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揭露日军侵华期间犯下的暴行,回击日本右翼势力公然颠倒黑白,美化对外侵略和殖民历史的错误言论,经省委宣传部批准,国家档案局同意,山东省档案馆从馆藏日本战犯档案中选取10名罪大恶极、恶贯满盈战犯的白供档案,将其罪供笔录摘要公之于世。  相似文献   

2.
1945年中、美、英三国首脑举行波茨坦会谈,7月26日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文章。8月10日,日政府宣布准备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1949年1月26日,南京国民政府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宣判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无罪",并于31日将冈村宁次等260名日本战犯送回日本。1950年5月25日,高良富、宫腰喜助、帆足计等抵达北京,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批访问中国的日本国会议员。1954年8月19日,中国政府宣布,特赦417名日本战犯,到1956  相似文献   

3.
日本国的冈村宁次,于1949年1月26日经国民党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宣判无罪,并于同月30日被遣送回国.这一判决是事先得到国民党最高当局首肯的.究竟是谁对无罪释放冈村主张最力?冈村又是怎样在中国度过日本投降后的两年多时间的?近年来日本学者舩木繁根据冈村遗孀提供的冈村日记编著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一书,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内幕.  相似文献   

4.
1945年的初秋时节,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总部副参谋长今井武夫到湖南芷江接洽投降,随后由侵华元凶冈村宁次在南京签字投降。这段有关日本帝国主义侵华遭到失败的历史纪录,至今回想起来依然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5.
国内要闻     
正中央档案馆公布45名日本战犯侵华罪行自供7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李明华介绍了中央档案馆在互联网上开始公布《日本战犯的侵华罪行自供》,45名战犯的笔供,一天上网一个,45天公布完毕的有关情况。此次中央档案馆从馆藏档案中选出了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于1956年6月至7月,分别在沈阳、太原根据被起诉的45名战犯的犯罪性质分成4案并进行了公开审判。中央档案馆收藏的这些侦查、审查、处理日本战犯的档案,主要包括纸质、照片、实物、录音、电影5种。主要分为侦讯日本战犯的案件、日本战犯的罪证和实物案卷、日本战犯回国后活动的档案3个部  相似文献   

6.
整理者:日本侵华战争结束后,挑起战争的部分重要战犯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中得到应有的惩处,遭到了灭顶之灾.为了寻找那段历史记忆,近日,笔者采访了唯一健在、曾代表中国方面参加东京审判的高文彬先生.  相似文献   

7.
昨天的侵华战争,如一场惊魂的 恶梦。凝视着双手,仿佛看到每一个指尖上都流淌着中国人的鲜血。 向东方的中国垂首,双腱跪向那一片血染的异国土地,我是日本战犯土屋芳雄,不,我是一个历史的罪人…… 在富士山下,在樱花飘香的国厦,一个83岁的老者,当年侵华战争中一个赫赫有名的日本宪兵在深深的忏悔。  相似文献   

8.
靠侵华起家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1883年出生于日本东京,从小崇拜军人,初中毕业后放弃升学机会,报考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1903年,从军校毕业后,以陆军下士官的军衔投身行伍。1904年以陆军少尉身份参加在中国旅顺口进行的日俄战争,此后一直待在中国进行侵略活动。1925年至  相似文献   

9.
那场使千百万中国人生灵涂炭、家破人亡的日本侵华战争是一段并不久远的历史。但是,对这个史实讳莫如深的却大有人在,甚而至于为侵略战犯“招魂”,给侵略战争冠以“圣战”,并叫嚣“否定”侵略杀戮行为的事情屡屡发生。相形之下,《东史郎日记》的公之于世是对真相的一次再澄清,对违逆历史的日本右翼势力的一记强劲的驳击。如果说,作为日本鬼子兵的东史郎,坦率地记录下自己那段侵华罪行的经历,这也许是出于自然的一种“真”的做法;那么,作为年近九秩老人的东史郎,无忌地公开这个特别让某些人讳言的历史,则完全是他出于良知的一种…  相似文献   

10.
2014年7月,中央档案馆公布了馆藏新中国审判45名日本战犯的口供这些战犯在二战中大肆屠杀残害中国人民,他们本身也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牺牲品,受驱使而犯下了滔天罪行,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本文作者曾亲身参与审判的翻译工作,亲历整个过程的前前后后,写下此文,回望那段不容遗忘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美国国家档案馆所藏日本二战罪行文献资料是目前全世界最为开放和使用最为方便的相关文献资料,对于今天研究日本二战罪行、认清历史真相和解决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其中,涉及日本侵华战争的馆藏主要有军事作战记录、战争罪行史料和战犯审判档案几类,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中国作为日本侵略战争的受害国和战胜国,应该站在保存民族历史记忆高度,重视日本战争罪行文献史料保存与保护;依托学术力量,开展征集工作;推动征集成果整理揭示,发挥文献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德国法西斯灭亡后,盟军对日展开强大攻势,迫使日本天皇颁发《终战诏书》,但死硬的军国主义分子仍然用各种手段进行顽抗。读一读《日本无条件投降秘闻》,参阅本期写东条英机、冈村宁次等战犯的有关文章,你会知道,日本军国主义当时未及彻底清除,我们要时刻警惕,防止它死灰复燃。  相似文献   

13.
在1931—1945年长达15年的侵华战争中,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化典籍的掠夺,与其武力侵略中国相伴随,始终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罪恶目的之一。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的献典籍进行大肆地掠夺,对我国化典籍的掠夺与摧残,是历史上所罕见的。  相似文献   

14.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及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将对那些双手沾满中国和亚洲人民鲜血的日本战犯展开审判。为了逃脱正义之神的惩罚,昔日不可一世、罪恶累累的战争狂人东条英机、阿南惟几、杉山元、谷寿夫等,进行了末日来临前各不相同的垂死挣扎。梅桑榆编的《3000000日俘日侨遣返实录》一书对此作了翔实生动的记述。  相似文献   

15.
正陈奇涵(1897-1981),江西省兴国县人。曾拒任蒋介石侍从室主任,被毛泽东称为"赣南农民运动的一面代表旗帜",既是战功显赫的开国上将,也是我军惟一的军法上将、军法战线的奠基人。1956年4月25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作出《关于处理在押日本侵略中国战争中战争犯罪分子的决定》,确定由最高人民法院会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组织特别军事法庭对侵华的日本战犯进行审判。陈奇涵除自己参与相关工作外,还派出了  相似文献   

16.
厂窖惨案     
西德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虔诚地为二战时的纳粹德国认罪、赎罪。日本总理小泉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坚持参拜贡奉有二战战犯的靖国神社,两者形成十分鲜明的对照。在欢庆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回顾《厂窖惨案》,了解中国未获日本侵华战争赔款真相,参阅本期发表的相关文章,你会联想到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正>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坐落于辽宁省抚顺市境内,南临穿城而过的浑河,北依挺拔秀美的高尔山。它曾因关押和改造日本战犯、伪满战犯和蒋介石集团战犯而闻名。如今,它已经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标志和历史文化遗迹。作为当今世界上现存的保护比较完整的唯一一处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斗争胜利后关押和改造战争罪犯的场所,是世界性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8.
“日本侵华时期我国受损图书”史料数据库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日本侵华时期我国损失图书的相关中日史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类工作,并利用三维技术进行损失图书复原,立体、逼真地展现历史场景,对日本侵华时期掠夺中国文化的事件和人物进行系统研究,将其构建成一个可视化的"日本侵华时期我国受损图书"史料数据库。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临近,抗战档案的保护利用也掀起了一股热潮.以各种珍贵档案资料及抗战图片等为主要内容的展览在全国各地举办,各类学术研讨、纪念活动也纷纷展开.江苏是南京大屠杀的发生地,是日本侵华战争灾难深重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常州市档案馆通过外搜内挖,新收集、发掘、整理出一批日本侵华档案,并重点保管、研究了其中的百余件,取得了初步成果,在某些方面填补了日本侵华史研究的空白,进一步还原了日本侵华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20.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以下简称《选编》)是由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共同合作编辑出版的我国第一部反映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的大型档案史料集。《选编》以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的我国审判日本战犯及伪满汉奸档案和其它有关的历史档案为主,兼收散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同类档案资料。选材的基本原则是力争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档案资料进行严格筛选、鉴别、校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