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闻发布与新闻执政的紧迫性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美国政治学者兰斯·班尼特在他的新著《新闻业:幻象政治》中,在对现代媒体运行和大量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新闻与政治,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和新闻里的政治经济学,指出新闻的驱动力是经济利益,而不是民主。作者惊世骇俗地揭穿了媒体自由的神话,提出“言论自由并不能保证信息畅通”、“新闻也并非民主的保障”。作者批评当今商业化的媒体是一个饥肠辘辘的大怪兽,其特点是“个人化、戏剧化、片面化”,而且大量的软性新闻正在远离政治。他尖锐地指出,媒体喜欢一哄而上,喜欢群起而攻,并提出未来的公民要摆脱媒体的束缚。在中国大力推进文化产…  相似文献   

2.
美国媒体金融危机预警报道等方面的缺失和公信力的大幅下降,反映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影响下美国媒体日趋垄断化,导致新闻日益商业化和娱乐化,发生了根本性的质变。  相似文献   

3.
作为严肃理性的社会新闻,媒体在报道赵作海事件中,全方位做了娱乐化解读甚至炒作,其背后交织着市场权力与政治权力,这些权力结构无时无刻不通过媒体影响、甚至型构着受众,对其阐释和反思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方政治媒体化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联系当代西方媒体与政治关系演化的历史 ,从媒体商业化和政治精英化的角度对政治媒体化现象进行评析 ,认为西方政治媒体化是媒体商业化与政治精英化的“合谋” ,违背了社会责任论的精神 ,提出西方社会广大民众应在媒体与政治这一关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美国媒体怎样报道国际新闻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描述国际新闻在美国媒体中的地位和报道内容特征,认为美国外交政策和主导性意识形态是影响美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的最主要因素。本文还对美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最新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媒体的日趋商业化,争抢第一时间报道新闻,促使大量偏离传统新闻学的坏新闻的涌现:不核实、不准确、不公正、猜测、低级趣味.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冷战年代,政治新闻本身可能就是某种公共娱乐的源泉,而在今天的市场经济社会里,人们更多地强调个人发展、个人享受和个人娱乐,人们的兴趣正在远离政治和公共事务.今天,媒体产业越发达,公众越是星星点点地获取新闻:早上起床听广播、上班路上听交通台、晚上吃饭前看晚报或睡觉前看晚间新闻;或者在等汽车乘地铁时匆忙地浏览一下报纸;或者上班时偷空上网浏览一下新闻网页.他们最多看一下新闻标题、新闻,他们关注的新闻更多是股票行情、体育新闻、明星逸事、交通新闻和天气预报.为了留住受众,越来越多的电台电视台办了脱口秀节目,把新闻当成娱乐节目来讲述,新闻、事实、传言、个人言论、甚至虚构的故事混杂一块,受众难辨真伪.这样商业化了的新闻学正在改变公众的胃口,传统的公共精神新闻学正在让位于金钱驱动的商业化了的新闻学.  相似文献   

7.
在数智化背景下,社交媒体的运作逻辑带来公众新闻接触方式的分化,主动寻找新闻和偶然接触新闻成为两种日常化的媒体使用形态。基于2020—2022年间实施的全国性问卷调查及后续深度访谈,考察青少年的社交媒体主动和偶然新闻接触对政治参与的影响。结论表明,两种新闻接触方式都显著促进青少年的线下和线上政治参与,但偶然新闻接触的影响更大。社交媒体新闻接触还通过提升政治知识水平、激发政治讨论及二者之间的链式连接,促进青少年群体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新闻媒体竞争加剧、媒体商业化倾向显现、新闻队伍结构变化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新闻界出现了一些片面追求轰动效应、捕风捉影、夸大歪曲编造事实的虚假新闻和不实报道,严重损害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损害了媒体形象,影响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宁 《记者摇篮》2006,(6):55-55
近年来,新闻娱乐化渐成一股潮流。媒体用新闻娱乐化的方式来吸引受众,从报道内容上,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有煽动性、刺激性的突发事件等作为新闻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新闻娱乐化颠覆着传统的新闻理念,尽管目前对此褒贬不一,赞同者认为它是对我国先前新闻娱乐功能丧失的一种回归,是新闻真正平民化的体现;抨击者认为它是媒体一味媚俗,导致大众整体素质和需求低俗化,损害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从而降低了媒体的公信力的罪魁祸首……无论哪一方观点,都有其客观性。从新闻娱乐化的实际影响可以看出,它是一把双…  相似文献   

10.
广播是媒体中唯一的非视觉媒体,被称为“耳朵媒体”。广播新闻故事化报道,是通过表现有力的声音和语气来栩栩如生地再现新闻事件。本文着重阐述广播新闻故事化报道的必要性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媒体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使自身新闻能够实现价值效应最大化,媒体从业人员从事件的各个角度挖掘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与此同时,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从灾难新闻报道出发,通过对报道中新闻伦理失范现象的剖析,追寻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探讨新闻伦理与新闻价值在报道中共生的可能性,以期对媒体从业者走出新闻伦理困境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人民日报》、《费加罗报》和《纽约时报》对"莫言获奖"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采取框架分析的思路,在对三家媒体的报道文本进行引用统计与词频统计的基础上,建构出其各自的报道框架,即中国的互文式引用与隐含性政治寓意、法国的婉曲式引用与委婉性政治寓意、美国的直陈式引用与直接性政治寓意。通过报道框架的建构,发现三家媒体的报道中均呈现一定的思想倾向性。据此,本文以"中西对比"和"法美对比"为路径,对中法美三国的新闻、政治与文化等三种观念进行分析,进而认识到一个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及新闻报道观念的形成均与其文化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目前,时政新闻的创新正当其时。今天,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日益发展,为时政新闻提供了更丰富的报道内容和更宽广的报道领域,提供了创新的土壤;党委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政治领导人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为时政新闻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4.
张鸿雁  杜威 《声屏世界》2010,(12):22-22
“新闻娱乐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将新闻和娱乐结合起来,竭力从严肃的政治、伦理问题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强调新闻报道故事性、情节性、煽情性、刺激性的娱乐效果。在此类报道中,媒体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社会规范强制功能”的积极作用,而由于其媒介内容的煽情化、浅薄化、低俗化倾向,使得媒体功能出现异化。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一些地方性党报中有这样一种"小报化"趋势抬头,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主动降低党报引领当地社会主流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功能和作用,其报道的新闻内容及表现方式日趋娱乐化、低俗化,起不到引领和带动一个地方的精神、主流文化的作用。这种现象一旦长期出现在一个地方的主流媒体包括报纸当中,则会对一地的"媒体生态"产生不良  相似文献   

16.
吴成义 《新闻前哨》2003,(11):26-27
幽默新闻是新闻写作中的一种特殊报道体例。它与其他报道形式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以诙谐的语言、轻松的形式、开放的手法,反映具有幽默感的新闻事实和新闻人物,以笑醒人,发人深思。通过对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已见诸报刊的新闻进行比较与分析,幽默新闻按所报道的内容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五类:即政  相似文献   

17.
从新闻业务层面看,中国新闻宣 传中政治缩合语、口号式的套话和程式化、模板化、脸谱化的写作套路令公众不满。而且越是重要的新闻、越是重要的人物出现、越是重要的讲话、越是重要的外事会见、越是重要的发奖大会,媒体往往越是模板化、脸谱化和程式化。 例如发奖或表彰大会的报道模板:某某部门、于某日、在某某地方、举行了某某大会、中央某某、某某、某某、  相似文献   

18.
马季 《青年记者》2006,(7):47-48
从媒体竞争的市场和读者定位看,财经报道在综合类平面媒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政治新闻、财经新闻、娱乐新闻以及社会新闻等媒体关注的一般性报道中,平面媒体竞争优势的题材取向,除政治新闻外,财经新闻应该占据最突出的位置,应该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新闻板块之一。要充分发  相似文献   

19.
媒体的日趋商业化,争抢第一时间报道新闻,使得大量偏离传统新闻学的坏新闻涌现:不核实、不准确、不公正、猜测、低级趣味.  相似文献   

20.
社交媒体正在成为家庭、学校、同侪和大众媒体等传统政治社会化动因外的又一崭新机构。本文通过分析来自16-25岁青少年的在线和线下问卷调查数据(N=800),集中探讨了社交媒体环境下的偶然性新闻接触与公共参与之间的关系及二者发生关联的心理机制。本文显示,偶然接触社交媒体新闻不仅有望直接提升青少年的政治兴趣、知识水平、意见表达频率和社会参与程度,还可能以政治兴趣为中介间接影响意见表达和社会参与实践,这一中介过程或可进一步受到个体内部政治效能的有限调节。基于以上结果,本文围绕社交媒体场景下,偶然性新闻接触之于青少年的政治心理和实践以及更广泛的政治社会化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