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奕 《青年记者》2014,(2):117-118
在1904年3月以前,上海一地发行的报刊大约有60种。在这种报业背景下,商务印书馆创办了专门讨论时事及社会问题的刊物《东方杂志》。《东方杂志》创刊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3月11日,至1948年12月终刊,刊龄长达45年,共出版44卷,是商务印书馆继《绣像小说》之后创办的第二种杂志,也是商务印书馆的标志性刊物,历经清末、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重大历史时期,紧扣时代脉搏,忠实地记录了我国近现代发展的历史轨迹,因  相似文献   

2.
《东方杂志》创办于1904年,是近代中国最早的、最具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杂志.它紧跟时代脉搏,忠实地记录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历史轨迹,被称为中国近现代史的资料库,也是商务印书馆的标志性刊物.出版家陈原主持商务印书馆后,一直设想恢复《东方杂志》,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愿望没能实现.但他提出的复刊思路——恢复张元济的办刊传统,即蔡元培兼收并蓄办"北大"的传统,在杂志中贯彻"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都体现了他对创办综合性杂志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3.
早在中学生时期,受家中订阅的报刊的影响,胡愈之就在家里和几个兄弟一起,办过手抄的杂志。据他自己的回忆,先后办过《家庭三日报》、《家庭杂志》和《后咫园周报》,历时三四年,一共累积了四五十本。这可以说是胡愈之办杂志的试验时期。 1914年,胡愈之考进商务印书馆,被分在主办《东方杂志》的理化部,他很快就参与了为《东方杂志》编写文稿的工作,最先主要利用外文报刊的材料编写文章,以后逐渐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从事国际问题的评论工作。在20年代初期一度致力于外国文艺的介绍和评论,但不久又全力从事国际问题的研究和写作,偶尔写些国内问题的评论。由于他的勤奋好学,在杂志的编务中逐渐起到了主要的作用。1924年《东方杂志》创刊20周年,胡愈之利用杂志上登过的文章编辑《东方文库》,其中《非战公约》等不少书就是他的文章。1925年爆发“五卅”运动,《东方杂志》出版一本临时增刊,发表了胡愈之的题为《五卅运动记实》的长文,成为全面记录这次历史事件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4.
《东方杂志》(以下简称《东方》)是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的定期刊物,1904年3月在上海创刊,至1948年12月终刊,刊行达45年,为旧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型综合性月刊。自1920年17卷1号起改为半月刊,1947年43卷13号恢复为月刊。45年中,停刊  相似文献   

5.
记者徐平报道,1904年商务印书馆创办的《东方杂志》,目前复刊,更名为《今日东方》。原办的《东方杂志》,当时在社会有很大影响。这是一份综合学术性的杂志。杜亚泉、胡愈之曾任主编。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陈独秀、严复等著名思想家,都在该刊发表文章。现在恢复出刊《今日东方》,想继承其优良传统,施展鸿图。 该刊创刊号发表一篇《我看〈纽约时报〉》,值得一读。大家知道,《纽约时报》算是美国第一大报,其立场自  相似文献   

6.
商务印书馆继承1904年创办的《东方杂志》的传统,将创办《今日东方》新杂志。它是一本面向大众、特别是中青年的,旨在开拓视野、品味人生、陶冶情操、弘扬人间真瞢芙的高品味的文化生活月刊。主要内容有:1、东方视点。对国内外公众关心的事件进行评述(如环境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等),突出民间特色及东方人的眼光;2、人生。记述普  相似文献   

7.
商务印书馆创办的《东方杂志》是近现代期刊史上一份重要的大型综合性杂志,创刊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3月11日,1948年12月终刊。它成长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其丰富的内容被大家称为“近现代史的资料库”,但它对中国的文化和出版事业还有一个更大的贡献: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编辑和作者。在这片沃土上,先后有徐珂、孟森、陈仲逸、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李圣五、郑允恭等任主编,而章锡琛、俞颂华、张明养、张梓生、吴景崧、冯宾符等也在此担任过一般编辑。如此庞大的有丰富经验且学识渊博的编辑群体,为新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文期刊发展较晚,在《东方杂志》创刊前没有太多的经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1月25日,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在京举行《儿童文学》2013年第一季新书推广暨创刊50年集思会。《儿童文学》杂志创刊于1963年。中国作家协会和共青团中央为了给少年儿童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为了让孩子们本刊讯1月25日,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在京举行《儿童文学》2013年第一季新书推广暨创刊50年集思会。《儿童文学》杂志创刊于1963年。中国作家协会和共青团中央为了给少年儿童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为了让孩子们读到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由金近先生负责筹备,联合创办了这份面向全国少年儿  相似文献   

9.
概况与沿革《东方杂志》(以下简称《东方》)是中国历史上刊期最长的一份大型综合性学术期刊。它创刊于1904年3月11日,至1948年12月终刊,历时45年,共出版正刊44卷811期,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是中国著名老牌刊物<东方杂志>(以下简称<东方>)百年华诞.<东方>是商务印书馆麾下的一个子刊,创刊于1904年,历经风雨,4次播迁,4次休刊,45年间共出版正刊44卷811期,号外4期,<东方副刊>一种.1948年停刊.它是旧中国出刊期数最多、刊期最长的杂志.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足球类杂志创办历史并不长,1980年创刊的《足球世界》是中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足球杂志,其后几年伴随着中国球市的火爆,许多足球类杂志也不断面市,如《当代体育》《足球俱乐部》等,但这些杂志娱乐性较强,都是以介绍球星、  相似文献   

12.
《自然界》为我国荒凉的科学期刊园地增添了绿色;它的宗旨是实现《科学的中国化》;它提出要发掘中华五千余年的科学瑰宝一《自然界》是与《东方杂志》、《教育杂志》、《小说月报》等刊物并列而被称为商务印书馆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十大期刊”之一.它于1926年1月创刊,1932年“—·二八事变”后停刊.16开本,月刊,但“每年出十期,为一卷,约一千页”(《自然界征文启事》),即每期近一百页.《自然界》从创刊到终刊共出六卷零一期.  相似文献   

13.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商务印书馆创办于上海。创办人为夏粹方,又名瑞芳。他引进了外国先进技术,自力更生经营中国人自己办的出版印刷事业。张元济是历任商务经理和编译所所长,主持商务印书馆编辑大政。该馆是我国近代资本主义经营的最早企业之一。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上海商务印书馆购买日商修文印刷所,始用纸型。 同年,《亚泉杂志》在上海出版。它是中国人最早自办的科学期刊。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上海商务印书馆最早出版杂志《外交报》(月刊)。同年《译林》(月刊)创刊,由林琴南、林长民、魏易等主编。 清光绪二十九年(…  相似文献   

14.
吴泽炎     
吴泽炎,著名学者、语言学家。1913年生,江苏常熟人。1919年入常熟思文小学读书。1928年入上海大夏中学。1934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社会历史系。同年考入商务印书馆编审部,任助理编译员。1941年参加《东方杂志》、《东方画报》的编辑工作。曾在《东方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除社论外)50余篇。参与  相似文献   

15.
吴佩 《青年记者》2009,(12):56-57
众所周知,创刊于1981年的《读者》杂志,已成为中国期刊业的翘楚。而作为《读者》杂志社在扩张之路上创办的第一份子刊,《读者》乡土人文版自2000年创刊以来,沿袭了《读者》主刊的营销策略,但在面对各种市场挑战时依然存在着问题。  相似文献   

16.
柳和城 《出版史料》2003,(2):96-100
孙毓修先生(1871~1923年),近代著名编译家、藏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他1908年开始主编《童话》丛书,被誉为“中国童话的开山祖师”(茅盾语)。他热诚倡导儿童文学,《少年杂志》是他又一有广泛影响的杰作。《少年杂志》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种月刊,创刊于清宣统三年二月(1911年3月)。  相似文献   

17.
《读者文摘》杂志自1922年创办以来,曾经创造了世界发行量第一的奇迹.本文回顾《读者文摘》从华莱士创刊至2009年宣布破产的87年办刊历史,总结了它从“保守的创新”到“创新的保守”的历程.  相似文献   

18.
《蜜蜂华报》1822年9月于澳门创办,此为中国境内的第一份外文报纸、周刊,为葡萄牙文。《申报》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1949年5月终刊,这是旧中国历史上经历时间最长的  相似文献   

19.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八年的艰苦斗争终于获得辉煌胜利。抗战胜利后,上海的期刊迅速繁荣,很快又发展成为全国期刊业的中心。这有如下因素:1.从上海内迁到重庆的大出版社总部和杂志社先后复员回沪,恢复营业和复刊杂志,如商务印书馆的《东方杂志》、中华书局的《新中华》、开明书店的《中学生》,以及文摘社的《文摘》等。离沪的文化人也返回上海创办杂志如茅盾等主编的《文联》。  相似文献   

20.
向敏 《中国出版》2023,(22):65-70
学界对于《东方杂志》早期主编(第1年第1期至第5年第6期)始终未有定论,常见有蒋维乔、杜亚泉、夏曾佑、徐珂等说法,其中尤以徐珂说最为流行。文章在对几种常见说法进行辨析的同时,依据相关材料考证提出1904年3月创刊的《东方杂志》应是由徐珂短暂编辑数期后,改为陶嗣渊(翰卿)主编,直至第5年第7期由孟森接替,并据此分析陶翰卿对《东方杂志》之编辑贡献,以弥补研究之阙。同时指出曾被视为研究《东方杂志》主编问题“铁证”的《东方杂志》创刊三十周年纪念号,其信息准确性或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