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柳林岚 《声屏世界》2010,(10):59-60
美国著名管理学者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构成国家竞争力优势的“钻石体系”理论。他认为,国家竞争力优势的形成依赖于企业.而企业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则取决于四大关键要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在企业或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过程中,这四大关键要素“彼此环环相扣”“交错运用,形成企业自我强化的优势”。中国广播发展到今天,已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属性。分析中国广播竞争力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钻石体系”也以非常积极的姿态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出版社核心能力的特点 1.价值性.核心能力的价值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对企业的价值,即可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获得竞争优势.因此企业既要重视内部价值活动,同时还要注重企业内部价值活动与企业外部价值活动的协调,寻求内外整体的价值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奠定竞争优势.价值性的另一方面表现为顾客的价值,即企业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能为顾客创造价值,为顾客提供更多的剩余价值.从经济学角度讲,企业为消费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是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能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扣除消费者为获得该产品所支付的成本.具体到出版社就是应为读者提供质量上乘的精品图书,使读者从本社的图书中获得更多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当前我国企业信息服务需求的分析,认为企业自身对信息的需求是迫切的,但在信息获取渠道方面还存在明显障碍。而随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以及学科馆员的出现,学科馆员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具有明显的软硬件上的优势,并且完全具备提供企业所需各种信息的能力,因此,由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是企业获取信息的一个切实可行的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政府竞争情报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竞争情报体系由竞争情报发展而来,其体系内涵由指导方针、基础条件、运行机制构成.相较于企业竞争情报,政府竞争情报体系的优势在于其信息的权威性、丰富性,强大的信息采集能力和分析能力.企业在积极发展自身竞争情报能力的同时,必须充分利用政府竞争情报体系提供的优势竞争情报,使其相互融合,不断维持并提高竞争力,进而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5.
王洁 《编辑学报》2023,(2):219-222
为了推动我国科技期刊向高质量发展快速迈进,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文章以《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为例,介绍了期刊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期刊通过关注提高策划与约稿能力、举办特色学术会议、发挥编委优势、培养编辑团队、数字化出版转型关键措施提升了影响力,以期为我国传统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当前,众多企业备受金融海啸冲击之苦,如何凝心聚力抗击市场严冬?作为企业的主流舆论阵地,企业报新闻宣传任务更为艰巨、责任更加重大,必须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宣传强势,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为企业走出困境实现新发展做好鼓与呼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云计算是信息技术进步最新的发展成果。虽然现有文献从各个角度探讨了云计算帮助企业提高竞争优势的作用,但大部分只是定性的推理和判断,且普遍缺乏实证数据支撑。目前的研究仍然不清楚云计算是如何产生作用进而提升竞争优势,以及企业自身的特点和所处的外部环境是否会影响到云计算产生作用的差异。本文从IT 能力的理论出发,认为云计算的应用可以使企业产生新的调度和部署 IT 资源的新 IT 能力———“云计算应用能力”,并将其划分为灵活能力和整合能力两个维度。利用国内市场最大的公共云计算服务———阿里云的184份企业级用户的调研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PLS)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云计算应用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以及企业生命周期和市场动荡性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林玮 《档案》2008,(3):16-18
当代社会生活中,信息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档案工作能否经受住信息社会的考验,关键是看其能否充分发挥其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是美国的普哈拉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Th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文中正式提出的。它是指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的整合而使企业得到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的互补系统。  相似文献   

9.
加入WTO后,中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更加严峻。企业要赢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并力争赢得竞争的优势。而培育和发展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企业信息化是企业打造核心能力的重要手段,而企业档案是企业最为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利用销案信息打造企业核心能力就成为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知识管理、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三者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论是以资源基础论的观点还是以知识基础论的观点来看,知识都被看作是使组织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资产。知识管理可以通过对知识营运的管理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可以构建、提高、维持与巩固企业竞争优势,并引导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出版企业所面对的动态环境,对出版企业的竞争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出版企业应通过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提高对环境变化的预测和反应能力,利用出版企业的资源、技术、战略柔性和网络关系等对环境变化作出迅速的反应,形成一种先发优势,从而分享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利润。  相似文献   

12.
创建并保持竞争优势是出版社在市场经济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关键。与此相关的理论主要有产业竞争论(以波特为代表人物)、资源基础论(以巴尼为代表人物)及动态能力论(以提斯为代表人物)。本文结合出版社实践,以这三种理论透视出版社竞争优势的来源,对比其不同之处,总结新时代出版企业创建与保持竞争优势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专业化分工的加剧,传统图书出版价值链正经历着一系列变革,而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强化企业合作的图书出版价值网正在形成.本文简要论述了价值网下的图书出版企业存在的竞争优势,全面分析创造图书出版价值网竞争优势的策略,以便为图书出版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黎珂含  王亮 《中国出版》2023,(22):56-61
在媒介融合不断加深的背景下,通过归纳、总结多年来与企业在出版物新媒体实践上的协作互惠经验,探讨拥有不同优势和特色的高校和企业,通过在信息互惠、资源共享、合作共建上深度合作,弥合各自在出版物新媒体运营中所面临的需求更新与自身发展现状不匹配的裂隙,发扬高校的科研、技术、人员优势,与企业互补短板,充分挖掘新媒体运营潜力,提高出版深度融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价值链理论、核心能力理论、成本管理理论论证信息服务工作是滨海新区加工制造业企业的非核心价值环节,这些企业将信息服务工作外包符合外包战略原则,有利于企业整合外部资源,集中优势发展核心业务.企业将信息服务工作外包,使企业与图书馆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尽快实现滨海新区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王月 《新闻战线》2020,(4):47-49
字节跳动作为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飞书以及清北网校的母公司,面对疫情,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为抗击疫情一线提供物质支援和保障;发挥社交平台优势,提供丰富多元的优质产品,满足用户的精神文化需求;聚合社会关注的热点信息,科普防疫知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助力行业发展,提升用户远程办公的效率,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刘晓慧 《大观周刊》2012,(15):36-37
我国汽车产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产量、企业规模上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在进出口贸易中.我国汽车产品并不具备竞争优势。究其原因是在汽车产业发展的近20年来;通过比较优势原理与国外展开的合资生产.使我国汽车生产商失去了技术创新的动力,二我国汽车产业也逐渐丧失了比较优势地位。文章在分析我国汽车产业陷入的比较优势陷阱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两方面,探讨了我国汽车产业获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传统的资源观,强调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日益突出。同时,新经济使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竞争更加激烈,从产品竞争、资本竞争发展到智力竞争,智力的载体——企业中的人力资源已经成为衡量企业整体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企业组织取得和维系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开始逐渐理解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重要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切实感受到人力资源给企业和组织带来的深刻影响,在这样一个转型时期,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将呈现下列六种趋势。  相似文献   

19.
面对新经济时代,出版行业以物质资源开发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正逐渐向以知识和智力为核心要素的发展模式演变,人才优势显得日益关键.出版企业要实现复合型发展,根基在于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出版企业有必要进一步树立严谨规范的管理制度,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力资源进行量和质的严格管控,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确保人力资本效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李素池 《信息系统工程》2013,(6):116-116,121
固定电话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快速膨胀阶段,现在在移动电话的冲击下,其发展速度、市场占有率都大幅度下滑。固定电话面临着技术落后、用户满意度下降、盈利能力下滑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文从固定电话网的优势出发,探讨固定电话走出困境的途径,揭示智能终端的出现是有效提高固定电话竞争优势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