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陈月娥 《科教文汇》2007,(9X):82-82
使学习潜能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增长知识、提高学习效果,语文老师需要智慧,多运用赏识教育,使其闪光点成为其对语文产生兴趣的生长点;巧妙安排学优生督促他们的语文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集体转化潜能生的神奇力量;以学习潜能生为主体,引导他们建立“语文自主学习档案”,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2.
将“潜力生”改造为“先进生”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教育者应以“爱心”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知心”为桥梁,经过“细心”的转化工作,并持之以“耐心”,“潜力生”的病态心理是可以转化为健康心理的。转变潜力生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调动内因,因势利导,将“潜力生”培养成“先进生”。  相似文献   

3.
使学习潜能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增长知识、提高学习效果,语文老师需要智慧,多运用赏识教育,使其闪光点成为其对语文产生兴趣的生长点;巧妙安排学优生督促他们的语文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集体转化潜能生的神奇力量;以学习潜能生为主体,引导他们建立"语文自主学习档案",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4.
对于“问题生”的教育,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1)对“问题生”家访;(2)多关注“问题生”;(3)多提建议思路;(4)小组常态协作,期望能起到对问题生的教育和转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宁佳博 《科教文汇》2014,(21):132-133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探索“生本教育”中的“生本德育”工作。“生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定厚实的基础”的核心价值观。“生本教育”是实现这种价值的有效途径。“生本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种主流理论和实践模式。为此,笔者介绍本校在“生本德育”工作上有实效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刘欣 《科教文汇》2009,(6):75-76
当今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就是“工学结合”,它给高职教育理念和模式带来重大变革,也给高职院校如何在“工学结合”环境下做好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课题。改变高职院校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去顺应职业教育环境的变迁和发展的趋势,实现思政教育环境内容形式、教育职能及教育机制、理念的转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樊国娟 《知识窗》2014,(6):63-63
“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告诉我们,在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时,只要提纲挈领地抓住教学重点,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放任“自由”,反而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理,面对不同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发挥多元主体作用,在科技成果转化各种模式中,对其中涉及的主体角色进行准确定位,能进一步促进各方主体的协同,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服务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成都市青白江区的案例是“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成果转化模式,是以推动实现创新技术、成果市场化为主要目的的新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在该模式中,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的“三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对该模式中“三主体”作用分析,探索“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成果转化模式的运行机制,为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高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要求为目标的管理方式,通过教育,让高职生明确其职业目标,使之能够自觉地按职业目标的要求开发潜能、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将来不仅能够适应社会,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成学生自我实现。美国学者汤姆·莫利斯博士在《真正的成功》一书中论述了引导人生成功的7C模式理论,我们可以将这一理论渗透到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引导学生走向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0.
田园园 《科教文汇》2010,(11):170-170,172
对高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要求为目标的管理方式,通过教育,让高职生明确其职业目标,使之能够自觉地按职业目标的要求开发潜能、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将来不仅能够适应社会,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成学生自我实现。美国学者汤姆·莫利斯博士在《真正的成功》一书中论述了引导人生成功的"7C模式"理论,我们可以将这一理论渗透到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引导学生走向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1.
王大伟 《科教文汇》2009,(23):108-109
生本教育观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学生生命在课堂环境中共振共生.“低入——深思——高出——评价”是课堂教学的四个阶段。生本教育在课堂教学的实施预示着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得到整体提升,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邹娟 《科教文汇》2013,(4):146-147
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由相应的职业技术学校和企业共同担负人才的培养,并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组织教学和进行岗位培训的职业教育;第二种是近年来流行于北美及其他一些国家的一种“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职业教育模式;第三种是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模式,按照能力标准评估所规定的评估指南,对学生培训教育的结果进行评估,并对评估合格的学生颁发准备就业的国家资格证书。南通体臣卫生学校近年来借鉴国外人才培养模式,在五年制高职护生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改革,如:加强实践教学,转换教学模式,建设双师结构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培养护生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对一个潜能生帮扶的案例分析,阐述了只要教育对策,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  相似文献   

14.
学困生转化工作,始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热点、难点。作为学校、班主任、教师、家长等方面,有义务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应从调动学困生主观学习积极陛、实施“分层次教学”、帮助学困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家长沟通等着手,抓学习目的、动机的教育,有爱心、诚心、耐心,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心引导他们走出困镜,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靳晓霞 《科教文汇》2020,(1):125-126
“中国制造2025”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需要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通过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中,培养高职生良好的职业认知,开展“政校企行”协同合作,培养职业素养,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形成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钱丹丹  许孝君 《情报科学》2021,39(12):133-138
【目的/意义】随着2020年初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和世界慕课大会的召开,教育范式改革 迫在眉睫。后疫情时代,变革现有教育组织模式、服务模式和教学模式,将有助于构建智能时代新型教育形态和新 人才培养范式。【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混合式教学”相关文献梳理及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利弊分析,以知识转化 周期为研究视角,构建了SECI知识转化模型为基础的医学信息素养教育“双线混融共生”教学模式。【结果/结论】该 研究将有助于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医学”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流程重组和转型重塑,完善教学体验和提升数字教 学服务能力。【创新/局限】打破传统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的局限,运用技术手段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后疫 情时代教学改革由应急走向常态,缩小了学习期待和学习体验之间的差异,提升了教育教学效能。但广泛推广还 要受制于教学制度、技术条件、学科类型及教学者等多元因素。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将乐县科协系统根据基层农民群众的不同需求,探索推行远程科普教育“3+1”学用模式,促进学用成果转化,受到广大农村党员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用型科研成果转化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高职院校科研导向不足、合作机制不完善、评价体系不健全、技术转化困难、缺乏行业对接等问题,通过“智能管道探测清洁机器人”项目、“机床主轴相变冷却技术”专利和“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技术”项目的案例分析,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应用型科研成果转化模式,并提出可行的转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以昆明理工大学开展的"多类型和多层次"推免生的推荐选拔机制改革为例,通过推免生选拔模式多样化改革,重点突出对推免生创新能力、专业潜能和综合素质的考核,推免生整体质量不断提高。对近年推免工作进行总结,探索建立了推免生考核评价选拔体系,加大了优秀人才选拔力度,提高了推免生生源质量,有力地推动了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三生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互为关联,相辅相成。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加强德育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竞争力,培养四有新人的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本文通过对中职学校学生现状的分析,提出“三生教育”的重要意艾,介绍“三生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希望能引起社会、家庭和学校的重视,在全国中职学校中开展“三生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