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教师在课堂中没有合理运用课堂教学,盲目使用教学策略,导致课堂脱离教师掌控,学生打乱教师教学节奏。教学中教师要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教学的时候教师就不得不及时的和学生互动和交流。简而言之,教师就是要通过和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然后在教学的时候根据学生的想法确定自己的教学的方法,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重点强化学生对薄弱知识点的掌握。这才是教学的关键和重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增强高职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某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教学需求的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受学生欢迎的授课教师的特点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的教学,首选因素是教师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教师教学遭遇冷落的第一位原因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差;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对教师永恒的教学期待;学生把学习积极性不高主要归因为客观因素等。  相似文献   

3.
对于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问题,当代教育家们看法各有不同.赫尔巴特的教学主张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作用,着重研究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杜威的教学论则主张"儿童中心主义",强调研究学生的学,而忽视了教师的作用.而苏霍姆林斯基则强调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既承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相似文献   

4.
培养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升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改善教师教育,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运用多种方式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特别是其中的学校、教师以及学生自身更是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成为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校为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搭建平台营造良好环境;学生自身则是教学能力培养的关键和归宿。  相似文献   

5.
论教学独断     
教学规则应当在教师与学生的一致认同中形成。教学独断却由教师个人确立并执行教学规则,而不需要学生的理解和认同。教学独断实质是教师在教学能力欠缺时,为维护教学权威进行的技术控制。教师教学独断表现为对学生表达的删除与曲解,同时也会造成学生为迎合教师预期进行自我删除和曲解。要消除教学独断,教师必须进行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6.
蒲玉秀 《文教资料》2015,(3):136-137
新课标赋予教师的神圣职责是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学活动,学生是轴,教师是轮,教师及教材、教学媒体、教学途径和教学手段等都应紧紧围绕学生的"学"这一中心运行。教师在课堂中要强化教师角色转变,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教学中,关于教师与学生到底应该谁配合谁,争论由来已久。传统教育倾向于让学生配合教师,这不仅造成了教学主体的错位,也使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发生了偏移。现代教育倾向于让教师配合学生,但被指责为"儿童中心论"。其实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教师配合学生。这不仅是教育的终极追求,教学的内在需要,也是学生的主体性诉求。促进教师教学观念转变、发挥学生自主性、开展基于学生经验的教和促进学生特殊才能的发展有利于实现教师配合学生。  相似文献   

8.
探析英语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思维的培养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英语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思维的培养和实现手段,以期改善学生教学思维能力,进而为英语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踏上将来的岗位奠定教学素养和教学思维能力基础。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施教的目的和任务,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身上,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只有当教师把学生看成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才可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主导作用。教师的责任决定了他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和组织作用。这种导向、组织作用表现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都是教师设计、组织和实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帮助,指导学生学习,教师的“导”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根本,要认识到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主人作用结合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所…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其实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性的教学过程。教师要追求交流互动性的课堂教学过程,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交往,追求并建立好的教师和学生的感情,实现教学关系的优化,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和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教师要和学生更好地交往,更好地共同发展,实现教师和学生教学的互动,并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逐步实现教师和学生教学过程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
<正>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学生学习必须服从于教师教学需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改变观念,转换教师角色,确立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的教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把学生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核心。化学课堂教学应  相似文献   

13.
导学式教学是一种提前设计式教学,教师在设计中把握每个教学环节,同时教师设计与学生学习相联系,设计更符合学生学习现状,这种教学可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学习,教师教学清晰,学生能适应,这样教师便可与学生进行更多沟通,学生学习更加积极。小学生在学习数学中面临较多困难,学生对于问题思考不够全面,难以理解教师教学内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运用导学式教学,这样学生能跟上教学步伐,能够学会思考问题,也能形成独特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4.
学生评价教师是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学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接受者,对教师教学内容的组织、课堂教学的管理、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对学生的责任感等最清楚,对教师教学的优劣最有发言权,理应成为教师的评价者。学生评教,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对自己教学的优缺点得到及时的反馈,从而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可以使管理者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为教师的晋升、加薪、留…  相似文献   

15.
进行教学改革以来,不少教师开始注意发扬教学民主,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积极地改进教学工作;学生中能独立思考和敢于向教师提问题、提意见的人也越来越多;教师尊重学生,学生更尊敬教师,师生间民主平等的关系开始形成。这是一个很可喜的现象。所谓教学民主,主要就是指教师为革命而教,学生为革命而学,在教学中师生的地位完全平等;教师讲得对,学生听教师的,教师讲得不对,学生提出正确的意见,教师就听学生的,大家尊重真理服从真理。只有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双向的教学过程,教师即要重视自身的主导作用,又要考虑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与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7.
所谓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志。在这一有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有效“讲授”知识、有效“提问”(并“倾听”)学生、有效“激励”学生。在教师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同时,学生也在帮助教师有效教学.所以教师不应该站在学生的对面.  相似文献   

18.
陈茂翠 《考试周刊》2012,(41):100-101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将所要教授的知识传达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不再感受到教师的威严。这有利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利于教学更加有效,从而被学生接受。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安庆师范学院108名教师和731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和学生认为目前启发式教学的比例较低,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理解并欢迎启发式教学.调查研究认为,教师和学生接受启发式教学的态度是推行启发式教学的良好前提,转变教师和学生对启发式教学的观念是推行启发式教学的首要条件,通过行为示范转变教师教学行为是推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策略,确立新的评价标准是推行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措施.建议学校在推动启发式教学时,要引导高校教师向基础教育学习,在鼓励教师尝试、转变教师观念、加强行为引导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20.
教学思维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注重介绍思维导图在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即激发学生教学思维、触发教学灵感,以期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能够主动、创造性地发挥教学水平,达成优质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