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对广东省高州市2004年生态足迹指标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高州市2004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73hm^2,耕地和苹地是足迹最大的两类土地,猪肉和禽肉消费分别是两类土地足迹的主要消费项目。人均生态承栽力仅为0.49hm^2;高州人均生态足迹为人均生态承载力的3.55倍,表明高州市正承受着生态压力,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本论文针对高州市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高州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新版国家生态足迹账户(NFA)核算方法对中国城市生态足迹研究的适用性,并更准确展现近年福建省漳州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状况,运用NFA核算方法(2010版)计算并分析2005—2011年漳州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适度调整的新版NFA核算方法可以运用于我国城市生态足迹研究。有关漳州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栽力的结论是:2005—2011年人均生态足迹由1.4238gha持续快速增长至2.1854gha,人均生态承载力由0.8823g11a轻微增长为0.9003gha,生态赤字由-0.5415gIla持续快速增加到-1.2851gha;未来人均生态足迹将继续增长,预计于2013年进入快速增长期,人均生态承栽力可能小幅下降,生态赤字势必日趋扩大。  相似文献   

3.
生态足迹模型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种方法,定量反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程度.通过比较区域人类社会所有消费活动所需的土地(生态足迹)与该区可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生态承载力)可得出该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文章在生态足迹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以福建省南平市2006年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计算分析得到南平市200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43320 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40762 hm2/人,生态足迹呈现赤字,为0.02588 hm2/人.数据表明该市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垦状态之下.文章针对改善南平市的生态承载力提出一些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生态足迹分析法是测量可持续发展性的一种新工具.在简要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方法及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梅州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2003年全市人均生态足迹为1.327 6 hm2.cap-1,实有人均生态生产性面积为0.707 6 hm2.cap-1,人均生态赤字为0.620 0 hm2.cap-1;(2)从生态足迹需求/供给状况看,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供给基本相持平的只有五华县,其中大埔、丰顺县出现了生态盈余,其余县(区)出现生态赤字,其中最大的是蕉岭县;(3)从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需求/供给和赤字结构状况看,生态赤字主要来源于能源、水域、建设用地和耕地类产品的消费,林地类产品出现了一定的盈余.为此,提出了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生态足迹理论,计算福建省2003年生态足迹,结果表明:福建省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12146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65985hm^2,人均生态赤字达0.46161hm^2,总生态赤字1.61×10^7hm^2.说明在省区尺度上,福建省的生态足迹占用已超过了生态承载力,构成了对生态系统的巨大压力;与全国人均生态承载力底线0.681hm^2相比,福建省生态足迹超过了全国人均承载力,在国家尺度上也处于不可持续状态;从全球人均2hm^2生态承载力底线的角度看,福建省生态足迹仅相当于全球人均生态承载力的56.07%,生态盈余达0.87854hm^2,因此,在全球尺度上处于可持续范畴.  相似文献   

6.
基于旅游的定义提出了和谐旅游的概念体系。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旅游者的生态消费及结构特征,将旅游生态足迹引入区域旅游和谐度评估中,阐述了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其计算方法,并分别对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旅游游览、旅游购物、旅游娱乐等子模型进行了测算。以文峰山景区为例,计算分析了2010年文峰山游客的旅游生态足迹.结果表明:2010年文峰山游客的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016354hm^2/人,当地的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为0.032127hm2/人.生态盈余为0.015773hm2/人。由此可知研究区域旅游生态足迹处在旅游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旅游生态占用率不高.旅游业处于和谐发展状态.说明景区的旅游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相似文献   

7.
旅游地生态安全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前提,对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根据生态足迹模型,凭借旅游贡献率因子,将区域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转换为旅游生态足迹和旅游生态承载力,从而获得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和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对比两者差值和比值,确定旅游生态盈余情况和旅游生态安全度。以杭州市为实证研究,2013年杭州市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和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分别为0.058627809hm2/人和0.007362505hm2/人,生态赤字0.051265304hm2/人,旅游安全度处于安全值大于1的恶化状态,杭州市旅游生态安全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8.
利用生态足迹法计算了温州市2002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多样性、GDP足迹和发展能力等.结果表明:温州市2002年生态赤字为1.7807公顷/人,人均生态足迹超出生态承载力的6.4倍,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GDP足迹和发展能力分别为0.2291、1.4428公顷/10^4元和0.4719,各项指标均差于杭州.  相似文献   

9.
“生态足迹”作为一种生物物理量的定量测评方法,在全球范围内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在获取大量基础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了楚雄市1993--2007年的生态足迹。通过计算发现,楚雄市的人均生态足迹逐年上升,从1993年的0.68hm2上升到2007年的1.02hm2。其中,耕地生态足迹增长对人均生态足迹上升的贡献率最大。生态足迹的上升与GDP的增长有明显的相关关系(R=0.803),通过曲线拟合,发现二者CUB曲线拟合度最高,为0.829。  相似文献   

10.
为了展示国外生态足迹计算方法研究最新进展,并更准确和全面地揭示近年宁德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状况,运用NFA计算方法(2010版),计算和分析2000-2009年宁德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2000-2009年宁德人均生态足迹总体上持续快速增长,由2000年0.9615gha增长到2009年1.6662gha;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上轻微增长,由2000年1.5100gha增长到2009年1.5664gha;生态平衡从2009年开始由盈余变成赤字;碳吸收地从2003年开始在生态足迹结构中占据第一位,且呈快速扩大趋势;生态效率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日前仅高于印度和我国平均水平,低于其他主要发展中国家,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1.
运用生态足迹法对喀什地区的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得出喀什地区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26954 hm2,人均生态足迹足迹为4.4001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3.1305 hm2,喀什地区人均生态足迹需求远远高于人均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严重化,对此提出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调整该区域进出口贸易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生态足迹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青海省1985—2009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青海省人均生态足迹从1985年的1.2287 hm2/人增加到2009年的2.7850 hm2/人,青海省生态足迹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能源资源消费量的增加;万元GDP/生态足迹大幅提高,生态足迹/万元GDP大幅降低,表明青海省资源利用率和生态效率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对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及其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生态足迹研究的三个趋势。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方法,以旅游餐饮、交通、住宿、购物、娱乐以及观光游览为基本要素构建了旅游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选取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国家旅游度假区为研究区域,对武夷山2000-2004年的旅游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从数据上看,在研究区域尺度上,武夷山的旅游业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状况,总的生态赤字为46636.0906hm2;(2)影响旅游生态足迹大小的关键因子是旅游交通,尤其是航空旅行方式以及餐饮;其次是游客人次,旅游逗留天数及消费模式等。(3)2000-2004年间旅游生态赤字不断增大,5年间年均旅游生态足迹是旅游生态承载力的1.7倍,武夷山如果维持现有游客需求的满足,将有约43%的资源供给来自区域以外,而目的地仅能提供57%左右的资源供给(忽略全球尺度的分割比例)。(4)武夷山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年接待游客上限约为158万人次。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生态足迹理论,对南阳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南阳市2005年人均生态足迹为0.9921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946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4976hm^2,说明南阳市的发展正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状态,人类对自然的利用程度已经超过了本地区自然生态系统所能承载的能力。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虽然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和渠首地的生态环境很好,但若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南阳这一大环境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不能实现,这势必会影响到中线工程的质量和长期效益的发挥。对此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5.
应用能值理论对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的方法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对传统生态足迹方法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应用经过能值理论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铜川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2008年铜川市的人均生态足迹为2.5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2.08hm2,两者比较得出2008年铜川市人均生态赤字为0.48 hm2.通过对人均生态足迹构成的进一步分析得出,建筑用地和化石能源用地所占的生物生态性土地面积最大,而林地和水域所占生物生态性土地面积最小.进而得出铜川市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发掘林地资源潜力,发展矿业城市特色旅游业.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生态足迹方法定量分析湄潭县的生物资源消费足迹、能源消费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科学判断湄潭县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结果表明:2009年,湄潭县实际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6580hm2/cap.高于贵州省平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生态足迹为1.1833hm2、cap,低于贵州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生态赤字-0.5253hm2/eap.,低于贵州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是我国四大世界双遗产地之一,其旅游生态环境质量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国家和区域旅游生态环境的状态.在全面获取该地区丰富旅游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基于传统的生态足迹模型,对武夷山5年(2005-2009)的旅游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追踪对比研究,取得了以下几个结论:(1)武夷山旅游经过5年时间的发展,旅游生态赤字逐年增加,武夷山的旅游业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平均存在111830.4515hm2的旅游生态赤字;(2)影响武夷山旅游生态足迹大小的关键因子是旅游交通,其中航空和铁路交通是旅游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且5年来变化很小;(3) 2000-2009年间旅游生态赤字不断增大,2005-2009年年均旅游生态足迹与旅游生态承载力的比值扩大到2.82,而其中只有餐饮足迹中的部分足迹可以转移,考验武夷山领导班子的生态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