什么书?你感到缺什么?”她说,她也不知道缺什么,就是觉得自己不行,因为“我不怎么喜欢读书”。——谈话变得困难,但我觉得一个人提出要读书,毕竟还有向上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这是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其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个理想境界的一个重要因素。《红楼梦》中有一个林黛玉教香菱作诗的故事。香菱决心学习作诗,她拜黛玉为师,可是林黛玉没有向香菱大讲特讲诗的作法,而是对她说:“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把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不用一  相似文献   

11.
正清高秀丽的林黛玉,豁达明艳的薛宝钗,痴心多情的贾宝玉,望子成龙的贾政,慈祥和蔼的贾母,人情练达的凤姐,他们组成了一场瑰丽奇异的红楼梦……毋庸置疑,林黛玉是众人中最有才情者。她长得真正是倾国倾城、犹若天仙,比薛宝钗还要美上几分,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拂风,这也许是对她最好的形容。但为何世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做林黛玉呢?因  相似文献   

12.
要报道无锡市一中化学特级教师胡玉泉的事迹,是很困难的,因为她有这样一个“怪”脾气:不愿意谈自己.如果你有教学业务方面的问题向她请教,她可以给你满意的回答;如果你有困难向她求助,她可以尽力帮助你;但是如果你请她谈自己,她却总是笑着说:“没啥好谈。”然而,凡是胡老师所教过的学生、和胡老师共过事的同事,却没有一个不称赞她的教学、学识、为人……  相似文献   

13.
林黛玉尽管有才华、美丽、纯真 ,却有言语刻薄 ,行动爱恼人的弱点 ;薛宝钗不仅美丽 ,而且善于待人接物 ,特别是她有着广博的才学 ,成为大观园中的佼佼者。二人在性格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说 ,林黛玉作为一个具有叛逆性格的少女 ,时时感到封建社会的冷酷和压力的话 ,那么在薛宝钗那里 ,她同封建势力却没有丝毫矛盾 ,而是水乳交融、如鱼在水了  相似文献   

14.
笑,为什么还说是悲剧呢?这是一个艺术辩证法的问题。在我国古代写作理论中,有一条“以乐景写哀,以哀聚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艺术法则(见《五船山文集》)。这种以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是不乏先例的。《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自从她来到贾府后,几乎天天哭、事事哭。林黛玉的哭,可以说已成了她的生活习惯,这也是悲剧性格的表现形式之一。可是,一生以冼泪面的林黛玉,当她知道很爱自己的贾宝玉已与薛宝钗结婚之后,她却发出了反常的笑。她听到贾母的假意安慰是“微微一笑”;听了由衷地同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有着截然相反的性格特征。论及她们的性格成因时,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解释。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家庭教育的背景不同。薛宝钗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故知书达礼,端庄大方;相比较而言,林黛玉就缺少这样的环境,寄人篱下,因此,孤傲叛逆、无视礼法也就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6.
你可以说你以为可以这样做,你可以说你只会这样做,你也可以说有利益需要你这样做,你甚至可以说没有办法,因为有人要你这样做……但是,你不可以说这就是"教育",因为,这个词可不能玷污!  相似文献   

17.
周杰是大连海事大学附属学校的语文教师 ,大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安塞腰鼓》是她在大连市甘井子区育文中学上的一堂语文示范课。在这堂课上 ,面对一群“借来的学生” ,周杰老师只用一分钟就让他们进入了状态。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 ,让他们谈自己的爱好 ,谈自己沉浸在爱好中的感受。于是面对陌生的老师还有些拘谨的学生们一下子活跃起来 ,有的说爱踢足球 ,有的说喜欢唱歌 ,有的说喜欢一个人在家静静的看书……老师问 :不知大家有没有喜好打鼓的 ?又有学生站起来说她打过架子鼓 ,那感觉让你忘记自己的存在……并非每个学生都有打鼓的…  相似文献   

18.
Hello,大家好!对于这位“奇形怪状”的班主任,你们是否有兴趣认识一下呢?她是我初中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胡老师。胡老师是圆!我们是圆周上的点,圆心到圆周上的任何一个点距离相等。胡老师对待我们就是这样,她从不用学习成绩去衡量学生,对待学生。她从不偏心学习好的学生,也不看不起学习差的学生。因为她知道:人无完人。她常说:“虽然上帝给了你智慧,但他或许带走你的漂亮;虽然上帝把门关上了,但他会为你留下一扇窗户……”因为有了这样一位班主任,我们每个学生才能大展才华,快乐学习。不会因为自己的一些缺陷而自卑,不会因此而对学习失…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课程改革以后,安静的课堂渐渐热闹起来。教师不再是"一言堂",他们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而且及时地予以肯定:"你的回答很好""你的思维很活跃""你很善于思考""你的发言非常精彩""你的见解非常独特"……教室里充盈着快乐。可是,教师又通过"老师认为……""我的理解……",总结出所谓的正确、标准的答案。一位教师在上《小小的船》时,出示了一幅月亮的画面,问学生:"孩子们,你们看这个月亮像什么?"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的答案千奇百怪,有的说像镰刀,有的说像钩子,有的说像香蕉,等等。可教师并不这么想,于是,她对学生的答案给予了无情的"轰炸",终于有学生说出了预设的"像小船",教学得以"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说到薛宝钗,她的个性标签一般都是圆滑世故、富有心计、充满野心、收买人心等,"红学"专家最多给她一个中性的定位.全府上下没有一个人不喜欢她,她就像一个没有棱角的球体,富有心计.收买人心使她的形象蒙上了阴影;木石前盟,由于她的横空出世硬是变成了金玉良缘;她横刀夺爱,间接害死了林黛玉.但请停止,不要再留在作品给你制造的幻觉中,请进入现实,理智思考,你会发现宝钗并不是一个带着阴影的球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