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忠港 《考试周刊》2007,(22):21-22
语言表达题通常是以一个题目一个考点的形式来考查单项能力。不是修改标点,就是修改病句;不是扩展语句,就是压缩语段;不是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就是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近年来高考命题“放权”到省后,多数语言表达题依然难以体现知识运用的综合性,反而有泛化之嫌,映入眼帘的所谓新题也无非是写新闻点评、写一条建议、写欢迎词、写留  相似文献   

2.
连贯衔接题是高考语文的一个重要考点,是高考语文全国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从考点上讲,这种题型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段落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形式上看,连贯衔接题题目形式多数情况下以主观题语句补写的形式出现.从分值上看,语句补写一般为三句,分值是6分,较为固定.从要求上看,连...  相似文献   

3.
语言表达运用的考点很多,概括起来共分三大类,一是“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二是“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三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由于高考题量的限制,每年各考点的检测只能有选择地或侧重或轮流进行。高考是一个热门话题,对试题的评价也总为人们所关注。这里,结合阅卷情况就我省今年语文第六大题即语言表达题谈点个人感受。  相似文献   

4.
2010年高考语言应用题涉及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四个考点,题型丰富多样,表现出重视能力立意、贴近生活热点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语言运用题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也常常是考生产生分差的关键之一。《考试大纲》里语言运用题有四个考点:语言简明、连贯、得体;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常见修辞及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6.
2010年高考语言应用题涉及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四个考点.题型丰富多样,创新异彩纷呈,表现出重视能力立意、贴进生活热点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2010年高考语言应用题涉及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四个考点,题型丰富多样,创新异彩纷呈,表现出重视能力立意、贴进生活热点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考点说明〕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是近年来语文高考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 ,我们在复习时必须加以高度重视。所谓“简明” ,有两点要求 :一是简要明白 ,不罗嗦 ;二是表达意思清楚 ,不含混难懂 ,用语合乎语法和语言习惯 ,合乎逻辑。高考对这方面的考查 ,一般是通过修改不通顺的语句来进行的。所谓“连贯” ,是指语言表达中句子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 ,它要求一个复句的各分句之间 ,或一个语段的各句子之间互相衔接 ,有条有理 ,前呼后应 ,做到文气流畅 ,和谐上口。高考对语言连贯性的考查形式一般有填写关联词、选…  相似文献   

9.
【高考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考查要求】扩展语句主要考查扩充语言成分、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压缩语段主要考查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考点解读】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要求考生既具备准确提取语言信息的能力,又具备准确运用语言进行合理表达的能力,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0.
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是历年来高考常考常新的题型,也是高考语言表达题部分的重头戏,一是因为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将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考查和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便于出新。语言表达题部分是高考题的试验田,而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又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出题方便又容易出新,所以备爱命题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1.
考点解说句子的衔接,实际上是语言表达上连贯的要求,它要求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能接得上、扣得紧,使全文脉络清晰,文气顺畅,准确而又完整。句子的衔接,能综合检测出学生语言运用中的各项能力。因此,它在各种考试特别在高考中颇受命题者青睐。方法指导句子衔接题由两部分组成,即题干项和衔接项。  相似文献   

12.
[考纲解读]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课标)对"语言文字应用"的考查包括两个方面,九个考点. 一是识记,包括正确识记汉字的字音、字形两个考点; 二是应用,包括标点符号,词语(包括熟语),辨析并修改病句,语句扩展、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七个考点.  相似文献   

13.
【考点说明】“扩展语句”考查的是将一句话的意思丰富起来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的能力 ;“压缩语段”考查的是将一句话或者一个长句进行正确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如 2 0 0 0年高考试卷的第 2 7题考查了“扩展语句” ,2 0 0 1年高考试卷的第 2 7题考查了“压缩语段”。“扩展语句” ,先要仔细审清题目的要求 ,认真揣摩原句的意思。有如下几种具体操作方法 :①连缀法 ,即对提供的一组词语加以连缀 ,按要求在隔断处有侧重地补充必要的内容 ;②插入法 ,即在指定的句子前或后直接插入一些语句 ,使原语句的语言单位得以扩展 ,使指定语句…  相似文献   

14.
2009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第一大题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题,共四小题,每小题都是3分,共12分,考查形式为选择题。2009年《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够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今年广东卷第一大题能力层级有两个:A和E,即识记与表达应用。除第1题拼音属识记外,其余3题都是在表达运用的层级上考查考生的语言能力,检测考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水平。与2008年比较,题量相同,考点大体稳定,字音辨识、成语使用、语病辨析、连贯四个考点的考查保持不变。四题四个考点,覆盖面广,考点分布合理。  相似文献   

15.
"语言运用"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考纲"中对此明确提出了七项要求:(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3)辨析并修改病句;(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7)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综合研究2012年高考语文语言运用类试题可以发现,除标点符号外,"考纲"所列的其他考点都一一考查到了,其中考查频率较高的一是压缩语段,二是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现结合实例,对这些热点题型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语文教学及高考改革的深入发展,近几年高考命题愈益趋向为考查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因而,高考试题中常见的仿造句子、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等语言运用类题型应成为我们平常训练的主要手段。当然这些训练不只是句子形式的问题,而是涉及到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17.
[考点解说]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的考查重点为“应用”。扩展语句,要求是将语句扩长,内容扩多。考查形式大致为:①将几个词语连缀扩展为句子;②将短句扩展为长句;③将句子扩展成语段;还结合着“填补句子”、“片断作文”来设计。在语言表达上又与句式、修辞相互渗透。扩展语句,最易犯的毛病是扣不  相似文献   

18.
压缩语段和扩展语句是语文高考《考试说明》规定的语言表达应用方面的两个考点 ,近年成为考查的热点。压缩语段 ,考查的是概括归纳、筛选信息的能力 ,运用的主要是抽象思维 ;扩展语句 ,考查的是使一个或若干个词或句的意思丰富起来 ,使之具体化的能力 ,运用的主要是形象思维。这两个考点的共同点是题目都给出一定的材料 ,不同的是前者需要“删繁就简” ,后者需要“添枝加叶”。不少学生对这类题目望而生畏 ,不知从何下手。压缩语段时 ,常常“捡了芝麻 ,丢了西瓜” ,抓不住要点 ;扩展语句时常常不合情理 ,不具体生动 ,不符要求。出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9.
季亮 《考试周刊》2009,(47):4-5
分析2009年"江苏考试说明",可以看出语言文字运用中的表达运用主要考三个方向: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其中的仿句题考查面广,可涉及修辞、表达方式、语言风格等,  相似文献   

20.
【高考导航】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是近几年来高考考查频率近乎100%的重点之一。其命题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1)试题类型以主观题为主,如2014年高考试题安徽卷第19题、四川卷第19题、全国大纲卷第19题等;而连贯题的命题形式则向着主观题、选择题等多种形式并举的方向发展,如全国课标卷Ⅰ、Ⅱ的第15、16题,辽宁卷第15题和安徽卷第20题等。(2)语言材料则选用那些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如2014年高考试卷中的中国珠算、中学生暑期考察、土壤呼吸、读书交流会、重拾童年记忆等。(3)本考点常与句式、修辞手法、压缩语段、扩展语句和图文转换等考点互相渗透,一起考查,对学生语言操作能力的考查加强。如2014年高考试题安徽卷第19题、江西卷第20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