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近年来图书出版总量的持续上升,尤其是2006年创历史新高的12万多新书品种,似乎在表明一个事实:我国出版界的作者群体已经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惟有庞大的作者队伍,才有如此多的新书.但如果深入分析当前出版业的现状,却发现出版社的作者群体越来越难以稳定,尤其是知名作者对单一出版社的专注和忠诚日渐弱化,出版社甚至面临核心作者崩溃的危机.出版单位的作者资源建设,到了相当严峻的时刻.  相似文献   

2.
查点一下作者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纬 《编辑学刊》2005,(6):8-10
出版社的资源可以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两大类,作者资源便是无形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一个出版社的发展,始终是与它的作者队伍的创建同步的.  相似文献   

3.
作者资源、专业优势、已出版图书和编辑人才是科技出版社4种最重要的资源.整合作者资源,建立作者资源库;专业细分,深入钻研专业技术;结合现有图书资源,开发优质选题;重视策划编辑资源,合理选用编辑人才.这是整合出版社现有资源、大力开发选题、突破出版社发展瓶颈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安华 《出版经济》2002,(12):42-44
一份出版合同,规定了出版过程中出版社与作者的关系,从作者初次同出版社接洽,到这本书出版后一定时间内将版权还给作者,包括合同条款和法律考虑,适用于每个阶段作者与出版社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面对出书门坎大幅降低的现实,作者仰赖出版社的情势将会发生逆转,换成出版社仰赖作者了.由于作者太容易取得出书机会,出版社要留住作者的代价,就会高到最后他们无法负担.  相似文献   

6.
安华 《出版经济》2004,(1):61-61
作者最关心的是出版一本好的作品和实在的经济事务,出版商有责任保护出版社,因为接受一本书出版就承担该书营销和发行的风险.现实情况是,无论什么时候执行一项协议,双方都会有得有失,一方离不开另一方.所以双方都要让步,放弃一些控制、一些类似"主权"的东西,以便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将有益于双出版社之间,尤其是商业出版社与学术出版社之间,作者合同有很大的不同,一份好的合同,应该包括一些关键部份.  相似文献   

7.
安华 《出版经济》2003,(12):47-49
美国出版社向作者或著作经纪人联系洽谈购买书稿,一旦确认接受某本书稿以后,双方就要考虑如何签订购买合同.一般都是由出版社的组稿编辑参照出版社的合同样本,先草拟一份合同初稿,征求作者或著作经纪人的意见,双方协商修改一致同意后,经出版社领导批准签约.  相似文献   

8.
对于专业出版社来说,一支学术水平权威、专业特色突出、梯队配置合理、涵盖领域全面的作者队伍,是其从事图书出版活动的核心竞争力。作者是优质的出版资源,作者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本文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为例,从依靠老作者、培养新作者、稳定作者队伍、规范操作流程、加强梯队建设等方面探讨了专业出版社作者队伍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二、创造经典,打造个性团队 的确,编辑应该关注经典,关注名家。然而,经典与名家并非生来就是经典与名家。除了传统的经典、名家之外,经典要靠作者与编辑共同来打造,名家则要靠编辑从普通的作者中来挖掘。因此,出版社要舍得花本钱努力为编辑与作者搭建很好的沟通平台,让编辑从自己的作者队伍中发现有潜质的优秀中青年作者,把他们的作品锻造成为经典,把他们塑造成为名家;反过来;这些名家又可以为出版社创造更好的效益,双方形成良性互动。出版社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但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10.
图书品牌作者是一种个人品牌,品牌作者的塑造对于出版社、读者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图书品牌作者的营销作用日益凸显, 出版社应全面参与品牌作者的营销策划, 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塑造品牌作者,扩展品牌作者的商业价值,与作者共同承担品牌塑造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麦格劳-希尔出版社紧急叫停旗下Standard&Poor出版社下月就要出版的一本书。对于停止出版的原因,出版社和作者说法不一。  相似文献   

12.
编辑出版的过程,既是编辑发现、引导作者创作,帮助作者提升书稿质量,催化优秀图书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开发作者的过程.出版社编辑通过发挥编辑工作连接作者与读者桥梁的文化中介优势,在提供策划、组稿、加工修改、市场推广等专业服务中,对作者进行有效的引导,在孕育精神产品的同时,促进了作者的自我突破和跨越,从而体现了编辑出版工作在作者开发、成长中的不可缺少的推进作用.加强对编辑出版工作中出书育人的作用机制与内在规律的研究和探索,形成出书促进育人,育人推进出书的良性循环,对进一步增强新时代出版人的文化自信,激励、引领更多的文化领军人物的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作者资源的开发与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是出版社的衣食父母。作者资源的开发需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即建立健全作者档案:建立出版社自己的“马家军”;培养新作者;包装作者;包装概念;培养忠实的读者。作者资源的维护则依靠两点,一是增强比较竞争优势,用实力说话:二是取决于编辑个人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4.
作者是编辑和出版社的重要资源,编辑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有效地开发和维护作者资源。  相似文献   

15.
作者资源作为出版社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战略性资源,是出版社最重要的资产和一种最富活力与创造力的资本,如何优化利用作者资源,使作者资源功能得到充分发挥非常重要。 作者资源的特征 作者资源的特征,可以理解为作者资源形成条件,也可以理解为作者资源具有的特点。作者资源除  相似文献   

16.
当下美国五大传统出版集团和几大自助出版平台发展势头迅猛,中小型出版社的生存境况不容乐观.她写作出版社这家年轻的出版社构建了集传统出版商与新兴自助出版平台的优势于一体的混合出版模式,重塑作者与出版商在参与度和利益博弈中的平衡,通过生产精品图书、拓展图书发行渠道、增强作品可见性,逐步提升其女性出版品牌的影响力,并依托社交媒体创建、运营作者社区,同女作家构建良好、稳定的关系,最终顺利在几大头部传统出版商和自助出版平台的垄断局面中找到立足之地.她写作出版社的竞争策略或对中小型出版商应对强势对手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丁海猛  张虎 《中国出版》2023,(11):53-56
随着消费者品牌消费意识的的增强,图书作者基于图书作品形成的个人品牌与图书产品一样成为出版社的重要资源。围绕这一资源开展多元化经营,也成为出版社的一个选择。本文在对图书作者、图书作者品牌以及出版社如何进行图书作者品牌建设探讨的基础上,从读者需求角度分析了基于图书作者品牌多元化经营的出发点,从品牌延伸角度分析了基于图书作者品牌多元化经营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理性的角度看,本期有几篇文章值得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一篇是《忠诚度与出版社作者资源危机》,文中讲到紧密的情感联系、真诚的作风,以及双赢的结果,时常让作者与出版社形成珍贵的忠诚;讲到当出版业的产业属性比文化属性更为突出之时,出版社核心作者资源的危机将成为必然的阵痛;讲到出版社核心作者资源建设首先要在坚持出版业的产业属性基础上积极"复活"或强化自身的文化属性,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打造特色鲜明的出版品牌,让出版社成为文化人自觉聚拢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9.
“红海”竞争背景下出版社作者关系管理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业是内容产业和创意产业,作者资源是出版业进行生产活动的必备生产要素。随着出版业的快速发展,优秀作者成为稀缺资源,掌控着合作性博弈的主动权。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关系管理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作者关系管理成为出版社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龙头工作。本文提出出版社作者关系管理概念,探讨作者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和管理定律。  相似文献   

20.
基于引文统计的我国计算机类学术性图书出版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近年来计算机类图书的被引文情况进行统计,由此测定我国计算机类图书的核心出版社和核心作者.对图书馆及个人的计算机图书采访阅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