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儿童语言习得的调查与分析,探讨了双词句语言的构成,解释方式以及语义联系,阐明双词句语言在儿童语言生成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全语言教学理论诞生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一种视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为整体的思维方式。教师要从全语言的特点出发,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讨了词句板块的教学也应基于全语言理论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3.
纪学兰 《教育导刊》2014,(11):68-71
课程标准要求习作教学要让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给小学习作教学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儿童视野中"有新鲜感的词句"有其独特内涵,从认知论和社会文化观的角度思考儿童语言的习得与运用,习作可以定义为是经由认知发现生活,在语言的交往与习得中回归生活、丰盈生命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儿童语言习得的调查与分析,探讨了双词句语言的构成、解释方式以及语义联系,阐明双词句语言在儿童语言生成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S.Pinker提出了“语言本能”说,反对“语言是文化产物”的传统观点,主张语言是一个进化而来的天赋模块。他采用语言的生物学研究方法,通过对语言的宏观研究和微观剖析,对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语言习得的考察,对语言异常现象的神经生理学研究,证实了语言在各个层面上的普遍性及共同的进化根源,从而论证了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相似文献   

6.
理解词句含义,就是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感情以及上下文意等,准确地把握住词句与文章整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准确地理解词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具体含义.理解词句的含义,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透过语言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词句在语境中的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及言外之意.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尝试以文化语言学为指导,从文学、语言、民俗文化三个方面探讨蕴含在唐诗词句之中的民俗文化,从而说明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即语言之中存在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8.
【名师提醒】作文的较量,往往表现为语言的较量。而语言的好坏,又往往是通过词句来表现的。因此,老师要告诉同学们,想写出漂亮文章,不妨先从词句下手。回首历史长廊,大家会清晰地记得无数文人墨客锤炼词句的故事。一句  相似文献   

9.
【名师提醒】作文质量的好坏,往往表现为语言的好坏。而语言的好坏,又往往是通过词句体现出来的。因此,要想写出漂亮的文章,不妨先从锤炼词句下手。遗憾的是,对很多同学来说,对词句的锤炼一直是耸立在他们面前的一座难以逾越的  相似文献   

10.
肖玲 《小学生》2011,(6):71-71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积累词句、运用词句的起步。俗话说作任何事情都要“慎于始”,低年级的课堂词句训练是学生系统地走近语言、运用语言的开始。这时的“词句训练”应该是语文课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学生打好词句运用的基础是中高年级展开段和篇的训练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双词句"妈妈水"的语义分析是建立在对一对双胞胎儿童及其他儿童的话语长期观察的基础之上的,分析结果显示"妈妈水"体现多种语义关系,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语义解释。这种语义分析给我们带来了诸多语言学的启示,它有助于儿童语言研究,特别有利于儿童语言教学、双语教学以及外语教学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词句分析是课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中恰当有力的词句,极富有表现力,使文章顿然生色。对这些典型的词句的理解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领悟语句内涵、深义,能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在此略谈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教材中的课用词精美、语言生动,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品析重点词句,会使学生深入地理解章的语言美,同时丰富语言积累并逐步感悟和运用。  相似文献   

14.
现代文阅读里常常有某个重点词语的内涵或赏析的问题,这是对语言锤炼、语言品味能力的考查,其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不能泛泛而谈。在平时的阅读中,注意品味琢磨重点词句,对文章的理解会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大学公共外语的教学目标,大学公共外语翻译教学的常用方法,通过课堂导入旅游英语词句进行的新的尝试,介绍了学生如何在课堂亲身体验翻译练习,提高公共外语学生翻译能力的形式,使学生了解语言转换为基础的翻译,实际上与旅游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乐刚 《考试周刊》2014,(87):36-36
<正>词语的创造性运用主要是指创造一个新的词句或者赋予原有的词句以新的涵义。对词语而言,包括字与字的创造性搭配,造出新词;在新的语言环境中使用某个已有的词语,扩大词语使用的领域等。对于句子而言,其创造性运用主要体现在句式的灵活运用上。下面我就小学语文中词句的创造性运用谈谈见解。一、依托文本,想象创造低年级以学习字词,理解字词,积累字词为主。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教材,不仅重视分析文本,更注重让学生在学习  相似文献   

17.
理解词句含义是阅读教学中经常涉及的内容。可是,词句含义到底指什么,什么样的词句可以考查其含义,什么样的词句不必考查其含义这样一些问题,在语文教学实践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所以,对词句含义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作简要分析以澄清认识,很有必要。一、将非含义词句当成含义词句来教学并非任何词句都具有含义的。词句含义是指词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没有从字面上直接反映出来的意思。它蕴涵在表层意思之内,具有深刻的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一个生成系统,它是一套任意符号,它基本上属于人类。语言是人类用任意符号系统进行交际的非本能的方法。人类的感知学习活动和语言神经系统都是按遗传指令在外界刺激下活动,故人的大脑具有先天学习语言的能力,只有在后天语言环境的作用下,就会得到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词句训练是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小学生的点滴语文知识主要是从词句中获得的。通过词句训练可以使小学生建立句的概念,了解最简单的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  相似文献   

20.
在阅读教学中,词句分析一般可分为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是理解词句的一般意思和一般用法;动态分析,则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深入地理解词句特定的含义和特殊的表达作用。如“温暖”的一般意思是“暖和”,“舒适”的一般意思是“舒服安适”。但是,在《穷人》一文中,我们如果按这样的意思来理解“在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就会引人发生疑问:“穷人家怎么能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