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学期,我园在南京师范大学周兢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的教学活动。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套教材时立刻被其中新颖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所吸引。这套教材以活动为基本教育形式,将全班活动、小组活动、区域活动、室外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每一个主题活动均整合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的内容。它既体现了先进的整合观念,又保留了各领域相对独立的内容;既注重幼儿多元智能的提高,又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整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补充、相互包含的关系。音乐主题活动是指教师与幼儿围绕大家感兴趣的一个音乐素材共同谈论,在师幼合作探究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知识的一种整合课程模式。它强调的是幼儿对该音乐素材的兴趣与经验,主张以完整的学习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它注重幼儿的多样化表现,注重幼儿的探究、课程资源的利用,注重教师与幼儿的一起成长。那么,在音乐主题活动中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整合理念,则要求我们从各领域的相互整合与渗透中去开展相应的音乐主题教育,通过其间的整合与渗透,来更好地服务于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从而提高孩子们的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等相关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3.
<正>《3—6岁儿童发展指南》艺术领域更明确要求:"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达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而主题美术活动是一种以主题为线索,以幼儿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美术活动为手段来培养情感丰富,乐于表现,敢于创新,个性健康的人,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活动打破学科基础,强调各领域之间的融合,表现手法的多元。这种综合不仅是外在形式上的多样,更关注的是幼儿内在经验的整合,其最终目标则是培育完美人格的儿童。一、选择合适的主题内容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相似文献   

4.
席伟英 《时代教育》2012,(18):99-100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总目标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从中不难看出,现代幼儿艺术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幼儿感受美的能力,参与艺术活动的态度,表达真实情感,表现创造性。幼儿美术教育作为幼儿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的"第二种语言",也是孩子"感受美"、"再现美"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教育过程更应重视幼儿的主体性,重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通过多种创新手段的综合运用,让孩子学会如何思考,以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塑造美好的情绪以及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幼儿审美的能力及视野。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艺术幼儿园的教师,我一直在探索如何创设富有艺术气息的环境,如何发挥环境优势使之成为艺术教学的辅助手段,如何让环境成为发挥幼儿艺术能力的舞台。以下是我在环境创设尤其是墙饰布置方面的一些心得。一、反映主题活动内涵我园的墙饰很大一部分内容采用艺术手段来表现,以隐性的方式反映主题活动内涵。例如,小班的墙饰“咏柳”(见图)就是在幼儿学习古诗《咏柳》的过程中创设的。为了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内涵和韵味,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绿意盎然,我先带他们到湖边观察柳树,然后让他们剪贴柳树并布置在墙面上。首先,我用粉红、橘黄、…  相似文献   

6.
表演游戏与主题探究活动的有机融合是一种以主题为核心,以表演游戏为形式,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将主题活动的目标内容在表演游戏中进行想象和创造的探索活动。在学习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背景下,如何在艺术领域实现"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与创造",如何将表演游戏和主题探究活动有机进行融合,让表演游戏成为幼儿开展主题活动的延伸,并与主题活动有机结合,不断生发出新的游戏内容,在互动过程中促进每名幼儿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发展,是有现实意义与探索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艺术领域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一方面,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对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的心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的艺术领域教育内容丰富,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在艺术领域的教育活动中,应该让幼儿多听、多讲、多动,以多种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相似文献   

8.
于晓琳 《山东教育》2005,(15):37-37
根据幼儿的活动主题,将孩子对主题的了解,由幼儿口述相关的内容,家长进行记录;或通过绘画、报纸摘抄、剪报、摄影、网上下载等形式反映该主题的,由孩子、家长共同完成的,我们称之为《主题亲子报》。  相似文献   

9.
社区作为幼儿生活的主要环境,与幼儿的成长息息相关,它以一定的物质或精神的形态完整地呈现在幼儿面前,时时刻刻都以一定的方式作用于幼儿。将社区资源作为幼儿园课程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大自然大社会”中的“活教材”支持幼儿的学习,引导幼儿开展主题探究活动,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洪素芳 《福建教育》2005,(1A):47-47
艺术同构活动,是各艺术式样中形式美和内容美的内在沟通和心灵情感上的整合,是不同艺术类型的共同审美要素之间进行互为感受、互为理解、互为表现、互为创造的过程,有情感同构和形式结构同构等类型。在小班艺术教育活动中,我们以情感同构活动为主,开展形式情感同构与内容情感同构活动,让幼儿感受不同艺术思想情感的相似性,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1.
林婉华 《教师》2013,(15):15-16
社会性发展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孩子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本文阐述了根据幼儿教育目标和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为幼儿创设一个幼儿熟悉并容易接纳的学习内容和环境,并通过主题活动、领域活动、真实践角色游戏区域活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家园互动等各种形式,使幼儿的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得以培养和发展,探索一条幼儿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相互依托,构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课程。  相似文献   

12.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中指出"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我园尝试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开展艺术情趣活动与主题、一日生活、艺术项目活动等融合的尝试。让幼儿走近艺术,在艺术活动中尽享自主与快乐。一、融合主题特色活动——让幼儿走进艺术  相似文献   

13.
主题活动是一种整合性的活动,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往往一个主题的内容通过预设网络的形式,以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目标为基础,从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让幼儿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过程。区域活动作为幼儿领域目标的延伸,在幼儿通过个别操作和同伴合作的过程中,主动学习、自我发展、积极探索从而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主题活动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又有效地将幼儿的发展纳入符合社会需要的轨道,而区域活动正是实现主题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童话是发展儿童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等审美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童话教学则是一种侧重感性体验的审美教育。在游戏中实现童话与艺术教育的有机整合,可从建构主题课程,丰富幼儿多元感知;成立项目小组,支持幼儿个性表达;开展剧本展演,鼓励幼儿大胆创造等系列活动中着手,为幼儿提供一个比普通艺术活动更富于想象力、更具有趣味性、更加能给幼儿带来快乐体验的艺术游戏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主题活动是幼儿园的一种课程模式。它是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它是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础,以活动和游戏为基本的活动形式,以幼儿自主的探究学习为主要形式的一种课程。活动实施过程中强调幼儿自愿参与、主动探究、自主建构、自由想象、积极创作和大胆表现,幼儿的“学”的主体地位处于显性状态,  相似文献   

16.
“课改”中,幼儿的学习活动是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这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纲要》中所提出的整合性、开放性和启蒙性的指导思想。回忆过去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活动,我们今天所开展的主题活动较以往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尝试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也获得了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绘画活动,是幼儿用来表达内心情感、感受生活的工具。《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具体目标是"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艺术领域是一个个性化极强的领域,在幼儿阶段其主要目的在于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启发幼儿用眼、用心去观察,大胆表现与创造。  相似文献   

18.
<正>设计意图:"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这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教育建议中的一点。京剧并非是我们南方孩子生活中经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但从教育角度来说,是有意义的。通过戏剧方面的系列活动,让幼儿初步接触京剧,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祖国的  相似文献   

19.
绘本剧是绘本与创造性戏剧的结合,把绘本改编为戏剧形式,以戏剧语言来表达绘本中的内容、情节或主题,综合运用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手段,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审美元素.文章详细阐述了以绘本为基础,开展阅读、感受、创编和演绎等各种活动,在活动中给予幼儿美的体验,包括在绘本阅读中体验色彩、技法、语言、情感之美,在绘本延伸...  相似文献   

20.
园本课程的班本化是指以班级为基点来实施园本课程。班本化课程是基于本班幼儿、教师、家长等班级资源,以满足本班幼儿发展需要为宗旨,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开发的课程。本文以大班“标志的世界”主题活动为例,通过分析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阐述教师对班本化理解的演进过程.以此反思班本化课程实施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