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1 毫秒
1.
张培  马艺 《军事记者》2008,(1):62-64
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敌后抗日根据地,成立起抗日民主政权。其中,晋察冀边区作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中重要的一支敌后抗日力量,于1938年1月成立了边区政府,成为"敌后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晋察冀日报》的前身《抗敌报》就创办于边区政府成立之前的1937年12月,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8月,中共北方局派汪之力、高鹏等中共党员到北平近郊开展抗日工作.同月,八路军总部派赖富、吴伟等12人和中共北平地下党员胡敬一在青白口成立了平西游击支队.1937年10月,中共北方局派苏梅、陈群、陈仲山开辟抗日根据地.11月,中共河北省临时省委派胡景翼、刘杰等建立中共宛平县临时县委.1938年2月,晋察冀军分区第一支队政委邓华奉聂荣臻司令员命令,率独立师三团挺进平西,3月建立了3个县委和抗日民主县政府.在涞水县的马水村组建了中共房(山)涞(水)涿(县)联合县,在涿鹿县的谢家堡村建立了宣(化)涿(鹿)联合县,在宛平县的斋堂村建立了宛平县.至此,形成了以百花山为中心的平西抗日根据地.平西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一个战略要地,包括宛平、房山、良乡、涿县等12县的大部分地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平西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地方政权和革命武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平西抗日根据地是北平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而房山是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前沿,是平西抗日根据地插在华北敌后的一把尖刀.  相似文献   

3.
三、抗日战争阶段(1937—1945年)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全面侵略后,国民党和共产党开始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出版事业也曲折地向前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出版事业,尽管物质条件十分困难,仍然出版了不少书报杂志,呈现出蓬勃气象。  相似文献   

4.
李小妮  惠珍 《兰台世界》2012,(10):52-53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经过长时间精心准备,悍然于北平发动了七七事变,由此挑起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一场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由此拉开序幕,抗日救国成为这一时期中华民族的头等大事。延安作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重要的抗日根据地,为  相似文献   

5.
“民族的号筒”——邓拓与《晋察冀日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 《军事记者》2003,(11):56-57
邓拓,福建闽侯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建立。晋察冀军区政治部1937年12月11日在河北阜平创办《抗敌报》,向全区发行。1938年4月,改为中共晋察冀省委机关报,邓拓在这时调来报社任主任,以后担任社长、总编辑。1940年11月7日该报改为《晋察冀日报》,解放前夕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成为《人民日报》的前身。《晋察冀日报》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抗日根据地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是抗日根据地创办时间最早和最长的党报之一,是晋察冀边区最重要的一个报纸,是边区党和人民革命斗争的喉舌。聂荣臻曾称赞该报是…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下,时任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的范筑先(1882——1938,山东馆陶人,著名抗日爱国将领),与中共鲁西北地方党组织结成了牢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创建鲁西北抗日根据地。1937年10月,日军侵入山东,不久又向鲁西北进  相似文献   

7.
在陕西省档案馆馆藏众多的照片中,有一本像册,非常珍贵。这本像册是1937年5月,国共合作前夕,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安行营考察团(筒称中央考察团)到陕西、陇东、延安等抗日根据地进行考察,随团少尉副官李宗山在考察期间拍摄的,共计119张。这组照片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1937年毛泽东同志领导我党为团结一切民主力量一致抗日的有关活动,是研究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及陕甘宁边区根据地的第一手史料。  相似文献   

8.
《抗战日报》是抗战时期在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创办的一份"忠实地负责指导与记录鲁西北的抗日战史"的报纸。毛泽东曾为该报题写报头。为了扩大抗日宣传,1937年12月,中共鲁西北特委创办了《抗战日报》油印版。办报宗旨是"建设抗战文化,肃清汉奸言论"。初创时期,只是一张刻有3000多字内容  相似文献   

9.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人后方,创建了陕甘宁、晋察冀、苏南、华中、晋绥、冀鲁豫、山东等十几块抗日根据地,并建立了统一政权,配合军事的战略,与日寇进行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复杂斗争.期间,各边区党组织、政府机构及参议会的秘书工作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林一 《湖北档案》2006,(5):40-41
陈毅几次发来电报慷慨表示支援度荒 1942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五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更为艰苦、困难.日、伪军连续在华北地区推行了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反复"扫荡",实行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与此同时,严重的自然灾害也无情地袭来.5月,敌人集中二万五千余人对太行山区进行大规模"扫荡",八路军前总左权参谋长不幸牺牲.中央军委通令:以滕代远同志充任总部参谋长.  相似文献   

11.
陈清清 《浙江档案》2007,(12):56-57
七十年前的今天,我军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整个抗战过程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方面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一方面还致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廉政建设,使根据地不仅深得人心,还蓬勃发展,共创建和发展了19个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在伟大的抗日民族战争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图书馆《烽火三晋红色文华——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献展》于2015年9月2日开展,展出产生于1937年到1945年间的根据地原始文献555件.本文着重概述了文献展的文献内容、文献展特点及文献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洋  聂红琴 《档案与建设》2021,(6):79-81,84
一、苏北抗日根据地中小学教育事业的恢复、巩固和改革 苏北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教育事业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敌后抗日根据地一样,是随着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与巩固而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日伪的奴化教育、与国民党顽固派的专制教育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根据地的中小学教育大体经过了恢复、巩固和改革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平津失守,山东广大地区也沦陷敌手,中共山东省委组织和发动了各地的抗日武装起义。随着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和新闻宣传单位的相继成立,一支新闻摄影队伍在熊熊的抗日烈火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5.
刘丽  王家平 《兰台世界》2012,(19):50-51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民主对于抗日的重要性,毛泽东指出:"抗日与民主互为条件……民主是抗日的保证,抗日能给予民主运动发展以有利条件。"[1]274因此,党把抗日和民主结合起来,在抗日根据地领导各阶级、各阶层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一、制定颁布一系列指导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及条例全面抗战开始以后,为了动员一切可以  相似文献   

16.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国民党政府和它在华北的七十余万军队,腐败无能,一触即溃。日本侵略军占领平、津之后,立即沿着平汉、津浦两条铁路线长驱直入,先后攻陷济南、徐州、石家庄、武汉等城市。正当敌人的铁蹄伸向我国中原内地,并且得意忘形地喧嚣“赫赫战果”的时候,在敌后,冀中平原的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凤起云涌,蓬蓬勃勃地展开了抗日游击战争。冀中抗日根据地,是北宁铁路平津段以南,石德铁路以  相似文献   

17.
1937年的"七七"事变后,党中央决定于9月6日撤销中央工农民主政府西北办事处,在延安成立陕甘边区政府.八路军新四军又在敌后开辟出十八块抗日根据地,统一由延安的党中央领导.这些解放区内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建立了或正在建立民选的共产党人和各抗日党派及无党派的代表人物合作的政府,亦即地方性的联合政府.  相似文献   

18.
邓拓(1912年~1966年),是我党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1912年邓拓出生在福建闽侯的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他从小酷爱文学艺术,1930年,18岁的邓拓加入了左翼作家联盟,并于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从此邓拓的一生与中国共产党紧密联系在一起。1937年,邓拓来到了晋察冀抗日革命根据地。一年后,他被调到当时的机关报《抗敌报》(1940年,改名为《晋察冀日报》)做报社主任,后又任社长、总编辑等职,在抗日的炮火中为党的新闻事业留下了许多佳话,成为新闻工作者的楷模。解放后,…  相似文献   

19.
<正>“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这首歌谣,讲述的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根据地、解放区实行的民主选举——豆选。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成立。中共中央十分重视边区的巩固和建设,提出要把边区建设成为全国抗日民主模范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边区提出“采取普遍的直接的平等的无记名的选举制,保证实施彻底的民主”。  相似文献   

20.
王侃 《浙江档案》2005,(5):20-21
浙东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对坚持华中敌后乃至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战略支点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