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皮影艺术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与当代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面临着传承断裂的困境。为了传承并弘扬这一民间艺术,武汉市光谷第十五小学结合学情,开设了校本皮影课程,并开发了相应的校本教材,研发了皮影教具。一、开设校本皮影课程的缘起皮影艺术因其艺术形态的特殊性,在形态、制作和表演等方面体现了语文、美术、音乐、舞蹈、手工等学科的融合。皮影人物的动作、情绪等均可通过皮影操作者的灵活操作呈现在幕布上,  相似文献   

2.
“苗靛蜡染”校本课程实施从地方文化特色资源出发,以校本课程多元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古老的苗族传统蜡染技艺与现代美术教育相融合,结合课内、课外的教育实践模式,着力提升孩子的美育、劳育素养及综合实践能力,进一步促进孩子对苗族蜡染技艺文化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3.
杨波 《文教资料》2011,(23):121-122
本文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学校经济等情况,从而提高“校本课程”的成功性。接着.从传承中华民族、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角度,将生活与教学相联系,从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学生的收获等角度对乌鲁木齐市三十一中的“校本课程”、“剪纸”的经验做出了阐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新课程改革中“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理念,立足音乐,融合语文、历史等多学科,利用学生古典诗词吟唱团每周固定的校本课程时间,进行跨学科领域的学科融合性校本教学与课程素材资源开发。经过两年扎实的实践研究,构建了集音乐性、歌唱性、美听性于一身的中小学“古典诗词吟唱”校本课程素材体系;形成了课程有效实施的三大策略;提高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增强了文化自信心;提升了教师的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与传统文化素养;打造了学校的“诗香校园”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5.
赵丽侠 《教师》2011,(9):124
乐亭县素有"全国皮影之乡"的美名,乐亭皮影是一种集民间的剪纸、雕刻和民间的舞蹈、音乐、说唱等表现于一体的传统表演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实为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为了将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能够在后辈中得到很好的传承,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开发了《乡土文化——皮影》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6.
一、传承文化。建构课程体系在新课程的推进中,我们本着“育人为本,传承传统文化,满足个性需求”的理念,结合校本资源,有目的、融情感、重过程地深入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使之与国家规定课程相得益彰,逐渐成为学校文化特色的一朵奇葩。深受学生的青睐。  相似文献   

7.
受皮影艺术的启示,我校力图把皮影艺术引进校园,融入课堂,让学生学习民间艺术,弘扬民间艺术,使这一民间艺术后继有人。我们费劲周折从附近村庄聘请到乐亭皮影团退休的老艺人对教师进行培训。于是,从2004年3月皮影艺术校本课程正式在我校实施。皮影艺术校本课程共设五个科目:皮影演唱、皮影操纵、皮影伴奏、皮影雕刻及形象设计、皮影剧本习作。河北省教学评估组的领导及县教育局领导对我们的校本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8.
随着甘肃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持续开展与深入推进,广大农村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实践上了新台阶。笔者所在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的特色教育资源,结合实际设计并实施“身边的本草”校本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的中医认识与实践体验,将传统中医文化融入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与做、知与行的过程中理解与传承中医文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提高公民素养。  相似文献   

9.
以闽北单方草药坊项目式校本课程为例,从课程开发背景、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实践效果与反思等三方面探讨项目式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路径。项目式校本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确定项目与拟订方案、实施方案与实践探索、成果展示与交流评价项目等过程中“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探索“生物·生活·生动”教学模式的同时,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促进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与教师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0.
李涛 《湖北教育》2023,(2):45-46
<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对于优秀传统艺术的热爱,引导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中小学陶艺教学与马口陶资源的整合研究”整合了民间美术资源,传承了“马口陶”文化,丰富了陶艺校本课程,促进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整合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  相似文献   

11.
校本课程就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它是一个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而言的范畴。受乐亭地方文化珍品皮影艺术的启示,乐亭县乐亭镇三刘庄小学力图把皮影艺术引进校园,融入课堂,让学生学习民间艺术,弘扬民间艺术,使这一民间艺术后继有人。  相似文献   

12.
地方高职院校应担负起地方文化的传承。在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中融入地方文化的内容,是创新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拓展地方文化传承渠道的有效途径。泉州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积极融入闽南文化,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完善学生人格;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拓宽闽南文化的传承渠道;有助于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闽南文化与泉州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对接,需着力开设校本通识教育课程、开发校本通识教育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活动,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13.
贺治宏 《天津教育》2023,(13):109-110
<正>非遗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珍贵乡土财富。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这个平台传承这些地域性非遗文化,对延续历史文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非遗传承与学科课程有机融合有助于发展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聚焦深度学习,打通学生从“知识”到“素养”再到“技能”的通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助于培养“合格+特长”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寓教于游,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也是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是高等院校实现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之一。地处“关天经济区”的地方高校立足关陇文化进行校本课程建设,是重视学生个体成长、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传承、创新关陇文化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5.
校本课程就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它是一个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而言的范畴.受乐亭地方文化珍品皮影艺术的启示,乐亭县乐亭镇三刘庄小学力图把皮影艺术引进校园,融入课堂,让学生学习民间艺术,弘扬民间艺术,使这一民间艺术后继有人.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根、脉、魂,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浙江省海宁市斜桥镇中心小学基于“和美教育——育美文化”理念,选取非遗皮影作为传承的重要内容,并从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建构、拓展学习方式、打造品牌社团、建立评价体系五大路径进行非遗皮影拓展性课程的构建与实践研究,旨在让每一位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社会实践等活动领略非遗皮影的魅力,滋养心灵,发掘潜能,发展个性特长,提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需要培养儿童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皮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是集绘画、音乐、舞蹈、雕刻、文学、表演于一体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基于“以儿童之眼,传皮影之美”的核心理念,幼儿园皮影课程的课程目标以皮影的体验与感知—皮影技艺的掌握—皮影的表达与表现—皮影的加工与再创造为基本走向,通过儿童参与话题讨论、体验皮影游戏、班级环境渗透、日常生活渗透等实施路径,培养儿童对民间艺术皮影的热爱之情,并以此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的体现。2006年,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苗族吊脚楼设计与营造方面的教材和课程,导致其文化、技艺传承以及工匠人才培养受阻。文章以斯基贝尔克提出的情境分析模式,按照分析情境、拟定目标、构建课程方案、实施和评价与改进的校本课程开发流程,并借鉴M中职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研究、开发"苗族吊脚楼建筑"校本课程。在M中职学校试点应用的基础上,对该校本课程进行优化。实践表明:校本课程的开发对苗族吊脚楼的传承和M职校的招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的一个体现是"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美术校本课程资源来源于学校所处的地域文化、民族民间艺术等,无疑承载着发展与传承地方文化资源的重任. 永春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悠久的传统工艺.其中"纸织画"以其画面纸痕纵横、井然有序、经纬显现、设色淡雅、精巧细腻、形象鲜明、清新大方之技艺,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因此,笔者从永春民间纸织画入手,把制作纸织画的工艺加以简化,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学习和创作,在操作实践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能力,促进了学校校本课程发展,还有助于师生传承灿烂的本土文化,共享人类社会珍贵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0.
喀什地区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为体育教学新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富的支撑素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和学校体育教育也得以传承和弘扬.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喀什地区校本课程耦合研究上,要坚持民族性原则、“健康第一”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经济实效性原则、民俗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安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认知和传承民族运动文化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以期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校本课程研究的良性互动中,二者互为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