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日常生活叙事的转变,反映了1990年代中国文化状况的复杂性.对日常生活的不同理解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主导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矛盾.这在当代文学叙事中表现为:一方面,力图借助恢复"自我"和"大众"的维度,体现出叙事的精英性和批判性;一方面又努力迎合市场与大众趣味,使这种立足于"自我"的叙事膨胀而为欲望叙事,加快了文学的大众化趋势,这危及到文学的诗性生存.  相似文献   

2.
从欲望叙事考察以虚幻的时空中的人物活动为叙事中心的架空历史小说,可以发现这类作品通过满足读者的权力欲望、对安全感缺失的焦虑、对物质的欲望追求,表现了现代人的的核心欲望。  相似文献   

3.
汪盛科 《考试周刊》2010,(22):234-235
人文精神贯穿于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集中体现在文化领域,具体体现在日常生活领域。当前大众文化是占据日常生活的主要文化形态.它消解了人文精神,表现为刺激感官欲望、消解审美趣味、增强享乐主义、抑制人的创造性.使人的批判性萎靡。大众文化背景下弘扬人文精神,对公民来说要增强日常生活的人文引导.对大众媒体来说要探寻大众文化中的人文元素.对知识分子群体来说要增强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和反思,对政府和社会来说要通过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全社会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4.
文学叙事要使平庸的现实产生想象性和奇妙感,文学叙事中的现实与实际现实的不同,正是文学用想象来区别平庸现实与奇妙现实的地方。在市场化年代,我们用对个人生活的欲望想象来构筑文学平庸,用想象来表现并加强的常常是现实性叙事,想象正在演变为对利益、实用和享乐的渴望。中国市场化年代的文学想象力和奇妙性的匮乏有四方面主要原因:1.缺乏对历史与个人、市场化与人性追求的融合意识;2.不是文学该失去想象性,而是现实的人失去了想象力;3.想象力在我们的文学传统中受到一定限制,这种限制在市场化过程中被强化;4.利益欲望破坏了人们在现实中的浪漫感,萎缩的浪漫主义使人们失去对想象力和奇妙性的感受与追求。  相似文献   

5.
张恨水小说具有地道的“北京气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北京叙事。张恨水小说的“北京叙事”,表现在自然景物描写、语言描写以及风土民俗描写等方面。张恨水小说的北京叙事,是“文学北京”建构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我们展现了老北京的日常生活,更向我们展示了老北京的文化心灵,具有重要的文学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一定意义上讲,大众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可以用建构与解构来概括,即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借助现代传媒工具进行的大众文化的生产以及对这种文化的接受,仍然表现为建构和解构.但是,大众文化也可以有另一种逻辑,即表现大众人们的日常生活、真实情感和追求,现代传媒工具也可以在其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传媒和文化将展示出一种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大众文化已成为大众的“第二自然“,它满足了大众的生理需要和心理欲望,使大众从中获得了幸福与快乐.但大众文化又使大众满足于现状,逐步丧失自身的主体性和个别性,从而出现了大众的“异化“现象.本文着重阐述现代社会中大众的同化、物化和退化三种异化现象,对大众文化作一些善意的批判,希望对精神文明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跟其他的时间观对中国的小说叙事方式影响不一样,循环状或者说圆形叙事结构是中国传统叙事独特的一种叙事模式,其魅力在于取消了叙事中“绝对”和“停止”两种概念,它使因果相对,首尾相连;使时空成为心灵周而复始、轮回运转的载体,成为生命所有企图、欲望和命运的代名词,在繁复多变的现实时空中创造出全新的体验和心理感受。这种风格是属于中国人对自身的有关命运、个体意识、情感等一系列基本命题的独特的思考和解释方式,其产生的基础是循环时间观。西方的线性时间观是在中国追求“富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时,被引入中国,其影响到中国追求“发展”与“进步”,影响到中国文学叙事主要是叙事结构上叙事时间线性向前,结尾上指向“光明的未来”。最后进入中国的碎片时间观则影响中国文学叙事消解“宏大叙事”。  相似文献   

9.
大众文化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达后的产物.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大众文化迅速成为社会的显性文化.其时文学创作受到了大众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作品内容关注普通百姓的庸常生态,展示出一种平民化的追求;作品叙事关注当下日常的琐碎生活,展示出一种生活化的倾向;作品语言生活化和世俗化.  相似文献   

10.
罗兰·巴特的符号学思想涵盖了两个领域:文学符号学和文化符号学,文学符号学是结构主义思维方式及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模式的产物,注重文本形式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及其关系,并从“功能”、“行动”和“叙事”三个描述层来显示文本结构运作规则以及在这种运作规则下意义的生产方式;文化符号学以大众文化为研究对象,探讨形式背后的意义并发现大众文化在表现同一个主题——现代神话。现代神话先于表现它的形式而存在,在三级意指系统中被投入,被生成,也被自然化。巴特的文化符号学思想打破了西方始自古希腊的“形式至上”的思维范式,在比形式主义更看重形式的结构主义阶段是一大超越。  相似文献   

11.
日常生活在全部社会生活中处于本体论上的基础地位,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更是如此。但是,长期以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却缺乏正确、鲜明的导向,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无批判的消极适应性和缺少创造性对大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造成了消极的负面影响。为此,笔者认为要引导大学生将艺术的精神灌注到日常生活中去,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作艺术品一样去创造,使日常生活情趣化、个性化、纯净化、理想化,并在此过程中塑造完美的自我,成就理想的人生。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脑的普及,大家使用电脑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而在使用电脑的时候总会遇到死机或者非法操作的提示,所以有必要了解一些引起系统崩溃的原因,同时也要会一些基本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日常生活的审美越来越受到美学界的关注,要使“天天如此”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审美心态的养成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广告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随着文化交流的发展,英文广告也逐渐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中。本文主要分析了英文广告的特点及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5.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especially since China opened her national gate to the world, more and more European and Hollywood movies have been swarming into Chinese markets. They have brought with them so many positive effects and negative effects at the same time to our life in different aspect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ajor affirmative functions and negative functions of British and Hollywood movies in Chinese daily life.  相似文献   

16.
<正>Nowadays,with the booming of the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as been improving remarkablely.The colorful daily activities add much spice to our life,there are so many different and interesting things that we can do in all aspects of our life.But,there is a serious disadvantage of it whic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our purpose now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uncertain imperceptibly.Addison said,"Every man should have a purpose in life.  相似文献   

17.
当代作家笔下的"文革"日常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文革”题材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旨在凸现动乱年代中普通人远离政治狂热、逍遥于平凡日常生活中的主题。这些作品既开辟了“文革”题材文学的新天地,又揭示了意味深长的人生哲理:中国平民对日常生活情趣的执着,以及善于和政治狂热周旋的心态,这是他们抵御政治狂热的一股不可低估的力量。由此也产生了重新认识世俗心态与日常生活积极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东坡体经历了雏形期、形成期和高峰期的三个时期。密州时期的三大名篇,标志了东坡体三种体式的确立,黄州时期在表现主题方面有两大突破,一是对于自然的表达,二是对于日常生活的表现。社会角色的转换,使东坡更为接触大自然和底层的日常生活,从而将自然与社会,现实与历史,外物与自我,实现了高度的融合,并将豪放词、婉约词和旷达词都推向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world, Englis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our daily life. A lot of people are learning English in our country now.The questions they usually have are-Why should I learn English? How canI learn English well?  相似文献   

20.
论教育技术人员视觉文化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柯俊 《黄山学院学报》2004,6(1):113-115
随着大众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图像成为当代的日常生活资源,信息、知识、艺术乃至生活愈来愈多的以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为了给学习者提供优质的视觉形象,教育技术人员应提高自身的视觉文化素养。该文介绍了视觉传播的兴起和发展,分析了视觉传播在教育技术中的作用,提出从视觉思维和视觉语言创作两个方面来提高教育技术人员的视觉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