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理解体育比赛中的淘汰制和单循环制的含义,会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解决有关组合的计数问题。2.通过比赛场次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乒乓,爱体育锻炼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活动创意】引导学生亲身体会弱势群体生活,学会感知爱、珍惜爱。引导学生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懂得付出爱,培养其爱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活动内容】体验角色;交流爱心;表达感受。【活动时间】2005年9月下旬到10月中旬。【参加人员】两个教学班的学生,语文教师一人。【过程描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一个充满着“爱”的教学单元,设计完这一单元的阅读教学课后,看到《让世界充满爱》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我突发奇想: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伤残者等弱势群体的生活,结果会如何呢?在介绍完本单元的单元提示后,我抛出了这样两…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二年级绘本阅读指导。【教学目标】1.着重欣赏系列绘本之《永远永远爱你》,了解霸王龙良太的故事,体会慈母恐龙妈妈和良太之间浓浓的爱,感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爱的种子,即便是凶狠残暴的霸王龙也不例外。2.通过对图画仔细观察以及文字留白处的想象,感知书的内容和情感,懂得观察和想象是阅读绘本的基本方法。3.通过观察比较,简单了解作者宫西达也此系列绘本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宫西达也绘本阅读的兴趣。【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阅读《我是霸王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教学目标】1.认识"姑、娘"等七个生字词,会写"帮"等六个生字。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请求的语气。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教学重点】认识益虫和益鸟,读出请求的语气。【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益虫和益鸟卡片、头饰。【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活动】猜谜语:(小时穿黑衣,长大穿绿袍,爱跳不爱走,捉虫是能手)青蛙;(有种鸟本领大,尖嘴能给树开刀,树里害虫全捉掉)啄木鸟;(像云不是云,地上开白花,像雪不是雪,越冷大家越爱它)棉花。【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呀,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读懂诗歌,感受作者对雪人浓浓的眷恋之情。2.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懂得感恩。3.叙事清晰,结构完整,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神情变化反映人物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情感导入,揭示主题1.播放《烛光里的妈妈》,学生用心聆听或跟着哼唱。2.这首歌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出了对妈妈深深的爱。除了妈妈,还有深爱着我们的爸爸,每一天我们都是沐浴在他们爱的怀抱中。今天,让我们一起大胆说出自己的爱。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并理解"摇撼、无可奈何、扎煞、拯救、嘶哑"等词语。2.体会猎狗行为的变化及原因,从而体会老麻雀对小麻雀伟大的爱。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到母爱的崇高。【教学重、难点】体会猎狗行为的变化及原因,从而体会老麻雀对小麻雀伟大的爱。【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麻雀图片)说说麻雀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小、弱等)(出示猎狗图片)这是谁呢?它和狗有什么不同?(凶猛、可怕等)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目标】1.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重点】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品读,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感人的真爱。【教学难点】结合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爱如茉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CCTV3有一个《开门大吉》的节目,听歌曲,猜歌名,今天老师也放一首歌,比一比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抢答歌名?(播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第三册数学活动课《购物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选择数据提出问题,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情感,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学生能提出数学问题,并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购物问题。【教学难点】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选择购物方案。【教学准备】多媒体计算机、自制课件和游戏所需的各种实物(学习用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就表现在从阅读感悟开始,联系生活。反思生活,回报生活.通过对文本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反复感悟.内化吸收,感受爱,体验爱,回报爱。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内容】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分数的读法、写法等,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构建了良好的知识基础。【教学目标】1.认识分数的产生;2.在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通过类比、分析、操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分析、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浙教版《数学》三步式题和应用问题。【教学目标】1.掌握三步式题(第二级运算中含乘除混合及两个小括号)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能对三步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简单分析,进而解决应用题。3.培养学生数量关系的分析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数量关系进行综合列式,解决三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过程】一、题组呈现,以旧引新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  相似文献   

12.
【活动理念】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和预防,教师应关注学生积极向上的自我力量,让学生对自己、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观,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树立应对考试的信心,是考前辅导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课旨在帮助小学生积极认识考试,发掘自己的学习能力,树立对毕业考的信心。【活动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毕业考是一次自我展示、自我锻炼的机会。2.让学生发掘自身的学习潜力。3.体验到自身巨大的学习潜力,增强应对考试的信心。【活动对象】小学六年级【活动准备】杯子,水,回形针,能力加油卡,情景剧  相似文献   

13.
【教学设计】视频导入:播放“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视频,通过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场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教学思路:关于本课,实验版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为:“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为:“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土"和"子"两个生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熟记字形,规范书写。3.了解课文内容,掌握自然界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爱自然、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拓展延伸,激发爱自然、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5.
【活动内容】结合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小学数学第九册小数乘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开展本活动。【活动目的】1.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方法、策略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决策等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目标】1概括小说的内容。2在朗读和揣摩中把握人物的性格,理解小说的主题。3感受到真爱无处不在,培养学生爱我家庭、爱我社会的人生观。【教学重点】揣摩人物的心理,有感情地朗读。【教学难点】理解小说的主题。【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课前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教室环绕轻轻的音乐,师生沉浸在母爱的亲情之中。投影显示图片"大手拉小手"。2教师导入:图片上有什么?你能用语言描绘一下画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63~64页的例1、例2和练一练。【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体验"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条理性和严密性;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1-73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2.使学生反思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感悟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今天是咱们第一次见面,猜猜老师有多高?(学生作出不同的猜测。)师大家都没有猜对。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雨前、雨后的蔷薇花,激发学生爱美、惜美之心。2.通过研读萨沙和妈妈的对话,培养学生自觉保护“弱小”的情感和习惯。【教学过程】第一板块一回忆故事“发生”,扬起思维之帆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8页例5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继续体现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丰富解题策略。2.清晰地认识连减同数的问题,积累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为今后学习除法做好铺垫。3.让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应用意识的形成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圆形纸片、纸袋、印有例题的作业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仔细观察,发现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