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德怀 《中国教师》2009,(Z2):389-389
针对现代中学生而言,网络已经成为"双刃剑",使用得当,可以推动教学的发展进步,过于沉迷网络,则会影响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的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追根溯源,找出"病因",标本兼治,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工作的一大任务。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了网络社会。网络对中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容易使其沉溺其中。经调查,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和交友。有的学生迷恋网络,比如沉迷网络游戏,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荒废了学业,影响了身心健康。面对这样的“小网迷”,如果家长和教师处理方法简单粗暴,  相似文献   

3.
薛春香  路永慧 《考试周刊》2013,(92):163-164
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已经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有网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因素,也有中学生个性特点和生理因素。所以社会、学校及学生家长必须多方参与,积极配合,避免网络对中学生的毒害。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网络依赖程度、内容偏好及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上网行为调查问卷及网络成瘾筛查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上海某中学154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154人中有24人存在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为15.6%;(2)中学生在网络依赖程度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中学生在网络内容偏好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4)与网络使用正常学生比较,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表现出更多的消极应对和社交回避;(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上网时间、消极应对、游戏偏好、聊天偏好、社交回避对中学生网络依赖程度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在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部分独立学院在校学生由于网络成瘾不安心读书,成绩下滑,逃学、厌学甚至辍学,每年都有学生因为沉迷网络无法自拔而完不成学业被学校劝退或开除。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网瘾产生的原因,并探讨了应对大学生网瘾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6.
如今网络飞速发展,中学生上网成瘾愈发严重,从学生自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支持四个方面分析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上海市市区内对中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取得有效样本338份,其中70份被界定为网络成瘾者。对这些网络成瘾的中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后,并在了解网络成瘾的中学生在学校中的生活并探讨网络成瘾中学生的个人特征以及学校教育等方面与一般网络使用学生之间的差异后发现,缺少自我认同的中学生容易成为网络成瘾者。这种缺少自我认同主要是在学校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网络的迅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在看到网络积极的一面的同时,也应看到网络的消极的一面,特别是部分学生由于引导不到位而沉迷网络的情况屡有发生,本文就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见的一例学生沉迷在上网中谈谈进行心理沟通和引导的一些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十分严重,不仅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危害。只有通过对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建立中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互动的一个立体交叉的防护网,才能有效解决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  相似文献   

10.
如今互联网大量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给学生了解、认识、探索外面的世界提供了一条捷径.但同时又给学生、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有的学生长期上网。产生了神情疲惫、精神恍惚、视力下降、体质虚弱、脾气暴躁、与同学及老师的关系疏远、旷课、逃学等现象,这些都是中学生网络成瘾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上网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网络成瘾,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教育工作者要从中学生上网的现象入手,分析上网产生的动机,提出教育对策,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网络信息时代,人们对互联网“一网情深”,尤其是有些中学生对上网达到如痴如速的境地,这种现象已经从城市蔓延到乡村,严重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的提高,加之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甚至引发了许多中学生犯罪。而农村许多学生家长和教师都是“网络文盲”,对中学生这方面的教育苍白无力。本文主要阐发上网成癔和学校教育策略,着力构建“四结合”(课内课外结合、网上网下结合,校内校外结合、显性隐性结合)的一种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模式,着力变“堵”为“疏”,从根子上解决中学生上网成癔的习惯,培养张弛有度、文明上网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悄悄走进我们的生活,中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中学生上网成为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学生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甚至走向犯罪道路的事时有发生。中学生“上网”往往成了“恶习”的代名词,教师、家长谈“网”色变。中学生能不能上网呢?如何看待中学生上网呢?就此,我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请看学生们自己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14.
刘峰 《成才之路》2010,(30):2-2
网络正成为全世界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但网络传播也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尤其是对自制力比较差的中学生。当前,有部分学生上网成瘾,这就给学校、家庭教育带来了十分迫切而又棘手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高度重视并对此有一个清醒正确的认识,尽可能将网络对中学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十分严重。只有通过对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建立中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互动的一个立体交叉的防护网,才能有效解决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  相似文献   

16.
手机上网成瘾是当前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新动向,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前景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中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存在不同问题。可以从树立学生正确的手机上网观念、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学校多开展丰富的活动、社会政府部门加强手机网络监管等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很多中学生眼里计算机是可爱的"天使",鼠标一点,大千世界便尽在眼前,并能与四面八方不认识的网友敞开心扉畅谈。可是在父母们的眼里,计算机是天使也是魔鬼,它带给学生们巨大的影响,不仅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作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该如何引导呢?一、网络给中学生带来的利弊1.网络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1)拓宽视野、促进学生开放精神的树立。以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将世界各种资源联为一体,突破了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通过网络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学生上网痴迷成瘾的情况,并导致了一系列社会和心理问题的产生。如何教育和引导学生面对网络中良莠不齐的信息,正确利用网络,特别是如何教育和转变上网成瘾的学生,成了新时期班主任必须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两位医科类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案例,分析医科类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防范医科类大学生沉迷网络的有效办法,为增强医科类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网络成瘾的防范和治疗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要达到预期效果,就要把教育管理的"新视野"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相结合,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学校、社会、家庭相互联系的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构建一个"以家庭为中心,学校、社会为支撑"立体防范的城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体系。通过科学管理筹划,帮助中学生摆脱网瘾的诱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