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业成 《出版参考》2005,(12):18-18
最近在媒体上读到不少“孩子们为什么怕读鲁迅”的言论,分析为“时代距离太远”,我想这不会是主要原因。这给人提供了一个信息:是对教材的反思。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文章是一流的。但不一定适合上教材,不一定适合孩子阅读。别说是中学生,甚至大学,都不可能一时半刻理解得了鲁迅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2003年12月下旬的一天夜里,我又一次拿起了《当代》2003年第6期。此书中的其他作品我都看了,就因为不喜欢农村题材的作品,我一直没兴趣去看占了很大篇幅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但那一个夜晚,因为无书可读,我硬着头皮开始读《中国农民调查》。没有想到,我读它几近读到了清晨。我的心海  相似文献   

3.
师生之谊     
20年前我想学习写文章,但那时能找到的可以当老师的好文章很少。其时我们单位唯一可以读到的报纸是湖南日报,在那个阅读很有限的年代里,我有幸在这张报纸上,读到了其时风靡全国的“文学湘军”中一些优秀写手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报花消息是春风,未见先教何处红,想得芳园十余日,万家身在画屏中。”当我曾经读到唐诗中的这一首诗的时候,我当时真的为我们的祖先叫绝。报花、消息、芳园、画屏……它仿佛就是为现代的新闻工作写的。不过,那是近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新闻知识》杂志才刚刚创刊;陕西报界  相似文献   

5.
算起来,这是我第三次读《苏秦以连横说秦》了。第一次是上中学时,在学校图书馆借阅的《古文观止》中读到这篇文章的。第二次是参加工作以后,自己买了一套《古文观止》,一  相似文献   

6.
无数次,我努力想读完一本《读者》杂志,然而,每一次努力,我都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7.
电波坎普     
李强 《视听界》2008,(3):119
我最近在思考广播中的坎普问题(“思考”一词,非常坎普)。激起我思考的引子,是听到吴继宏在节目里念香港的陈冠中所写的《坎普?垃圾?刻奇》。这长文我最早在《万象》上读到(读《万象》杂志,非常坎普),读时颇有共鸣,深深折服于陈冠中恣意游走于东西文化之间,化深奥于机智——我们眼中的学术论文,为什么都长了张已过更年期的黄脸婆的刻板、枯涩的脸呢?  相似文献   

8.
读大雷文     
读大雷近期作品,我有大愉快。其父是我的好朋友,其母,20年前与我在一起共事,也是老朋友。还和大雷一起参加过黑龙江考古千里行,所以他算是我的小友。那时,他已经是毛头小伙子,对我称“爷爷”,也因此,有好几位称我为“爷爷”的少男少女们,那是值得回忆的短暂相处。如今,读到大雷作品,我当然有大喜悦。  相似文献   

9.
程兴国其人,我并不认识,但我读了他的诗,那首叫《农家乐》的诗,却很想结识他。 诗从小处着笔,似乎是写到农家乐的所作所为及所感,但我们知道,读诗不可太拘泥。倒并非一定要从中挖掘出什么微言大义,而是要从诗作本身所提供的意象,展开丰富的联想,来深刻体会其中的意境与情感。  相似文献   

10.
方法比结论更重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我特别喜欢琢磨事物的方法 ,读理论书、学术书 ,一般也看重其中的结论 ,但更看重的是得出这种结论的方法 ;读历史、读传记 ,也往往受其主人翁喜怒哀乐 ,叱咤风云的感染 ,但印象最深的还是他们处理问题和事件的方式或方法 ;读文艺小说 ,不怎么在意其中的儿女情长 ,英雄气短 ,倒更看重那些关于方法或带有方法论色彩的描写与段落。后来读到黑格尔和恩格斯的经典论述 ,更坚定了我重视方法的倾向。黑格尔说 :方法不是外在的形式 ,而是内容的灵魂。恩格斯说 :在一切哲学家那里 ,体系都是暂时的东西 ,但包含在体系中的真正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亦杰 《今传媒》2005,(5):62-62
我是一个修炼得不太被某人某事感动但尚未麻木的老者,读了《今传媒》杂志今年第二期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刘畅事迹的报道后,沉思良久,还是被感动了。也许是我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缘故,刘畅事迹中最使我感动的是他的“底层情怀”。刘畅认为“在中国做记者要有底层情怀”。我在想,他  相似文献   

12.
吕约与我,属于同一个年龄段的诗人。但她写诗早我好几年,1994年,当她开始用炫目的意象试图抵达刚刚发育的内心时,我还是一个懵懂的高中生,不知现代诗为何物。1996年,当我在大学里开始试着写一些谁都看不懂的诗句时,她已经写出了《运动员》、《助手》和《父亲》这样技艺娴熟、洞察人性并且略带反讽的成熟诗歌,我是直到今天,才读到吕约的这些旧作的,  相似文献   

13.
卖书     
郭沫若  一元 《出版参考》2004,(10):32-32
我平生受苦了文学的纠缠,我想丢掉它也不知道有过多少次了。小的时候便喜欢读《楚辞》、《庄子》、《史记》、《唐诗》,但在一九一三年出省的时候,我便全盘把它们丢了。一九一四年正月我初到日本来的时候,只带着一部《文选》。这是一三年的年底在北京琉璃厂的旧书店里买的。走的时候本来也想丢掉它,是我大哥劝我,没有把它丢掉。但我在日本的起初一两年,它被丢在我的箱里,没有取出来过。  相似文献   

14.
“农家书屋”聚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的老家在松花江畔,一个比较典型的东北乡村。30多年前,“文革”后期,村里有间图书室,父亲是管理员,我常溜去看书,《水浒传》就是在那儿看的;20多年前,改革开放初期,图书室没了。那时我上初中,仅有的两本课外读物是《今古奇观》和《金光大道》;10多年前,我同村里过年,闲来无事,想找本书看,左邻右合找了几家,除了课本,还是课本,竞无书可读;近几年,村里生活改善了,电视普及了,网吧也有了,但想找本书读,  相似文献   

15.
总之,在吴伟女士的书中,我读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增长了见识;同时,我还读到了一位国际出版人的情怀和品质。她在一次国际出版活动中写道,我们愿意资助那些仰望星空的大作。我想,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确实需要更多像吴伟女士那样——仰望星空的人!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里,我们学会一项最了不起,也是最困难的技巧——怎样阅读。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读老师指定的书。老师指定读《白鲸》,我不想读,我不喜欢它,我以为我赢了。实际上,我输了。我努力和《白鲸》保持一定的距离,使我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17.
我少时曾热爱书法.却没有习练的恒心。一暴十寒,终无所成。初读《祭侄文稿》,已是在古城读大学。那个下午,当我打开《祭侄文稿》,顿时惊呆,脑海中再也想不起那些“蚕头燕尾、横轻竖重”的颜体字帖了。仿佛凛冽的秋风正拍打着自己的面颊.眼前似乎升腾起森森云烟。我想。自己一定是看到真的艺术了。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在一次出差的旅途中,无意中读到了美国《哈佛商业评论》原执行主编卡尔的一篇访谈文章,他的一句话引起我内心深处的共鸣:"我们的思维控制能力和自主能力正在被互联网所摧毁。"事实好像就是如此。于是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互联网是否正在改变我们的思维?  相似文献   

19.
张欣民 《新闻三昧》2006,(12):46-48
我当过大报的通讯员,曾为《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写稿,也当过企业报通讯员,为《首钢报》写稿;我也当过《首钢报》记者,现在又供职于《中国冶金报》。做新闻工作,最苦恼的是“不知道写什么”,也就是手里没有可供采访报道的新闻线索。我们每个人活动的范围都是很有限的,有时我们可能在新闻现场,但大量的新闻发生时,我们不可能事事在场,一个记者是这样,一个通讯员也是这样。所以,在我们生活工作的有限的范围里怎样发现新闻线索,源源不断地写出新闻报道呢?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和体会,谈谈如何发现新闻线索。1、处处留意,周围时…  相似文献   

20.
虽有吹捧阿谀之嫌,并且也知道就像有人说的那样,“文学自由谈”并不表明可以十分自由地谈文学——我还是要说:《文学自由谈》这本刊物办得真是越来越好看了。 读了登在这本刊物上的《自由之圈儿有多大》,“感觉”非常好。别的且不说,单看作者这么几句话:“我每每从报刊上读到一些文学写作者们自称为‘作家’,感觉挺别扭。‘作家’是一种尊敬的称谓,因此只适用之于‘他称’,而不宜用为‘自称’,就譬如无论多么高级的‘科学家’,人家可以这样称呼他,他不宜这样自称。”好长时间没有读到这种让我特别为之一动的文字了,正如鲁迅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