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建造于隆庆至万历年间的涞源县明长城对于保卫明代北直隶、拱卫都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涞源县明长城的作用首先凸显在其军事功能上。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包含防御结构与空间布局、侦察预警、军事管理体制、兵役制度、后勤保障与武器装备供应以及增援策应等六个方面的内容。明长城整体军事防御体系的空间建置和时间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明代的政治经济及民族关系调整。  相似文献   

2.
在系统、全面、客观地分析诸多"起源说"的基础上,认为少林武术起源是以"禅武结合"第一人僧稠入少林寺时间为界限的,即北魏宣武帝延昌年间.同时,少林武术是在军事实践与汲取民间武术精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武僧集体智慧结晶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修筑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永泰城,是明朝后期发动了松山战役,清除了蒙古鞑靼在甘肃兰州、洮州一带的势力之后,规划建设的军事防卫城堡,城堡与周围边墙、墩台、烽燧共同构成一道坚固防线,阻止了蒙古鞑靼部在青海和河套地区的贯通,给其造成了较大震慑。城堡修筑为龟形,既实现了与当地地形地势的完美结合,又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军事思想,起到了军事防御、保境安民和促进生产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靖难之役前后明代北部边疆地区的军事防御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洪武年间,明太祖为构建“塞王守边”的北边防御体系,在宣府创立卫所,并调入大批武官。永乐初,明成祖以调卫的方式将“靖难新官”安插入卫所中,重新掌握了对该地卫所的控制,并重塑了明朝北部的边疆防御体系。宣德时,调卫成为明廷应对政治军事变故的一种手段,在晋藩谋逆事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总体来说其性质仍是趋向常规化。靖难之役前后复杂的政治军事情势,使得明初调卫呈现出由常规转向特殊再趋向常规的变化轨迹,对这一过程的考察揭示出明廷对武官的调卫具有临时集中性与长期连续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科技人员身体锻炼与防御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对115名某科研所科技人员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女性科技人员参加锻炼的比例低于男性科技人员科技人员,30岁组的科技人员参加锻炼的比例低于其它年龄组的科技人员.身体锻炼与成熟防御方式正相关,与中间防御方式、不成熟防御方式负相关,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正相关,并且"经常锻炼组"和"偶尔锻炼组"在中间防御方式的隔离因子和心理健康的敌对因子上显著低于"从不锻炼组".表明:参加锻炼有助于科技人员改善防御方式,增加社会支持,增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辨析先秦"乐"的含义,指出否定者对墨子"非乐"思想的误解,探究墨子"非乐"思想的真谛,挖掘墨子以及墨家在制定和发展中国古代城市军事防御"礼乐"制度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论长城之地理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防御工程 ,是划分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人文界线 ,但它同时也是重要的自然界线。决定长城位置的诸多环境与生态因子 ,中有气候、气候变迁、地形、水源以及人类的生产活动等。  相似文献   

8.
形成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在建国后被确立为中国对外军事斗争的战略方针.这一方针的确立是由我国的根本性质和根本政策所决定的.实施这一安全战略就在于战前加强我国的军事力量,将做好自卫的准备作为一种威慑力量,以积极防御的战略将侵略者阻挡在国门之外.实施这一战略一靠强大的国防力量,一靠人民战争.建国50年的历史证明,积极防御的国家安全战略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康熙年间是我国清代武举的重要改革时期。康熙皇帝对武举十分重视,亲政后改革了前朝(顺治)武举凭文取中的弊端,使武举朝着文武并重取材的方向发展,为满清建国初培养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军事将官。康熙年间的武举也反映了武功强国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民防作为一种民事防御手段,是为了保护本国家的公民免受军事打击而修建的。核武器的运用不仅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也为民防赋予了新的内容。肯尼迪总统上台后,推行积极的民防政策,对美国民防计划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史载明代保定方志共组织过7次编纂,现存仅弘治《保定郡志》和万历《保定府志》两部。通过对7次编纂成书和刊行流传情况的考察,可见明代保定方志分别在永乐、成化年间各成书1次。弘治年间增补成化志1次,合刊为弘治《保定郡志》。正德到嘉靖间,组织过2次编纂,仅有1次成书。隆庆间编纂成书1次,万历年间续修隆庆志1次,合刊为万历《保定府志》。系统梳理明代保定方志的成书与传播过程,有助于揭示出中国古代方志编纂之不易,并在总结前人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推动当代保定方志的编纂、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嘉靖万历时期私人修史呈多样化,一是体例体裁的革新;二是史书内容的扩展;三是官方修史活动刺激私人著史;四是当代史撰述取材广泛;五是通史撰述进一步发展。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虽然嘉靖万历时期的私人史著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但他们为万历以后私人著史和清初《明史》的写作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方弘静诗歌创作对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徽州文学及文学社团的发展,起到相当大的推动作用。按时间顺序,其诗歌可以分为三个时期:青少年时期的"庠中稿",仅存89首,内容主要为:抒发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表达功名未就、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愁思;登临山水,表达诗人旷达淡泊的情怀。宦旅时期的"旅中稿",主要内容为对下层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和羁旅愁绪、思乡怀友之情。晚年时期的"山中稿",是其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诗歌题材多样,内容广泛,诗风平淡自然。  相似文献   

14.
蒋济故里考     
蒋济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臣,楚国平阿人。明代隆庆与清代雍正《高邮州志》均记载蒋济为高邮人。楚国平阿系指曹魏扬州楚王国及其辖县平阿;两汉至三国时期,广陵及其辖县不属于扬州,高邮也未叫过平阿。因此,蒋济不是高邮人,系今天安徽怀远人。  相似文献   

15.
分路防守体制是明代九边形成后出现的参将分区防守制度,从正统年间开始,相继形成并运行这一体制,后经不断调整和重新布局,到万历时期最终形成比较系统和稳定的结构。但陕西四镇各自分路防守体制形成和演变的历程并不完全相同,相关历史文献的记述,或者只是其中某一阶段历史的反映,或者只是最终形成的制度著录,二者均未系统、完整反映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唐前小人传说集中出现在晋代,其作为一种先兆妖异被解释。伴随着对外视域的扩大,小人国成了外域博物传说惯常话题。唐代后海外小人传闻,作为仙话化的彼岸世界异于尘世的重要例证,渲染了异国风光的诡异奇谲。小人及小人国传说,借助于民间造伪,一些出土实物,又较多地传扬于明代隆庆年间。其往往同佛经置于一处,仍带有外域文化传播的鲜明遗痕,还体现了古人的华夷之辨。  相似文献   

17.
王阳明之所“立言”,版本甚多,然有明隆庆谢氏刻本《王文成公全书》和明崇祯施氏刻本《阳明先生集要》乃为显本,两本各有殊同,皆为读研阳明思想学说最重要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8.
暖泉镇位于河北省蔚县西南部,西邻山西广灵县,是蔚县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暖泉设镇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元代,至明清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有三堡、六巷、十八庄。如今在暖泉镇留存着许多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的碑刻,通过对碑刻的解读与分析可以对这一时期暖泉的商业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