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半月掇闻     
江泽民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丛书》作序 该丛书第一辑近日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汇集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奋斗历程和先进事迹。江泽民在序言中指出,一切有志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的人们,都应该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为榜样,爱  相似文献   

2.
科技新闻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月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江泽民为获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选、黄昆颁奖,朱?基总理发表重要讲话,大会由胡锦涛副主席主持,李岚清副总理宣读国务院奖励决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认真把关,组织近千名专家、学者严格评审,结果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认真审核后,科学技术部进行审核,经国务院批准,报请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授予王选、黄昆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经国务院批准,授予“纳米非氧化物的溶剂热合成与鉴定”等18项…  相似文献   

3.
尽管元宵节已过去多天,但办公室内依然洋溢着农历正月的新春氛围,一套套刚从印刷厂送来、还散发着浓浓油墨香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丛书”第一辑样书正被有条不紊地装入包装箱中,要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大会”前送达首都北京。作为这套丛书策划编辑的我,凝视着这一套套装帧精美的样书,思绪翻滚,半年多来所经历的往事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是2002年年中,在一次日常工作的交往中,我获悉,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拟组织出版一套宣传获奖者奋斗历程与精神风貌的书。经进一步了解情况后得知,从1999年开始,国务院对国家…  相似文献   

4.
2001年中国工程院评选出20世纪中国科技重大成就25项,“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技术革命”以一票之差名列第二(“两弹一星”名列第一)。200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为获得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选院士颁发证书和奖金。  相似文献   

5.
共和国不会忘记,2002年2月1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出席大会并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选和黄昆两位院士颁发了证书和奖金。为我国的现代新闻出版业带来极大推动的王选院士是如何在科学的道路上进行艰难的跋涉的呢?本刊发表黄健同志采写的长篇通讯,记录王选“攻关”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人物扫描     
《新闻世界》2008,(2):37-37
突破“一亩三分地”;直率的“影子夫人”;观众的口味更高了;两科学家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希望台湾不要再乱了。  相似文献   

7.
2002年2月1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江泽民主席出席大会并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选和黄昆两位院士颁发了证书和奖金。王选获此殊荣可谓众望所归。 王选教授,1937年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后一直从事计算机领域的教育和研究工作。1984年后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1992至1994年先后入选中国  相似文献   

8.
正《中华手术彩图全解》丛书,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历经7年,于2013年底完成的国家出版基金重点项目。该书包括肿瘤、整形及美容、泌尿、胸心、普外、骨科、妇科、眼科、口腔颌面、耳鼻咽喉头颈、神经外科手术,以及外科手术基本技术,共12卷,全书约1 800万字,收录手术案例千余例,彩色手术照片及插图3万余幅。该丛书由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医学领域第一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院士任编撰委员会主任,各分册主编均由全国各类外科手术领域的领军学者、专家担纲,其中  相似文献   

9.
《出版发行研究》1998,(2):62-62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丛书是一套比较系统全面、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富有启示性、借鉴性和现实性意义的丛书,是由我国学者在STS领域辛勤耕耘所创作的第一部丛书。这套丛书代表了日前我国STS研究的最高水平和最新成果,标志着STS这一新科学科在我国不但生根发芽,而且开花结果了。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向 200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获奖人员和集体颁奖。江泽民总书记亲自签署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向首次获奖的吴文俊、袁隆平同志颁奖。 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经多年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而成为闻名遐尔的“杂交水稻之父”。而今,他的“优势杂交”又向新的领域延伸——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研究水稻的优势杂交为毕生事业,历来与资本市场井水不犯河水。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中,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空缺是社会各界颇为关注的问题。对此,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解释说:"2004年共推荐6名最高科学技术奖,经过既定的评选程序,没有人达到2/3委员通过票数,因此出现空缺。"程津培指出,2004年奖励大会最高奖缺席,似乎美中不足。但从科技成果的产出看,决不意味着科技进步与往年相比有所逊色。恰恰相反,今年的科技成果丰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逐渐增大。最高科学技术奖是授予在当代科学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和产生国际重大影响,或在科技成果转化、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2.
围绕“吸引力+传播力”,“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项目依托著名科学家,通过采集和展示科学家手模以及为青少年录制寄语视频的方式,拉近了科学家与公众的距离,顺应了短视频流行的传播方式变革,线下线上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突破了科技馆的时空限制,有力弘扬了科学家精神,产生了广泛而持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雷达技术丛书”从第一本书于2005年3月面世以来,已成为国防科学技术领域备受关注的图书,虽然截至目前该套丛书并未出齐,但询问出版信息和购买信息的电话络绎不绝。“雷达技术丛书”已成为国防科技领域人们心中的精品丛书、品牌丛书,为业界所关注。策划动因雷达,这个于1935年诞生在英国的探测电子设备,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国家电子工业技术水平的标志。雷达装备也是一个国家国土防空情报链中的重要装备,是重要的信息感知手段和设备。我国科技人员从1954年开始成功研制出了中程警戒雷达,历经数十年的艰辛努力,已能研制出涵盖低空、超低空、高…  相似文献   

14.
“现代科技与人文关怀丛书”同时获得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的提名奖和第八届全国青年读物奖一等奖,这对作为“丛书”的责编的我来说是一种激励与鞭策。 当今社会是一个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一方面人类创造了科学技术,利用科学技术来发  相似文献   

15.
2015年1月9日上午,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自为“两弹一星”元勋于敏颁奖.作为中国的“氢弹之父”,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之一,于敏荣获201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吴文俊、袁隆平获国家最高科学奖,每位获奖金数额为500万元,其中450万元由获奖人自主选题用作科研经费,50万元归获奖者个人所得。当有记者追问“奖金怎么花”时,两位科学家都有点“迟钝”,回答也是惊人的相似:还没什么打算、还没想过。坦率地说,我对记者向两位科学家提出如此“敏感”和“私密性”问题,颇为反感。不知两位科学家是否反感。但他们不约而同的“外交辞令”式的“答记者问”,“迟钝”中颇显机智,算是让记者碰了个“软钉子”吧。当然,人们有理由相信,两位科学家确实还没想过奖金怎么花。他们的回答,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17.
2002年2月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选和著名物理学家黄昆一起,在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上,接过了江泽民主席授予的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和500万奖金。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媒科技》2005,(6):57-57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国家科技部发布的《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为奖励在推动新闻科学技术进步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充分调动新闻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国新闻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条例。第二条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面向全国新闻行业的科学技术奖。第三条“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的评奖工作由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新闻技联”)科技奖励委员会负责组织,日常工作由其下属的奖励工作办公室负责。第四条“王选新…  相似文献   

19.
王家敏 《中国新闻周刊》2011,(4):56+58-56,58
1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颁奖。在向获奖的杰出科学家致以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敬意的时候,人们同时也在期待——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媒科技》2004,(2):53-53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国家科技部发布的《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为奖励在推动新闻科学技术进步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充分调动新闻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国新闻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新闻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面向全国新闻行业的科学技术奖。第三条 “新闻科学技术奖”的评奖工作由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新闻技联”)科技奖励委员会负责组织,日常工作由其下属的奖励工作办公室(以下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