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前,处于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将如何摆脱困境与危机,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中国本土电影只有以积淀了民族审美经验和情感的艺术形式去反映民族化传统并运用现代意识去观照和超越传统化,充分利用本土化资源去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当下状态和普通人的命运及价值观念的嬗变,努力挖掘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东方诗情和东方神韵并与现代电影语言审美地结合,才有可能在世界电影艺术的领域中拥有一块立足之地。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水墨山水画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绘画.中国画的体系中蕴涵了优秀的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精华,也融合进了优秀的艺术心理、艺术情理和艺术精神.在中国画的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美育,应引导学生认识美育与图画的共同诉求是其艺术精神与道德要求的统一,认识美学原则与中国画的艺术精神在求美的思想上是一致的,同时重视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韩国电影深入切近的剖析,从传统文化和本土经验的角度,对商业机制下的电影文本作回归影音本质的诠释。在比较历史传统的背景下以人性、爱情、细节为触点探求民族精神气质所蕴涵的丰厚艺术包容量。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创制过程中,深受传统美学精神影响的编创者格外注重追求电影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无论是电影中人物语言的表达抑或镜语的运用,都刻意表现含蓄隽永的韵致,力图以一种以简洁凝练、委婉含蓄的方式表现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实现言近旨远的艺术表达效果。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含蓄蕴藉的传统美学精神得到优良的传承和艺术的表现,而含蓄蕴藉的美学追求也使得影片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令人心驰神往,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创制过程中,深受传统美学精神影响的编创者格外注重追求电影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无论是电影中人物语言的表达抑或镜语的运用,都刻意表现含蓄隽永的韵致,力图以一种以简洁凝练、委婉含蓄的方式表现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实现言近旨远的艺术表达效果。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含蓄蕴藉的传统美学精神得到优良的传承和艺术的表现,而含蓄蕴藉的美学追求也使得影片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令人心驰神往,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6.
中国贺岁片经过长期发展和艺术积累,确立中国电影的商业美学任务凸显出来。要建立成熟而独特的中国电影的商业美学,应该经过中国观众的认可和市场的检验,它将是主流价值和娱乐价值、商业性和艺术性、本土性和全球性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影像艺术以有别于传统艺术的组织形式和体认方式,在表达生态危机和关切人类生存前景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生态电影已经成为世界电影创作的新的生长点。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社会生态危机的加深,应和着世界性的生态电影思潮,中国电影分别从生命起源和生命的宇宙定位、非人类群体的生命活动及生存空间和表达生态关怀、展示人性冲突等不同角度显示了生态思想的初步觉醒。但是,由于电影创作的市场化导向和本土生态思考的缺位造成了电影中深层的生态意识的薄弱匮乏。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中国水彩画发展的状况,讲述中国水彩画发展的方向,分析了水彩画的时代感和精神性。提出要发展水彩画,在中国必须把中华民族的艺术优点、民族精神与水彩画的特征接合起来,用真诚、严谨的艺术作风深入生活到大自然和平凡的人民群众中去寻找创作题材,构建出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水彩画。  相似文献   

9.
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由于纪实性的艺术特点,编导者秉承儒家传统美学精神,在电影的拍摄中特别推崇尚实求真的审美艺术。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艺术魅力不仅表现在忠实历史,追求故事情节的真实可信,以真取胜,也体现在对情感的书写和张扬,以情动人。主创者以严谨的创作态度和艺术的表现方法,创作出许多故事情节真实生动、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情感基调真挚深沉的优秀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作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平面设计不断发展,本土设计师需要对我国平面设计的发展总体趋势进行深入而全面的思考和探寻。只有深刻领会"本土特色",挖掘"传统文化",才能紧跟时代潮流,设计出为世界艺术界欣赏和接纳的中国本土设计。在众多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中,水墨艺术经过千年的洗练,带着浓厚的艺术韵味和文化底蕴自然而然展露出其独特的风采。  相似文献   

11.
笔墨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特征.画家在创作作品过程中通过笔墨的应用能彰显画家的功力技巧、思想情怀、精神气质、风格样式与文化修养.传统笔墨与现代笔墨由于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审美取向也有所不同.通过二者比较、分析、研究,可以清楚看到现代笔墨在继承坚守传统笔墨的同时,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把现代艺术的一些手法,如抽象、构成、解构等融入了现代山水画笔墨的创作,从而形成具有现代审美理念的一种新的笔墨语境,使现代笔墨获得广阔的展现空间及丰富多元的面目.  相似文献   

12.
王宁 《钦州学院学报》2012,27(4):15-16,36
钦州坭兴陶融汇着中国古代美学的艺术精神,具有中国文化艺术传统的美学特征:以形写神;气韵生动;"骨"、"肉"统一。钦州坭兴陶的陶艺既带有中华民族的气派,又具有自己的地方风貌。  相似文献   

13.
简论中国油画的写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意”在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中国油画艺术实践中同样得到充分的表征。中国油画的写意特征主要体现在“倾泻”——强烈的感情色彩,“粗写大意”——对“意中之象”睿智的把握,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中国油画艺术中的延伸和发展,因而带有着纯正的民族性和鲜明的时代感。  相似文献   

14.
论文以中国传统彩陶文化及色彩在现代陶艺的作品创作中的应用为基础,论述了中国彩陶传统装饰文化艺术与现代形态造型艺术的互补,揭示了传统彩陶艺术与现代社会人生往复流转、浑然一体、互依互生的关系。进一步阐明了把传统彩陶装饰元素当作陶瓷艺术造型主体精神的形式载体之一,创造出具有强烈民族特性的全新的中国现代陶艺作品,从而创立一种具有民族风格和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是中国现代陶艺家共同追求和探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抽象艺术常常误读西方现代抽象艺术及本土的意象图式,总体上还缺失艺术原创精神,停留在挪移概念、搬用样式或堆砌肌理上。中国传统没有现代艺术意义上的纯粹抽象。重提"意象",有助于寻求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转型及当代艺术介入国际语境的中国姿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代新诗的发展越来越呈现衰落之势。要想走出困境,必须古为今用,从我国古典诗歌的沃土中吸取艺术养分;必须对接"五四"新诗精神,从中吸取思想养分;必须洋为中用,辩证地吸取西方现代主义诗艺,使之与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诗艺相互交融,创造出一种能够被普遍接受的诗歌精神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7.
戴望舒是中国30年代“现代派” 著名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他重视抒写自己的内心世界,采用象征手法,将西方现代派诗歌技巧与中国传统诗歌意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经过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作为创造与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力量,中国古代文人最引人注目的文化活动就是对“仕途”的执著和对艺术、尤其是山水画艺术的痴迷。与其对仕途的执著相对应,中国古代文人对山水画创作的迷恋也远远超过了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审美范畴。其间一定有更深层的文化与社会心理的原因。探究这些深层原因,不仅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特征、把握中国古代文人以及山水画家人格的深层机制,而且有助于我们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中国艺术创作的本质和中国人的艺术精神,汲取当代艺术创造的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19.
王沂东是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他的艺术既揉合了传统和现代,又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为古典主义画风引入清新的乡土气息。他的作品大多以沂蒙山区的风土人情为题材,体现出浓厚的乡土情感和健康的美感,但又没有陷入对个人趣味的过分追求而边缘化。他把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研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较为成功地解决了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的矛盾。王沂东的作品富于绘画因素与文化因素两方面的价值,对大众趣味的健康发展具有引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云南大理喜洲白族民居有着独树一帜的街道民居格局和建筑风格,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特征。该文介绍了喜洲民居的格局、装饰以及成因。通过对传统民居的分析研究,洞察中国传统设计中精彩、深奥的人文内涵,从而给当代艺术设计创造以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