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了孩子后,父母会尽可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他提供最好的食物、衣服、玩具等,也会尽可能为他创造最佳的教育环境。但是,父母的一厢情愿能否得到孩子的配合呢?许多父母的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甚至觉得:为什么我付出这么多后孩子并不满意?为什么孩子动不动就哭闹不止?为什么孩子如此娇气、任性?关键就在于父母并不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也没有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2.
赵翔 《家长》2013,(Z1):58
惩罚和宠溺是现在中国家庭最为常见的两种教育方式,这些父母或信奉"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惩罚式教育,或采取对孩子呵护备至、事事为孩子考虑周全的宠溺式教育。但这些都不是正确的教子方法。那么,如何管教孩子,既能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又不伤害孩子的感情呢?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请认真阅读《轻松教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宝贝性格的养成,跟从小父母的教育方式分不开。孩子胆小,父母也有一定的责任。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正确,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和负担,压制了孩子的天性,就很容易让孩子养成胆小的个性。那么,父母该怎么避免错误的教育方式呢?孩子胆小又该怎么办呢?问题一:哪些教育误区让孩子变得胆小?  相似文献   

4.
孩子是上天赐给父母最好的礼物,然而父母往往希望孩子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于是想着各种办法去塑造、影响他(她),结局却不尽相同。孩子和成年人一样,性格、禀赋千差万别,对于他们的教育成长,没有标准的答案,只有各自的摸索,所谓"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前段时间,新冠疫情肆虐,大人孩子都很难出门。但孩子天性活泼,未必听得进大人的话,作为父母来说,或许可以借事发挥,巧用时机对他们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刘燕敏  尹霜静 《高中生》2010,(13):42-43
2004年9月,来自南非的尼尔·阿姆斯特朗来中国支教。在期满送别的宴会上,他以恭维的口吻对中国官员说:"中国学校的课堂纪律是最好的,中国孩子也是最懂礼貌、最好教育的。"坐在  相似文献   

6.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长大后具有健康的性观念和性行为,但每个父母都不知道该怎样去教。“怎么说得出口呢?”他们想,“要是有一个这方面的好老师就好了!”其实,这些家长没有认识到———你自己就是孩子第一任且是最好的性教育老师。别担心自己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知之不多,不能很好地教孩子,因为比性知识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性榜样的树立。孩子可以了解到许多有关性方面的知识,但他日后照样可以成为一个态度冷漠、情绪忧郁、胆小怕事,有性功能障碍的人。而如果父母每天的言谈举止相亲相爱、温馨和谐、相互赞赏,无疑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因为孩子…  相似文献   

7.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热闹、喜庆、祥和的春节里,探亲访友是少不了的节目。现在的家庭多是三口之家,无论是做主人还是做客人,孩子都在场。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春节的礼仪呢?一、教孩子会称呼俗话说:“入庙得拜神,进屋要问人。”教育孩子会称呼、问候人是最重要的。春节期间亲人大聚会,怎么教育孩子称呼亲戚朋友、祝福长辈呢?比较常见的亲人,孩子都会称呼,如外公、外婆、叔叔、阿姨等。还有的客人孩子不常见,这就要靠父母提前教导该怎样称呼将要见面的客人。例如,父母称姑辈的,孩子就称姑公、姑婆;父母称舅辈的,孩子就称舅公、…  相似文献   

8.
分析: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和尊长的谈话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的。”但是,令大多数父母感到头痛的是:父母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孩子却总不以为然,还常常会视父母的谆谆教导为没有意义的唠叨,甚至拒绝与父母交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孩子出了问题,还是  相似文献   

9.
中国家长教育倡行者郑委在答《家庭》杂志记者问时说过:"如果父母把孩子的教育推给老人,这叫渎职。老人可以帮着养,育的事一定要靠父母自己。"他还说:"中国家长太爱孩子了,但也太不会爱孩子了。会爱才是真正的爱,真爱需要学习……"郑委先生真切地道出了笔者急切想对年轻父母们说的话:"学会真正爱孩子吧"。一、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小时候不管我,现在管我有什么  相似文献   

10.
郭艳军 《考试周刊》2014,(51):26-27
<正>如果有人说"中国的孩子生存能力比不过西方的孩子",你可能并不惊讶,因为中国父母培养了太多"小皇帝"、"小公主"。但若有人问你:"中国的学生与西方的学生相比谁更快乐?"则你会怎么回答?我们想让所有孩子快乐,可是他们快乐吗?近来我看了一篇文章《从外教眼中看中国教育》,很感慨。外教Veronica指出中国教育与美国教育的几点不同:教育目的不同,家庭作业不同,学习时间不同,课堂气氛不同,考试  相似文献   

11.
王秀琴 《山东教育》2004,(23):79-80
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是父母献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也是家庭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那么,在早期阅读教育中,作为父母,到底应该怎样做呢?  相似文献   

12.
新书推介     
好孩子需要"坏"父母(德)巴斯蒂安著,张迪译2010年09月/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疼爱不等于溺爱,父母不是孩子的"奴隶",颠覆中国的教子理念,整治家庭"小暴君",疼爱不等于溺爱,家教需要"坏"父母。$24.00 -20%$19.2把孩子培养成大人物(韩)沈美惠著,刘日波译2010年10月/黑龙江教育出版社想让您的孩子得到最好的全球家庭教育吗?想让您的孩子成为新世纪的领军人物吗?相信您会从本书中找到答案。$28.00 -20%$22.4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志愿者队伍,来自南非的尼尔·阿姆斯特朗是其中一员。2004年9月,他来到中国支教。在期满送别的宴会上,他以恭维的口吻对中国官员说:“在我访问的16个国家中,中国学校的课堂纪律是最好的,中国孩子也是最懂礼貌、最好教育的。”中国官员听了,感到非常骄傲,问他此话从何说起。尼尔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4.
晓方 《家教指南》2004,(10):64-64
父母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他的才华,他的天赋需要父母用爱心和耐心去发掘。如何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如何有效地激励孩子进步?如何让孩子在适度的爱中健康成长?如何保护孩子纯真无瑕的天性?如何培养孩子自信自立等品质?《在教育无痕》这本小书中,我们可以找到以上许多问题的答案。本书是一位妈妈和她的12岁的儿子共同创作的。书中不仅有儿子精辟幽默的语言,还有他画的可爱的插图。妈妈徐光通过总结12年的教子经验和亲身感受,从四个方面(感悟童心、教育无痕、解放儿童、共同成长)阐述了她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5.
何敏 《启蒙(3-7岁)》2011,(12):24-25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玩具始终陪伴着他们,既是孩子最亲密的伙伴,又是最好的教材。许多父母认为只要给孩子一堆玩具,就可以让他不来纠缠自己,就可以专心从事自己的事情。其实,玩具不仅仅供孩子娱乐,还蕴含了很多教育内容,如果父母能与孩子一起玩玩具,会使孩子拓宽思维、发展想象力、  相似文献   

16.
现在我们知道的"赏识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理念是在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周弘认为,所谓"赏识教育",无非是要看得起自己的孩子,从生命的角度来看待孩子,激发孩子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其实准确地说,赏识教育,即"赏识——成功教育",它就是教孩子说话走路的教育,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迟语",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坚持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赏识——成功教育"就是父母本能地使用过,又无意中忘却的方法,赏识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成功的实质是不怕失败,孩子第一千次摔倒了,做父母的要坚信他能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  相似文献   

17.
孩子乱花钱怎么办?怎么给孩子零花钱才好呢?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理财观?什么时候开始教孩子理财?……这些可能是困扰许多父母多时的问题。《教孩子提"钱"布局》针对这些问题,精心打造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了解和学会的四十五堂理财课程,帮助父母切实提高孩子  相似文献   

18.
<正>许多父母常常会考虑,该给孩子送一份怎样的礼物。在十八大代表、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看来,父母的反思与成长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记者:您有个非常鲜明的观点,"当前中国教育最大的挑战在家庭",我们怎么理解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19.
赵翔 《家长》2013,(2):58-58
惩罚和宠溺是现在中国家庭最为常见的两种教育方式,这些父母或信奉“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惩罚式教育,或采取对孩子呵护备至、事事为孩子考虑周全的宠溺式教育。但这些都不是正确的教子方法。那么,如何管教孩子,既能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又不伤害孩子的感情呢?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2009,(10):10-11
安徽蚌埠一位读者来信说:“我发现,自己的孩子有时会取笑他的同学和其他人,似乎只有他最好。请问,该怎样教育这样的孩子,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让他能学会善待他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