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我已经50多岁了,在文秘工作岗位上已奋斗30个春秋,十分喜爱写作。近几年来,在一些省以上报刊杂志上不断发表文章。因年龄关系,组织决定我由局办主任调整为协理员,职务退居“二线”,我也本该轻松轻松了。但今年我却连续收到《粮油市场报》奖邮给我优秀特约记者的  相似文献   

2.
我拍新闻图片,有空常读一些摄影理论文章。对于拍新闻图片能否摆布的问题,一些老摄影工作者强调要抓拍,反对摆拍;一些中年摄影工作者实际上经常摆拍,在理论文章中却不敢直说。这样,弄得我这个青年摄影爱好者一度思想上矛盾重重。还好,我学什么总有个“学不好,心不死”的劲儿,自己拿上相机到处跑,有时抓拍、有时摆拍,各种方法都要试一试。我曾跟一位艺术摄影老师学习,他认为新闻片  相似文献   

3.
最近,有些同志对如何提炼新闻主题的问题发表了不少意见,读之获益不小。这里,我想通过几次采访的经过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因为这中间我都吃过败仗,有过教训。-九六一年,我到山西省运城县采访,运城县委的同志们给我介绍了运城剧院的一些情况,听起来十分生动感人。他们说,这个剧院办得好。剧院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4.
对通信卫星的发射进行现场直播,这在我国电视史上是首次。作为这次亚洲卫星直播的编导之一,在回顾了这一段的工作之后,我想介绍一些既严肃又轻松的幕后情况给关心这一工作的读者。“十分钟,太冒险了!”对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并不陌生,1984年我国首次发射通信卫星时,我曾两次来过这里。构思和写脚本是这次直播发射面临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读者热线     
《视听界》1992,(5)
我是一名外语教师,也是一名具有二十余年历史的基层通讯员,主要从事理论研究,我在基层,也有第一手的实践经验。读了贵刊,根据乡镇站自办节目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肤浅的看法。以后还想多投稿,为自办节目的理论研究,写出有深度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洪涛 《新闻前哨》2007,(2):104-105
我参加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赴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中国报业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受益匪浅,收获颇多。培训班授课内容十分丰富,有澳大利亚传媒环境概况分析,有该国报界办报经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同时还到当地媒体实地考察。我感受最深的是澳国报界从首脑到员工,视读为至高无上的雇主,倾情于读,将报纸深深地植根于读这片肥沃的土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近读自己十分喜爱的一家青年报,发现有篇文章读起来很费力,那文章劈头写道:“透过北京音乐台摇滚乐队的喧嚣和地铁车站如花瓣般忙碌疲倦的人群……”细琢磨,“喧嚣”倒也说得过去,而那“如花瓣般忙碌疲倦的人群”却真的让我“蒙”了,百思不解是啥意思。 文中还有一些表意含糊的用语,诸如“舒缓浪  相似文献   

8.
傍晚,残阳照耀着窗户,世界渐渐模糊,记忆却在一点点亮起来,围绕着几本书,它们伴随我度过了一段特殊时光。还是在年初,几乎所有时间都闷在屋里读书。读轻松的书,好看的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将去年1——8期集中起来又读了一遍,并作了些粗浅的分析比较,今特将我的一些看法写信给你们。贵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性、实践性并重,语言质朴、明白,很容易为读者接受。刊物栏目多,内容丰富,涉及  相似文献   

10.
周实兄: 大作《剪影》诗集,收到好久了,谢谢! 为什么没有立即写信申谢呢!我在读,稍许安静下来,就拿出来展读。虽然我早无诗情,仍然十分喜欢读诗,白话诗当然包括在内。我少年时代就爱读一些诗,白话诗么,当年最喜欢闻一多先生们的“豆腐干诗”。抗日战争发生后,离乡流浪、求学,就写过这个形式的诗;到进了大学门,一路上所见,和入学后读了社会分析的人文科学书,诗情便被替代完了,不过仍十分爱读诗。七十年代后期,大约因为动乱久久未平息,诗情又涌起过一阵,不久因种种事牵着,回到讨  相似文献   

11.
贵 刊是上海的新闻专业理论刊物 ,在评析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新闻方面要加大力度 ,但也不能忽视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比如 ,刊登些观众对电视台新推出的栏目或节目的分析文章 ;让听众对电台的新闻节目各抒己见 ,等等。我想这样既可以让读者在阅读理论刊物过程中感觉轻松 ,还有利于大江南北的读者与贵刊的沟通。我衷心希望《新闻记者》在跳出旧模式、走上改革路的同时 ,不能冷落“读者茶座” ,因为它在读者中同样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能像《每周广播电视》报的“读者屋”那样 ,容纳对报刊影视的点评 ,鼓励读者参与 ,那该多好。“读…  相似文献   

12.
我在资料室工作,经常读报,尤其爱读报纸的补白,也十分乐意为报纸写一些补白文章。纵观全国各地的报纸,新民晚报的补白最多,内容也比较丰富,古今中外、名人轶事、文体艺术、生活趣闻、情操礼仪等,无所不包,似可称为“报纸补白之首”。  相似文献   

13.
当我们在读一部人物传记的时候,我们在读什么?会当凌绝顶的高度我想读,但更想读到下山时的风度;峰回路转的惊喜我想读,但我更想读到水到渠成的愉悦;诗意栖居的远方我想读,但我更想读到余音绕梁的当下;世人的称赞我想读,但我更想读到家人的眷恋;神采飞扬的  相似文献   

14.
读者之声     
河南省方城县农业银行李国盈:初学新闻写作时,尽管手勤,但由于缺乏写稿经验,投出的稿子大多石沉大海。我到当地一位颇有名气的“老通讯”那里请教。他建议我以后要多读些有关新闻理论方面的书籍。我订了《新闻与写作》杂志,此刊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理论通俗易懂,尤为重要的是:此刊每期都用大量的篇幅,刊登一些作者的典型经验和写作  相似文献   

15.
费士廷 《军事记者》2005,(11):50-50
以前,虽然在部队干过新闻干事,但仅仅是比着葫芦画个瓢而已,从来没认真想一想:什么是新闻?新闻怎样写?年初,我在书店买到这本《穆青论新闻》,越读越想读,越读越解渴。作为我国新闻宣传战线杰出的领导、当代名的新闻记,穆青这本由85篇新闻理论章和工作总结结集而成的书籍,无疑是我入门和学习的教科书。这本书给我的启迪和触动是多方面的,但觉得读书笔记还是要集中一些为好,就把穆青有关记与调查研究的论述梳理了一下。  相似文献   

16.
因为常年订阅《文汇报》的缘故,自然对其品牌副刊《笔会》十分熟悉。有时一些挚友企图测试我的熟悉程度,隐去责任编缉的名字,只让我阅读美文而猜伯乐之迷,或者让我另猜美文作者的所在地域,我大致都能应付。我也常向徒弟们推荐《笔会》的文章,几乎到处强调:闲时读《笔会》是种学习情趣,忙时阅《笔会》是种生活品质。一转眼,《文汇报·笔会》已经开始了她第二个甲子的精神旅程。  相似文献   

17.
《新闻记者》杂志是我案头必备的刊物之一,陪伴我走过了12年的业余新闻写作之路。 我读《新闻记者》杂志有三种读法:一是粗读,就是将所有文章先过目一番;二是细读,主要是读我特别喜爱的采访体会、新闻作品评析和新闻写作知识 等文章,这些文章对我来说针对性强,帮助更大、更实惠;三是集读,就是将我阅读过的《新闻记者》杂志 中有收藏价值、使用价值和指导价值的文章和资料 复印下来,自编成《新闻写作实用指南》剪贴本,以备 查考。有时一些基层单位要我去谈谈业余新闻写作 体会,剪贴本又成为我讲课的“好帮手”。 记得去年我家…  相似文献   

18.
由平稳过渡到保持繁荣──读《香港经济平稳过渡及未来繁荣》刘光杰香港回归祖国,无疑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但也并不是一件让人感到十分轻松和容易的事情。作为资本主义的香港,在回到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以后,能否以及如何继续保持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  相似文献   

19.
我也曾是文学青年。当时我喜欢写一些散文,读一些文学作品,这可能对我后来写《冰点》栏目时的文字锻炼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读了一本很好的论述编辑业务的专业书籍,书名叫做《选题论》。书的作者是南开大学中文系编辑专业的赵航教授,著名出版家戴文葆为之作序。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掌握了许多资料,从分析资料着手,联系当前实际,阐述了编辑业务中的一些重要理论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