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每一位有独创性的诗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意象。综观艾青的全部诗作,他拥有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太阳和海洋。本文试就艾青诗歌中的土地意象的内涵及其成因进行探寻。一“土地”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也唱不尽的主题。如《浪》、《笑》、《黎明》、《北方》等,而把这种感情表现得最为动人的是他创作于1938年的《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相似文献   

2.
土地意象折射的苦难母题和太阳意象折射的理想母题体现了艾青诗歌独特的审美价值,也奠定了艾青在现代诗歌史上无法取代的位置。如果说太阳意象寄寓了诗人对理想和光明的追求和向往,那么土地意象则体现了诗人对民族和人民现实苦难的深厚体认并寄寓其对苦难民族和人民的深沉挚爱。由苦难滋生的沉郁和悲壮以及独特的生命本体的悲剧体验正是以《手推车》为代表的艾青诗歌的审美意蕴所在。  相似文献   

3.
读过许多诗人的作品,发现绝大多数诗人,都歌咏过太阳和光明。诗人艾青是其中突出的一个。他写太阳,火把,野火等,特别是那首长诗《光的赞歌》,达到了对光明的登峰造极的赞颂。  相似文献   

4.
每一位有独创性的诗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意象。综观艾青的全部诗作,他拥有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太阳和海洋。本文试就艾青诗歌中的土地意象的内涵及其成因进行探寻。  相似文献   

5.
我爱这土地     
艾青 《辅导员》2011,(17):1
推荐理由: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1938年,日寇的铁蹄在中华大地疯狂肆虐,在这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诗人艾青借一只悲愤的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着这灾难深重的土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  相似文献   

6.
自有国家以来,每个人都天然地与祖国连在了一起。中国人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这是一个纽带,连着所有出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我们有不同的父母,不同的姓氏,不同的家乡,却有一个共同的祖先,一个共同的根。为什么要爱国?因为生于斯,长于斯。这不是响亮的口号,也不是激昂的话语,却道出了对祖国所有质朴的情感。“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艾青的诗作《我爱这土地》中常被引用的一句。在这首诗里,艾青运用暗示、象征、移情等手法,将情感注入到土地、河流、风、黎明等众多的自然景物和现象中,表现出诗人对祖国、土地和…  相似文献   

7.
无论在艾青的诗中还是在他的人格中,都能看到《圣经》——基督教对他的深刻影响,尤其是耶稣人格对艾青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他对苦难的敏感,对光明的追求和献身祖国人民的殉道精神之中.  相似文献   

8.
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土地"情结,对母亲的依恋,对故乡的思念,对祖国的热爱。当然诗人也不例外,无论是中国诗人还是外国诗人,他们都有自己的"土地"情结,并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怀通过文字表达出来。本文将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对比分析我国诗人艾青的《我爱这片土地》和英国诗人罗伯特·彭斯的《我的心啊在高原》这两首诗中作者的"土地"情结。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一、引言。主要介绍两位诗人的个人背景以及这两首诗的创作背景;二、对比分析。根据两位诗人所处的不同时代背景以及创作背景,分析"土地"在两首诗中所代表含义的异同以及两位作者的"土地"情结;三、结论。  相似文献   

9.
我爱这土地     
<正>《我爱这土地》这首著名的抒情短诗是诗人艾青在1938年8月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zhì)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的。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奖励》2011,(12):60-61
小时候读艾青的现代诗《我爱这土地》,最喜欢其中的一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句话道出了诗人对祖国大地深深的热爱。在北京,同样有一位科技工作者对京城这片土地视若珍宝、挚爱有加。他就是我国土壤肥料专家、北京市土肥工作站站长赵永志。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诗从左翼向抗战发展的时代过程中,产生了艾青这样一位足以代表中国现代新诗最高成就的诗歌艺术大师.探讨艾青的诗歌成就,必须考虑到他的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个性.忧郁的气质,叛逆的精神,本真的性情和艺术的心灵的浑融互通,使艾青具备了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最有成就的诗人的艺术潜质和成功因素.艾青诗歌的风格,则与他诗中经常出现的太阳、土地、旷野、春天、黎明、生命、火等中心意象有关.可以说,没有对光明的追求和对土地的讴歌,没有真情和个性,没有体现这些追求、讴歌、真情和个性的意蕴深长、生动新颖的鲜明意象,便没有诗人艾青,没有这些载入史册的诗篇.与光明同行,与时代共进,艾青作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可贵之处和永恒价值,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12.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11月17日,发表在当年12月10日桂林《十月文萃》旬刊上。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蹂躏中华大地的严酷形势下,诗人写下了这首抒情诗,用“土地”这一意象象征祖国,表达了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深情。  相似文献   

13.
王廷义 《作文》2023,(19):32-36
<正>主题阐释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许多小家组成大国,家与国自古相通。家国情怀,体现出中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民族凝聚力。名人名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  相似文献   

14.
一、创设情感氛围,引导学生领悟情感 教《我爱这土地》时,我先让学生听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让学生从中受到情感的感染,接着导语设计:"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  相似文献   

15.
本单元四篇课文六首诗的主题是“土地情思”,其内涵是爱国思乡。内容提示1.《诗两首》:《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艾青对祖国深沉的爱,抒发了在艰苦的年代里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乡愁》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思想中最执著的主导情感——中国意识,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的恋歌。2.《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这首诗便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  相似文献   

16.
陶晓跃 《师道》2005,(12):28-29
艾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他“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艾青《诗论·诗与时代》)而蜚声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诗坛。特别是抗日战争初期,诗人奔波于武汉、临汾、西安之间,亲眼目睹了战争给北方农民带来的日益深重的苦难。那满目疮痍的国土,那挣扎流徙的难民,无不激起诗人沉痛情感的回旋。于是诗人写下了一组关于北方的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就是这组诗中极为重要的一首。在这首满是辛酸、苦楚和沉郁的诗中,诗人以自己诚挚的悲哀,以自己那“农人的后裔”的“流浪与监禁”的身世和“憔悴”的生命,向着“中…  相似文献   

17.
<正>艾青创作于1938年11月17日的《我爱这土地》,于次月11日发表于《十日文萃》的第一卷第四期。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敌强我弱的形势,日寇在中国的国土上肆意践踏,祖国山河破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作为诗人的艾青,目睹了祖国惨遭苦难的景象,毅然拿起手中的笔,以自己的力量投入到抗战的行列中,用发自灵魂的真音,写下了这首诗歌。  相似文献   

18.
我爱这土地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并在短时间内侵占了我国大片领土。有感于国土的沦陷,人民的颠沛流离,诗人创作了这首诗歌。在诗中,诗人将自己假设成一只鸟,把对祖国土地的一颗赤诚之心融入到诗中的一字一句中。诗的前半部分充满激情,悲凉而深远;后半部分饱含深情,是发自肺腑的震撼。全诗抒发了诗人愿为祖国献身的深情誓愿,这首诗也是歌唱土地的一篇杰作。艾青是现代著名抒情诗人,作品众多,其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塑造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诗句笔墨饱蘸激情,以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浓重感伤的感情气氛,造成了一种回肠荡气的效果,你不妨找来一读。(暮雨)  相似文献   

19.
试论艾青笔下的土地和太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和太阳是贯穿艾青诗作的中心意象,是支撑他艺术生命的脊梁,凝聚着他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观察与认识,独特的思想与感情。从土地和太阳意象中,我们可以透视出艾青诗歌的时代特征、创作情感以及创新手法。  相似文献   

20.
吴尚华 《学语文》2003,(1):33-34
一、新教材现代诗歌总体考察新教材选入的现代诗歌共有8首。徐志摩《再别康桥》、闻一多《死水》、艾青《我爱这土地》、穆旦《赞美》、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梁小斌《我热爱秋天的风光》、韩东《山民》、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以说都是20世纪中国新诗史上重要诗人的经典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从诗人构成来看,基本涵盖了新诗史上的重要流派以及艺术思潮。如闻一多徐志摩是20年代新月诗派的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