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我们应在精心预设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与主动建构,使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用智慧将教学演绎的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参与课堂教学。正因为有了学生的参与,突破"预设"的囚笼,变"预设"为"生成",在预设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与主动建构,"把课堂教学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  相似文献   

3.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挑战——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只有把"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让预设与生成实现"零距离"的和谐共舞,我们才会步入理想课堂境界。  相似文献   

4.
郭丽平 《教师》2008,(12):34-35
本文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旨在探讨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的预设和生成。强调课堂教学是动态的过程,课堂目标的预设应是动态的、开放的,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与文本的对话中不断生成。强调了生成是教学中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因此,教师宜用动态的、预设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着力建构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课堂.课堂动态生成是指在  相似文献   

6.
思想品德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开放课堂。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预设"和"预设生成"外,往往还会产生一些意料之外而又有意义的信息材料,即非预设性生成。教学中若能及时捕捉并有效利用这些非预设性生成资源,将会活跃课堂,进而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在实实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预设"和"预设生成"外,往往还会产生动态生成资源。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中的动态生成资源,激发数学课堂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互动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本文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设计弹性教学方案,灵活驾驭实施过程四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影响课堂教学动态生成与建构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互动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本文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设计弹性教学方案,灵活驾驭实施过程四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影响课堂教学动态生成与建构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0.
高金花 《数学教学》2014,(11):27-29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也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教师有备而来,顺势而导,才能有课堂精彩的"生成".但课堂精彩的生成首先源于教师"开放的预设".  相似文献   

11.
林俊 《山东教育》2004,(16):48-49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线性的、封闭的教学过程,而是动态的、开放的活动过程。这就要求教9币跳出自我、超越预设,建构动态生成、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9币生个性飞扬、共同成长的场所。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现代教学论也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师生的信息交流实现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不只是单向、封闭、静态的知识授受过程,而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而这种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同时,我们的课堂教学又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必须承担“引导人”“塑造人”“提升人”的责任,这意味着课堂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预设性。于是,预设与生成就构成了新课程教学中的一对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14.
李晓宏 《考试周刊》2010,(38):54-54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教学实践表明,构建动态性生成课堂有助于实现对学生生命个性的关注和张扬,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在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呢?  相似文献   

15.
物理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物理教师可以通过抓住课堂意外、超越课本生成、在问题中生成、利用错误资源生成等方式,预设文本静态弹性,关注课堂非预设性生成,有效提高课堂实效.  相似文献   

16.
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已然成为健康课堂的典型特征,它作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体现的是一种从无到有的过程性,教师可以通过实现生成这一价值追求,从中激发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促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可是,在实践中可以经常发现,当面对实际课堂教学中那些丰富的、开放的、多变的和复杂的课堂教学状况时,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抛弃之前的预设,甚至有的教师用生成取代预设的环节,出现生成与预设相分离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生成"是相对"预设"而言的词语,"预设"简而言之就是"预先的设定",如教学计划、教案等都是预设的产物。"生成"是指事物的发生、形成,任何课堂教学过程都是师生共同活动下生成的过程,它具有动态性、建构性、多面性的特点,"生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生成",课堂会变得封闭僵化,没有活力。在课堂中,教师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想教学,而要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境等信息,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成的过程,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教学处于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预设。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与预设性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都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属性。只有预设与生成并重,课堂才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彩。  相似文献   

19.
周岗 《中小学电教》2011,(3):151-151
叶澜教授说过:"不去认真预设,那是不负责任;不善实时生成,那是不够优秀。"新课标指出,教学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课前能做出周密的策划,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不只是单向、封闭、静态的知识授受过程,而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而这样的过程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预设"与"生成"构成了教学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地把握、艺术地处理这种关系,是教师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