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和在《儒林外史跋》中揭示了《儒林外史》中大部分主要人物角色的本事,但季苇萧的人物本事未涉及。清代徐允临提出李葂应为季苇萧人物本事,后学者有不同的意见。通过吴敬梓把李葂写入《儒林外史》的可能性,李葂和季苇萧之间的姓名、籍贯、寓居、游历、婚姻、喜好、名望和才情的契合关系,论证李葂确为季苇萧原型。研究补充了史料记载的缺失,为皖江人物研究提供了新资料,也丰富了季苇萧人物形象和《儒林外史》人物塑造手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细读《诗经》中的《卫风·氓》和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不难发现其中的女主人公都是悲剧人物。在中国历史文化长廊里,我私自认为她们是可叹、可悲、可敬的。  相似文献   

3.
萧绎的思想与人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萧绎思想、人格、身后评价等问题作了探讨,认为萧绎的思想结构是儒、道、佛杂糅而以儒家思想为主干;人格兼政客、学者、艺术家于一身;萧绎败亡的直接原因并非定都江陵;萧绎是一个过渡历史时期的过渡人物,他留给历史的罪责主要的当然应由他来承担,但历史也应担负一份。  相似文献   

4.
小说对主要人物的塑造,暗合了两性同体是完美人格的体现这一意识。其中富有魅力的女性人物,都融入了男性气质的因素;而令人喜爱的男性人物同时也富有女性的一些优秀素质。在作者看来,有魅力的女子应有一些男子一般的气质与才识,而可敬的男子也应具备一些女性的资质与品性。  相似文献   

5.
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是一部充满爱的教育名著。书中的每一位教师都是那么的可敬。却又是那么的可怜.几乎都是没有孩子的人,有的甚至在贫病中去世。这种既可敬又可怜的教师形象在我国也是深入人心.“春蚕”、“蜡烛”被认为是对教师的赞美。教师是否就意味着牺牲?可敬就一定要可怜吗?其实,教师应该既可敬又可爱,既带给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  相似文献   

6.
杨峻岩 《新读写》2009,(3):41-43
有人读了吴承恩的《西游记》后,对其中的主要人物作这样的评价:“悟空可颂,悟净可敬,八戒可气,唐僧可憎。”你同意这位读者对唐僧的评价吗?请以“我看唐僧”为题,写800字左右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丘芬 《快乐阅读》2008,(9):54-54
◇阿拉丁有几个哥哥?==>三个(阿拉甲、阿拉乙、阿拉丙)◇一颗心值多少钱?==>一亿(一心一意)◇铅笔姓什么?==>萧,削(萧)铅笔◇历史上哪个人物跑得最快?==>曹操(说曹操,曹操就到)  相似文献   

8.
一“萧”写两体何者为规范广东连州师范潘继成泛舟书报海,偶抬一“萧”,在同一书报中,有这儿写作“萧”,那儿却写作“肖”的怪事。1983年8月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事件人物录》P643写萧楚女,P688写肖华;1992年12月河北人民出版社《我眼中的朱...  相似文献   

9.
在你的上班生涯中,你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上司,有的可爱,有的可敬,有的也可恶——但成功地与上司相处,不但对你的事业前途大大有益,而且还是一块试金石,最能锻炼你思考和处理人生难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萧子良开西邸、集学士,是齐梁文学史上的一件盛事。文章即以西邸为观照对象,主要涉及萧子良开西邸的时间与地点。其中,萧子良开西邸的时间有永明二年、永明四年和永明五年等不同说法,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各种论点详加考证与辨析,最终认为萧子良至迟于永明二年开西邸。此外,萧子良西邸在鸡笼山,文章对此亦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赵俊辉 《小读者》2013,(3):38-39
描写人物总是因为真实而可爱、可敬,如何将人物写得真实7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欲扬先抑”的绝招吧。一、找找人物的缺点和优点写人之前,先在草稿纸上列举一下人物的缺点。比如写爸爸的作文.我们就可以在脑海中收集一下爸爸的毛病.如不讲卫生、爱抽烟、睡觉打呼噜、说话嗓门大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威尼斯商人》夏洛克身上体现出来的对本民族宗教的维护、对法律的遵从、对家庭及子女的关爱等可敬的品质,此人物的塑造也体现了莎士比亚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3.
小学历史课本故事性较强,有的是通过历史人物来反映一个时期的历史面貌,有的是通过一件历史事实来反映一个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大部分课文只讲述了某一历史人物的功绩,学生往往对这些历史人物不能全面地正确地进行评价,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小学历史教学中,依据课文内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启发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4.
王僧辩是梁末政局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智勇兼备,是平定侯景之乱的主要功臣。在萧绎夺取帝位过程中,他立下汗马功劳,推动了江陵政权的建立。他镇守建康,与陈霸先共同抵御北齐的南侵,保障了长江下游地区的安定。后因接纳萧渊明为帝,他被陈霸先所杀,引起世人的争议。  相似文献   

15.
《三国志·诸葛亮传》称:“亮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其中“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一语,含义并不复杂,但从古到今,看法颇不一致:有的认为诸葛可比管、乐;有的认为比管、乐高得多,是伊、吕之俦或萧、曹之匹;也有的认为自比管、乐是错的,“其所学未免乎驳杂”;独胡寅《诸葛孔明传》论道:“自为幼童,已欲兴微继绝,拨乱世  相似文献   

16.
从悲剧美学角度看,新时期八年(1976—1984)悲剧人物可分为二类:承验型悲剧人物和超越型悲剧人物。承验型悲剧人物有的缺乏悲剧眼光,有的几无悲剧性格,有的二者兼备,但都具有悲剧命运;超越型悲剧人物具有完备的悲剧形象,其中的知识分子有明显的自主意识,国家干部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农村青年妇女有一个发展的过程,青年,老年农民则表现得最有力度。  相似文献   

17.
榜样人物具有先进的思想、高尚的精神、崇高的人格和优秀的能力,榜样人物集中体现了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积极的正能量和健康的精神面貌。榜样人物是时代的精神标杆和精神动力,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榜样人物,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和丰富教材内容,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形象、更具体。教师将榜样人物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通过课堂教学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榜样人物的可亲、可近、可敬,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和很多人打交道,有的熟悉,有的陌生;有的勤劳,有的懒惰;有的关心别人,有的只为自己……那么如何使这些人栩栩如生、鲜明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呢?我想,不仅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思想的典型事件来写,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刻画人物。也就是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来描写人物。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无经国济世之志者不可以考古论今。由此可知史学的最重要部分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体制的研究。文章认为周郢的新著《明代名臣萧大亨》有从体制入手进行人物探讨的高度。书中见解独到,分析深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人物评传。  相似文献   

20.
扬州文士形象在《儒林外史》的巨幅人物画廊中占据突出位置。这些士子多与地方官府关系密切,具有较深的依赖性,并程度不等交结、依附于当地盐典富商,体现了地位的卑贱和处境的维艰。其中亦不乏道德沦丧。钻营功名利禄之徒。牛玉圃、季苇萧、金东崖、高翰林、万青云、余特等,诚为鲜明的独创性和深刻思想性相结合的艺术典型。《儒林外史》所绘扬州人物,大都实有原型。该书对扬州文士的精心塑造,从一侧面形象昭示了十八世纪上半叶清代社会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