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知信行(KAP)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知信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94.6%,观察组为8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ADL评分为(66.5±18.3),对照组为(46.4±1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信行健康教育的理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功能康复起到了疗效作用,可以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改善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依从性高低的利弊、影响因素、护理措施及依从性的波动性等方面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依从性现况进行综述,结果发现:高依从性能够促进脑卒中患者的疾病自护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复发的风险;低依从甚至不依从,可能导致脑卒中患者再次卒中、“二次损伤”及再次住院;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医院因素等;可采取加强监督、信息化技术及综合干预等措施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依从性随着疾病处于不同阶段而发生波动,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给予个性化的干预措施。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不断跟进和观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知信行(KAP)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的知识、态度及行为,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知信行问卷的总体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延续护理干预方式对脑卒中患者的知信行功能康复起到治疗作用,纠正不当的生活行为,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康复锻炼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老年痴呆患者的产生的原因及康复方法,康复的主要内容是老年病人的有关知识包括认知训练方案、行为和心理问题相应对策、语言沟通护理技术、减轻老人紧张情绪技术、增加亲和力的技巧、日常生活照顾等方面,能够有效地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居家老年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干预的相关性及效果;方法:选择5个社区197名老年患者作为目标人群,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成人用)进行评定,再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由专科护士与社区护士根据其病情制定干预计划,每月干预一次,登记1年来的复诊率及住院率,然后再次评定;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复诊率(x2=25.239,P〈0.001)和住院率(x2=12.957,P〈0.001)都有明显差异,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特别是躯体功能维度改善最明显;结论:专科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社区居家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识别与护理干预.方法:对住院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评分,筛查出脑卒中后抑郁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入选126名脑卒中患者,有48例不同程度的卒中后抑郁,占36.92%.通过对44例卒中后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症状消失或改善.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早期识别和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脑卒中患者的功能康复、使其早日回归社会及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将65例脑卒中患者用洼田饮水试验为观察标准,运用心理护理、进食护理、早期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鼓励患者自己进食等。结果:经系统护理干预及康复训练,患者摄食、吞咽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有针对性的吞咽训练可以建立良好的吞咽反射,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社区老年患者12例,进行为期12个月以上的护理干预.干预内容包括:营造有利于患者生活、起居的生活环境.心理指导,情感有关老年痴呆病知识及护理知识的宣教培养,康复训练指导及服药遵医行为指导等.干预前后分别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测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的病人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痴呆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09-05-2010-05月收治的7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实施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3%,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康复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零缺陷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赣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切口护理、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零缺陷护理模式。两组均干预1个月,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NIHSS)、生活自理能力评分(FIM)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FI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般健康状况、生活能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零缺陷护理模式能提高脑出血患者患者神经功能修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临床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于脑卒中的康复方案和运动疗法的研究,论述科学的治疗方案对于脑卒中康复的重要性,并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找出合理的运动康复方案。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脑卒中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运动疗法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则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实验后即对两组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发现,56例患者经治疗后情况均有好转,对照组经常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较治疗前则显著提高(P〈0.01)。两组间比较,观察组的评分提高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应用运动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运动能力,较常规疗法具有较强优势。  相似文献   

12.
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服务对人工全髋关节臵换术患者康复情况及自理能力恢复的影响。选取行人工全髋关节臵换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护理指导,观察组给予延续护理服务,通过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评价。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Harris评分、Ba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个体化延续护理服务可以促进人工全髋关节臵换术患者的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个性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干预作用,探索控制血糖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0年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2000-2005年50例为对照组,2006-2010年5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系对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两组均随访3个月,收集检查数据,并进行血糖控制情况的评价。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实验组血糖控制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更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用多种途径综合治疗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将5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随机分组2组,康复组25人,对照组32人,康复组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良肢位的摆放、运动治疗及护肩带的使用等多途径的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结果康复组对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提高了患者的ADL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脓毒症并发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临床护理中开展中医适宜技术联合舒适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02月至2020年0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脓毒症并发胃肠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开展中医适宜技术联合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7d后的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对比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及排便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7d后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适宜技术联合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脓毒症并发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胃肠功能评分,促进肠蠕动,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及排便恢复时间,对患者预后有积极影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6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予心理、康复等干预。结果对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效果满意。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智能和日常活动能力,对疾病康复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患者应用协同模式对其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模式干预,研究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情绪、生活质量等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均提升,且研究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自护能力均较干预前改善,且研究组干预后自护能力总分及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癌因性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且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与对照组的80.00%比较明显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患者中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感,从而提升患者自护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实践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就诊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循证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循证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压达标率和健康知识掌握及依从性情况。结果:循证组血压控制达标44例(70.9%),对照组27例(5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P<0.05);循证组健康知识掌握及依从性均好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循证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从而使高血压的治疗获得更加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