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局猜想     
十三 《围棋天地》2011,(23):M0001-M0001
“名局”之词起源于日本棋界.就连中国古谱范西屏与施襄夏的当湖十局在历史文献上也只称为“妙绝古今”。名局之说出现之后.棋界一直没有评判名局的固定标准。  相似文献   

2.
施·梁对局之一 白:施襄夏 黑:梁魏今 施襄夏,浙江海宁人,与范西屏同乡。施襄夏比范西屏年幼一岁,与范堪称棋坛绝代双骄。一次,施襄夏与梁魏今同游岘山,梁指着萦洄荡漾的泉水,含有深意地对施说:“弈棋当同流泉,行乎当行,止乎当止。”聪明的施襄夏听后,悟出其中深远的道理,终成一代国手。从本局棋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施襄夏“行乎当行,止乎当止”的深远意境。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围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国手棋圣,他们如一座又一座巅峰让人无法超越。这其中,从明末过百龄到清朝中叶的范西屏、施襄夏,堪称我国古代围棋最高水平的代表。本期我们继续为大家介绍一些古谱中的精彩片段,供棋友品茗鉴赏。 绝代双骄 范西屏 施襄夏 白:范西屏 黑:施襄夏 共298手 白胜 清朝乾隆四年(1739年),平湖县世家张永年延聘范西屏、施襄夏到家教棋。范西屏、施襄夏应主人的  相似文献   

4.
在此,我们将要介绍一局代表着清代围棋最高水平施襄夏的让四子局,从这局棋中,我们可以看出施襄夏在征吃子的基础上所表现出的攻防战略。第1谱1-100从黑42至黑46显示出极为自信的切断手法。相对于此,白57的切断手段形成手筋。如果黑58选择59,则白A,A点此时极为关键,黑棋二子将落入陷阱。黑84、86的选择是因为白棋征子不利才下出的,但是白棋通过这一系列引征的变化使局势向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事实上,施襄夏这几手棋的处理是一种绝对有利的处理方式,其中展现出的攻防技巧可谓出类拔萃。后来,在这盘让四子局…  相似文献   

5.
开局有一套     
李劼 《围棋天地》2014,(2):81-83
布局是一局棋的基础,这个阶段最能发挥棋手的想象力。清代大国手施襄夏曾在总结的棋诀中讲,“决胜负之源于布局”。但初学者往往忽略其中的重要性。这也不奇怪,对于爱好者来说,毕竟布局存在太多不确定性,远不如中盘贴身肉搏酣畅淋漓!  相似文献   

6.
从清代的围棋布局来看,棋手们似乎更愿意在某一局部尽快站住脚,对于星位似乎不够重视。然后再向边处发展,逐渐扩充实地。这也是清代围棋布局的重要特征。图一这局棋代表了清代围棋的最高水平,由范西屏(白)对施襄夏。在十八世纪前半叶中国围棋界极为活跃的“施范”之后,至清末民初时期为止,这种布局一直都被棋手们广范使用着,成为这一时期布局的主要形式。白3、黑4、黑6、至白7显示了这种布局对边的重视。另外,黑8的处理是自十二世纪初极具代表性的棋书《忘忧清乐集》以后,至十九世纪初期为止,众多棋手纷纷采用的一种处理方…  相似文献   

7.
在中华围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国手棋圣,他们如一座又一座巅峰让人无法超越。这其中,从明末过百龄到清朝中叶的范西屏、施襄夏,堪称我国古代围棋最高水平的代表。本期我们继续为大家介绍一些古谱中的精彩片段,供棋友品茗鉴赏。 一代棋圣范西屏 白:范西屏黑:胡肇麟(受二子) 范西屏,浙江海宁人,生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范西屏出生于围棋世家,自幼嗜好围棋,十六岁即成为围棋第一人。范西屏的棋风奔放幽远,行棋不拘泥于前人之法,变化多端出人意表。范西屏与施襄夏所弈“当湖  相似文献   

8.
飞翔的心2009     
2009年12月27日午后三时,棋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一局棋上——第5届威孚房开杯决赛孔杰击败陈耀烨,在2009年即将告别之际,这局棋决出了本年度中国棋界的最后一个冠军。午前,在无锡太湖的一艘游船上,孔杰战胜古灵益晋级决赛,陈耀烨与古灵益是中国棋界2009年度最为活跃的年轻新锐,陈耀烨从古力手中夺走了天元称号,  相似文献   

9.
清朝围棋在布局上迅速成形,已经不受星附近的阵形限制,这角争斗的展开方面有其独特风格。图一所示为清超级棋手范西屏(执白)与施襄夏的布局。这也成了“施范”之后,常见于清末民初棋界惯用的开局定武。其中白3、黑4、黑6、白7等子均表现出对边位的重视程度。而其中的黑8这手棋,则是《忘忧清乐集》之后,直至十九世纪初依然盛行的着法。宋代的《忘忧清乐集》与明朝的《适情录》中用较大篇幅介绍了如图二的一间夹、图三和图四的镇神头、图五的倒垂莲、图六的倚盖等定式变化。尤其对困工的向4之后,黑棋A位格出和B位失嘶等不同交…  相似文献   

10.
诗曰:已拼坐隐躁心捐,儒雅风流胜算全。不似孙吴多诡诈,堂堂正正自天然。这是施襄夏在《弈理指归》中的题诗。纹枰对坐,虽然寂静无声,但棋手的创作情绪和心理活动,却根本不是看上去的“静”所能代表的。尤其是,今天的棋之主流,追求着繁杂的变化,澎湃着创新的激情。如此,静,  相似文献   

11.
棋盘小世界。棋界大舞台。20008转棋界的暴力一派继续高调前行,大力与小李扫清各自战场后在LG杯打响遭遇战.一了棋迷多年心愿;盘外纷争渐起.自韩国发起的改革呼声要将棋界最后一抹沮温馨抹去。无法避免地,两股洪流将转棋贴上革命的标签。  相似文献   

12.
开局有一套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诗云:“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帅l的繁华美景与文采风流,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魂牵梦绕之地。扬州与琴棋书画也有不解之缘。唐朝诗人杜牧一生酷爱围棋,可称高手,他在扬州为官时留诗甚多,二十四桥、禅智寺均是他常留之地,并在美景雅棋中体味到闲情雅兴。“撙香轻泛数枝菊,檐影斜侵半局棋。”而中国历史上最富盛名的两大棋圣范西屏与施襄夏,晚年更是客居扬州,潜心著作。西屏的《桃花泉弈谱》,与定奄的《弈理指归》,便是成书于扬州时期。当然最让后人津津乐道的还是范施二人的巅峰对决“当湖十局”。  相似文献   

13.
何云波 《围棋天地》2013,(17):102-107
围棋三老,就是棋界耳熟能详的陈祖德、王汝南、华以刚三位元老,他们都分别担任过中国棋院的掌门人。只可惜陈老已经过世。笔者非棋界中人,误入“棋”途,顶着个“围棋博士”的名头,在棋界招摇,然后有了与三老的种种交往。回想起来,点点滴滴倍觉温馨。拉杂写下,权当三老外传、花絮。当然也借三老之光,顺便“王婆卖瓜”一下,呵呵。  相似文献   

14.
进入2013年,随着周睿羊、时越、范廷钰在世界棋战中全面爆发,国内棋界九零后棋手已经完全抢占了滩头阵地。而在井山裕太和朴廷桓领衔的日本棋界和韩国棋界,也呈现日益年轻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为名人喝彩     
余平 《围棋天地》2004,(4):19-21
我认为目前邱峻的计算力在中国棋界几乎算得上第一位,实力已经可以算得上是中国棋界最强的四位棋手之一了。  相似文献   

16.
江湖一秘笈     
张大勇 《围棋天地》2005,(14):35-37
长久以来,模仿棋一直被认为是棋盘边缘的趣向,加之对其创造性以及棋手“道德”的质疑,故一直游离于人们视野之外。棋界也鲜有能在理论与实战中的游刃有余者。但是,它作为一种实实在在的战术,每隔几十年,总会重现棋界,惊扰江湖。第18届中国围棋名人战8强赛,王雷四段与俞斌九段的一盘棋,再次勾起人们对模仿棋往事的回忆。  相似文献   

17.
申旋风再起     
2020年,韩国棋界推出全新棋战——最高棋士战,该项赛事最大的特点是实行循环圈制。这是韩国循环圈赛消失九年之后再次重出江湖,也算是韩国棋界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8.
在中华围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许多多国手棋圣,他们如一座又一座巅峰让人无法超越。这其中,从明末过百龄到清朝中叶的范西屏、施襄夏,堪称我国古代围棋最高水平的代表。下面我们继续为大家介绍一些古谱中的精彩片段,供棋友品茗鉴赏。 棋高德尚求道派周东侯 白:周东侯 黑:汪汉年 周东侯,名勋,安徽六合人。周东侯是周嫩予之后最负名望的棋手,青年时期与汪汉年棋力相当,中年后棋艺大长,超过了汪汉年,在棋坛独领风骚。他的棋风古怪多变,不拘一格。周东侯最擅长攻杀,即所谓“偏师驰突”后来,黄龙士棋盖天下,当时棋手望风而靡,只有周东侯一人敢与他  相似文献   

19.
当SARS瘟疫被击退之后,棋界迎来了“磐安伟业杯”2003年全国象棋大师冠军赛。来自全国各地41名棋界精英经过九轮激烈争夺,吉林小将洪智以四胜五和的不败战绩登上了冠军宝座,遗憾的是只差半分而与特级大师称号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20.
韩国李昌镐与李世石是中国棋手的劲敌,他们统治韩国棋界的20年也是与中国棋手激战的20年,统算下来,因为二李的存在,使中国棋手多次在中韩巅峰对决中失利。近来,由于李昌镐在国际比赛中的战绩逐渐下滑,新崛起的李世石大有取代李昌镐成为韩国棋界新霸主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