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朱碧瑜 《教学随笔》2016,(5):102-102
阅读是一种终身教育好方法,小学教育中就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自主、积极地去探索课内外知识,广泛地阅读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本文就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板块,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好的阅读习惯是从小培养起来的,朗读作为一种方法在学生时代应该着力培养。对此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身心都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会对他们日后的学习、生活都产生积极的影响。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就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谈了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英语学习的要求发生变化,英语阅读是学生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一个方面,而英语阅读的学习要从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开始,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不能很好地理解阅读中出现的知识点,也会影响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多数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正是出于这样的初衷,本文简要分析英语阅读的现状,找出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质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凶素,是培养一代跨世纪建设人才的需要。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经形成就成了支配一个人阅读行为的力量,就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遨游,不断地去探索知识宝库,采撷知识瑰宝。但是,从现状看,我们的学校和家庭,把关注过多地放在“勤奋”与否和知识的灌输上,而忽视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教育和培养,因此,我们教师对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等闲视之,必须从小学开始,并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培养和训练。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的开展,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越来越要求学生有良好的阅读能力,更好地进行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有多种阅读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文学作品鉴赏,提高文学素养。而这一切都要求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小学生正处于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本人就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给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产生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7.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一生成就多多,他在谈到学习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阅读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培根的话包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很重要。下面我谈谈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一、加强学习引导。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学生的语文水平大幅提升。高职学生普遍基础差、底子薄,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更谈不上阅读。因此,加强高职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习惯是后天的产物,虽然不一定是经过有意识的练习所形成,但它一旦形成后,就会在一定情境的条件下,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一个人的习惯是多方面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特定的条件,培养受教育者的良好习惯,防止或者消除不良的习惯,是教育者的重要职责之一。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难以估量的。乌申斯基说 :“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 ,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 ,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句话也道出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所蕴含的巨大潜能。教会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与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实践告诉我们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与课堂阅读教学相结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为了使学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的好习惯 ,关键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教师可结合…  相似文献   

11.
王洁 《考试周刊》2014,(85):21-22
阅读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操。其次良好的阅读习惯十分重要,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其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以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为主,在学生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中逐步地学习阅读的正确方法,通过课堂内外的延伸积累好词好句,在潜移默化中开拓学生的视野,促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前自主预习习惯,培养学生课中主动参与习惯,培养学生课外延伸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3.
课外阅读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都至关重要,而对于阅读能力培养的最好时间阶段就是小学阶段,随着社会与时代的进步,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年龄不断地提前,目前大多数教师与父母都认为阅读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学时就开始培养,这个阶段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诱发学生阅读的激情,让孩子喜欢上书,为将来的学习过程做一个良好的奠基,由此,本文浅略的探讨了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4.
赵兰秋 《考试周刊》2013,(72):79-79
<正>在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初中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不会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甚至一看到英语文章或短篇故事就产生畏惧心理等问题。为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一生都受用,坏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纠正。阅读时,不能逐字逐句地读,而要讲求阅读速度。在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参与者因阅读活动而对内容进行感知、理解甚至记忆的现象,从低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的阅读品质,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可以培养语文素养的基础方式之一。小学生想要具备良好阅读品质,就要从阅读习惯开始培养。逐渐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能够集中注意力的同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主要阐述了如何从低年级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感知快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小学生如果能在这个阶段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就会终身受益。因此,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阅读,注重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的阅读热情,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阅读能力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必备能力之一,那么教师应采取怎样的教学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首先,阅读需要长期坚持,需要读够一定量,经常读;其次,阅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中断,不要一碰到生词就查字典,而应逐渐培养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以求连贯地、快速地、大量地阅读。该篇文章总结了几种阅读教学法供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8.
阅读积累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所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共识和追求.本文就培养初中生良好阅读习惯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根据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六年的小学学习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一些具体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课外阅读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都至关重要,而对于阅读能力培养的最好时间阶段就是小学阶段,随着社会与时代的进步,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年龄不断地提前,目前大多数教师与父母都认为阅读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学时就开始培养,这个阶段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诱发学生阅读的激情,让孩子喜欢上书,为将来的学习过程做一个良好的奠基,由此,本文浅略的探讨了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