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是苏教国标本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章讲述了汤姆和爸爸一起钓鱼,有生以来第一次钓到了一条大鲈鱼,高兴之际却被爸爸要求必须放掉,因为还未到钓鲈鱼的时间。面对这一要求,汤姆不得不选择了服从,但却成就了他对"必须遵守"这一概念的深刻理解,并因此在以后的人生中获益匪浅。这篇文章情节简单,语言平实自然,但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2.
<正>《"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是苏教国标本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章讲述了汤姆和爸爸一起钓鱼,有生以来第一次钓到了一条大鲈鱼,高兴之际却被爸爸要求必须放掉,因为还未到钓鲈鱼的时间。面对这一要求,汤姆不得不选择了服从,但却成就了他对"必须遵守"这一概念的深刻理解,并因此在以后的人生中获益匪浅。这篇文章情节简单,语言平实自然,但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这既是对社会公德的一种拷问,也是人生规则的  相似文献   

3.
陆彩萍 《湖南教育》2004,(24):20-20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你必须把鱼放掉!”》,讲的是小孩汤姆在没有人发现的情况下,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但由于距离钓鲈鱼的季节还差两个小时,汤姆的父亲让孩子必须把鱼放掉,不管孩子的可惜、哀求、委屈……从而让孩子记住:不管任何时候都应该遵守规定,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相似文献   

4.
【学习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7课 【教材简析】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回忆了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大鲈鱼,“父亲”却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  相似文献   

5.
一、注重生成,鼓励学生自化地辩论 在我校的一次教学比赛中,有位教师在执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都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汤姆该不该放掉这条鱼?”课堂响起了两种声音“放!”“不放!”有些教师适时抓住了契机组织学生展开了一声激烈的辩论:不放,“我觉得汤姆好不容易才钓了一条大鲈鱼,放了?谁舍得.”  相似文献   

6.
片断一:(师引导学生解读课文题目)生:老师,我想给编辑叔叔、阿姨提个建议——这个题目太长了,读起来有点拗口,是不是可以把“必须”这个词去掉?师:请同学们发表意见:课题中的“必须”能去掉吗?注意联系课文内容讲出自己的理由。(生自学,合作探究,师巡视,相机点拨)生:课文里说:“这时,耳边传来爸爸低沉的声音:‘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是爸爸对汤姆说的话,如果去掉“必须”,题目前后就不能加引号了。师:说得对。但可以把爸爸说的话改成这样呀:“你把这条鱼放掉!”生:不好!“必须”,有一定得这样做的意思。去掉“必须”,命令的语气就…  相似文献   

7.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教学主要通过朗读感悟使学生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以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杨芸萍老师参加昆明市第二届骨干教师培训后,回校试教本课,受到好评。]片断一师:  相似文献   

8.
(教学到课文第十小节时 ,教师用幻灯出示句子 :“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 ,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师 :谁来扮演汤姆爸爸 ,把这句话读好 ,把其中所含的道理读出来呢 ?生 :“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 ,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我如果是汤姆爸爸 ,读时一定会强调“有没有”,因为在上文里 ,爸爸命令汤姆把鱼放掉 ,而汤姆认为月光下没有人看见他们钓到鱼 ,他可以不放 ,所以汤姆爸爸在说这句话时 ,肯定会强调这个词。生 :“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 ,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汤姆爸爸还会强调“遵守”一词 ,因为“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还有两个小时”这个规定 ,汤…  相似文献   

9.
杨芸萍 《云南教育》2005,(26):32-33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教学主要通过朗读感悟使学生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以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杨芸萍老师参加昆明市第二届骨干教师培训后,回校试教本课,受到好评。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时,在体会了汤姆钓到一条大鲈鱼的惊喜之后。我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汤姆心中很不情愿的心情,然后再和老师一起自由对话。可是当我巡视时,听见同学们同桌交流时的想法很多都是不理解、不服气、不接受,甚至他们还对爸爸的理由表示出了很不屑的神情。比如,一个学生就小声嘀咕了一句——"反正没人看见我们,也没有人知道我们在这个  相似文献   

11.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新词。3.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想像当时的情景,感受汤姆心情的变化,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规定的教育。(这也是本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检查预习师: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外国朋友,他的名字叫汤姆。汤姆是美国纽约市一位非常著名的建筑大师,他小的时候特别喜欢钓鱼,尤其喜欢在晚上钓鱼。有一次他跟爸爸夜晚出去钓鱼,发生了一件他终身难忘的事情,这件事就写在我们今天要学的《“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里。…  相似文献   

12.
在省第五届新世纪园丁论文的颁奖活动中,我意外地听到了一节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执教的语文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在教学过程中,薛老师和一个学生进行角色模拟, 分别扮演了爸爸和汤姆。“爸爸”随手拿起讲台上的一个白信封,“瞧,这就是我们的鲈鱼!”下面笑声四起。每个孩子的眼神都被这条“长方形”的“鱼”牵引住了——大家都知道这不是鱼,但似乎比鱼有更大的“魅力”。这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了创设情境,我们通常会苦心积虑地准备“详细”的教具学具,似乎惟有如此才能显示出“公开课”的重量。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贺成金老师执教的《“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不禁为其精心设计的阅读课而陶醉。现将自己的几点感受与大家分享。一“、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文字虽不艰深,但是寓意却十分深刻,三年级的小学生很难  相似文献   

14.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文字虽不艰深。但含义却十分深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人情入境的朗读.进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与文本进行有质量、有深度的对话。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现实视角”与文本的“历史视角”有机整合。将“文本感悟”与“人生感悟”有机配合.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以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严息美 《教学随笔》2007,(11):19-19
案例 苏教版三下《“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爱的读书方式,读读课文2-4自然段,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或者还有什么不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一、立足句子,写中明辨道理案例:《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节。)师:汤姆有遗憾吗?他后悔吗?师:一条鱼和做人的道理哪个更重要?师:哪一句话会铭刻在汤姆的记忆里?(板书:铭刻)生: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  相似文献   

17.
一、解读文本:感悟规则意识对于课文《钓鱼的启示》,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语言有很大的张力,比如关于要不要放掉大鲈鱼(实践规则)的父子对话: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相似文献   

18.
一天,上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后,我让全班学生做练习册上的一道练习题:“你感受到父亲对你的爱了吗?请举一实例说明。”全班学生奋笔疾书,这时却只见小宇东瞧瞧,  相似文献   

19.
本真一点     
曾参加一次大型公开教学活动,听一位老师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老师板书课题后,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学生提了"你指的是谁?""这条鱼是什么样的鱼?""这话是谁对谁说的?""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等四个问题,然后老师让学生读书回答。学生提的前三个问题,是只要读一遍课文就能弄清的,学生课前读过课文,应该知道。为什么还提这几个问题呢,迎合老师呗。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贺成金老师执教的《“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不禁为其精心设计的阅读课而陶醉。现将自己的几点感受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