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发展循环经济 有效缓解顺德资源紧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顺德经济的高速发展.顺德资源的瓶颈也正在日益地显露出来.成为顺德经济成长与发展中的一个障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有效地缓解顺德资源紧缺问题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2.
《顺德乡土音乐》是顺德地区的优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收录了顺德地区历史发展过程中众多传唱较广的乡土民谣及传统唱法,力争复原与传承顺德地区的优秀乡土音乐文化.新时代背景之下,《顺德乡土音乐》的传播面临着新的难题与困境,文章通过分析其发展、传播现状以及传播过程所遇到的问题,阐述如何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及特点促进《顺德乡土音乐》...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既是一种科学的思想观念,又是一种先进的经济模式。在参考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宁波市餐饮业发展现状,对宁波市餐饮业现有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以"资源化、再利用、减量化"为目标,探求符合宁波市餐饮业现状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促进宁波市餐饮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宁波市餐饮业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从立法、宣传和贯彻清洁生产理念来展开;同时提出了四种餐饮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宁波市餐饮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析顺德老龄人口的生存现状以及顺德老龄服务业的发展现状,针对顺德老龄服务业面临的有利条件与挑战,分别从政府层面、政策层面和社会参与层面提出对策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代历史上,顺德以一县之力成为与上海并行的两个缫丝工业中心之一。第一家机器缫丝厂的创立为顺德的缫丝业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顺德的缫丝工业由此迅速发展,高居广东机器缫丝业的榜首。本文通过数字的统计,描述了1874年顺德机器缫丝业发轫到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前这一段时间内,顺德机器缫丝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肯定了顺德机器缫丝业在中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一、顺德初中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顺德教育大发展的三十年,高中教育,特别是高中职业教育已成为顺德教育的品牌。初中教育已逐步走向规范化——依法办学、民主管理、校务公开、人文管理,可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导致初中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顺德教育的发展和提升。  相似文献   

7.
顺德个体私营经济现状与发展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 ,顺德的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现已成为顺德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顺德个体私营经济面临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不解决 ,将严重制约个体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顺德个体工商户的抽样调查,并采用横向比较的方法对顺德个体工商户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顺德地区个体工商户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9.
顺德龙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它继承了岭南传统文化的特色与个性,兼容了中原文化的内容,逐渐形成了顺德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和体育运动,并取得丰硕成果。2005年,顺德获得"全国龙舟之乡"的称号。"团结合作,奋勇拼搏,一往无前"的龙舟精神,更升华为顺德精神。顺德龙舟已经成为顺德一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0.
产教结合发展职教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拉动职教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的工业化进展顺利,使顺德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跨越,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发展成为新兴的工业城市,形成了"顺德制造"的品牌.近几年,顺德的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正在调整,经济正在转型:  相似文献   

11.
赵荣光先生是中国饮食文化从饮食史研究到食学建构重大转变的主要奠基人,其饮食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赵荣光先生倡导、身体力行的中华食学研究,已经从单纯的饮食史研究、烹饪研究,扩展到了饮食思想、地域饮食、饮食礼仪、不同阶层饮食、饮食传播和交流、饮食安全等领域。他开创了与国际饮食文化界对话、交流、合作的新时期。其倡导及开启之功,使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有了今天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餐饮管理文化"、"餐饮经营文化"和"餐饮人本文化"三个方面对高校餐饮文化建设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史学界中,姚伟钧先生作为著名的饮食史专家,系统地分析了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的基本构架和发展变化,以通观全局的宏观眼光与文化整合的研究方法,详细地阐发了中国饮食文化尤其是汉唐饮食文化发展变化的轨迹和内在规律,及其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间的互动关系。另外,姚先生还对中国古代饮食典籍进行了梳理与考证,阐明了文献典籍在中国饮食史研究中的基础作用。姚先生的中国饮食史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学术意义,对中国饮食史研究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饮食词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因通行地域不同折射出饮食文化的不同。通过对明清小说中绍兴方言和山东方言饮食词作比较.找出了它们的异同和发展变化的特点,对整理和研究绍兴方言饮食词,发展绍兴饮食文化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壮族饮食文化习俗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既具有自己民族特色,又有汉族等其他民族习俗在内的饮食文化习俗。壮族的饮食文化习俗具有三大特点:喜食糯米食品,喜食生腌酸辣,饮食礼俗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6.
每个民族、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特有的饮食文化。通过对贵州省屯堡地区饮食文化生成机制的分析,关注屯堡饮食文化及支撑文化的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屯堡饮食文化与旅游开发融合的路径,采取有效的开发策略,实现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目的。  相似文献   

17.
李渔《闲情偶寄》之"饮馔部",真实地展现了李渔独到的饮食文化观,也可称作清代难得的饮食理论与实践之作。从李渔的饮食文化观、饮食哲学观以及海鲜饮食观等方面看出,李渔的饮食之道,是基于他所崇尚的"自然、本色、天成"之思想。  相似文献   

18.
蒙餐是中国餐饮文化体系中极具民族特色的餐饮文化之一,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文化背景下蒙餐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生存空间,但也面临着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缺失、蒙餐开发与标准化的深度不够等问题。蒙餐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只有充分发挥民族餐饮习俗的文化功能,结合现代科学的养生理念,拓展其开发思路,才能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19.
姚伟钧先生长期从事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尤其对中国饮食礼俗的研究贡献卓著。他的《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一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被誉为中国饮食礼俗研究领域的一部拓荒之作。该书出版后,姚伟钧先生仍不断开拓中国饮食礼俗研究的新领域,在民间饮食礼俗、民族饮食礼俗等领域取得了不少新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对中国饮食礼俗研究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浅谈民族饮食文化与旅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各民族都有独特的风味食品。充分利用各民族饮食文化,通过让游客参与民族食品的制作,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美食街道,定期举办专题美食节等活动,开发和包装以民族饮食文化为主的旅游线路,既可以承扬民族饮食文化,又可以丰富旅游的内涵,实现饮食业与旅游业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