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淑萍 《考试周刊》2009,(47):188-189
人教版《化学》第二册第10页有一个关于氨气的喷泉实验图,我把这个实验演示给学生看时,学生的反响很强烈,他们急切地想知道到底是怎样产生喷泉的,原理是什么。高考关于喷泉实验的试题也较多,考查通常有如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将"趣味化学实验"引入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习灵感的有效途径.围绕高中化学"气体的性质"这一章节,在原有教材实验的基础之上设计优化了"氨气与氯化氢"、"硫化氢与二氧化硫"、"氨气与氯气"、"喷泉实验"四个适合课堂演示的趣味性实验项目,介绍了实验的设计思想、内容及特色,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了实践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氨气喷泉实验是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溶于水后显碱性的最有力的证据,并且实验现象美观生动,能很好地调动课堂气氛。但是教材中的实验是由教师事先在烧瓶中收集氨气,然后在上课的时候演示喷泉实验,这样的做法存在很多缺陷:1.制备氨气时无法控制用量,会浪费很多氨气。2.在课前事先收集,很有可能在课堂演示时已经泄漏了一部分,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氨的喷泉实验在中学化学课程中作为课堂演示实验出现,对实验者和实验装置的要求都较高.该实验从课前的实验准备到课堂的演示操作,包括了氨气的固固加热制备、排气收集和储存、课堂喷泉实验演示等步骤,整个实验操作步骤较多且过程比较繁琐,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若氨气收集的量不足、集气的圆底烧瓶不干燥或在安装实验装置过程中有氨气逸出等都会对喷泉实验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传统的喷泉实验过程中,氨气的制备通常是采用NH4Cl与Ca(OH)2共热制备的.  相似文献   

5.
罗迎瑞 《考试周刊》2015,(8):136-138
因为化学实验及实验装置设计无不渗透着技术思想和方法,化学实验装置的改进和化学实验教具的革新无不运用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经长期探索与尝试,设计出一套多功能喷泉实验装置。不仅能够快速制备氨气、收集氨气、检验氨气性质,而且能引发氨气的喷泉实验、喷烟实验、倒吸实验,还能利用此装置继续完成其他气体的喷泉实验。该套装置连接简单、控制灵活、简单便捷、无污染、现象明显、耗时短、实用性强,能同时完成多组实验、没有氨气泄露,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既适合于教师演示,又适合学生合作完成。  相似文献   

6.
1问题的提出 氯化氢和氨的喷泉实验是现行中学教材中2个比较经典的喷泉实验,当氯化氢气体和氨气接触时,又可以产生喷烟现象。然而,教材中只是单独地演示它们其中的一种喷泉实验,同时演示这两种喷泉的改进实验未见有报道,而且很少演示氯化氢和氨喷烟的实验。除此之外,教材要求教师在演示氯化氢或氨的喷泉实验时,要事先收集好气体。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讲述氨气的性质时,为了验证氨气极易溶于水,演示了喷泉实验.做完氨气的喷泉实验,有很多学生都问:"是不是只有溶解度很大的气体才能形成喷泉现象"?本人根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知识回答:"只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才能形成喷泉现象".那么,是不是真的只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才能形成喷泉现象?气体的溶解度多大时,才能形成喷泉现象?  相似文献   

8.
氨的喷泉实验是高中重要的化学演示实验。该实验操作教材要求老师课前预先收集好氨气,到时再做喷泉实验。但是,由于氨气易扩散,上课老师经常担心预先收集好的氨气会泄漏,到使用时喷泉效果不好甚至实验失败。特别是现在重点高中扩班,有时一个老师半天要连续上几个班级的课,用预先收集好的氨气做喷泉实验效果一般不理想,如果当场制取氨气,教室中无通风柜,氨气肯定要散逸,造成污染,为了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我对氨的产生、收集和喷泉实验作了下面的改进。  相似文献   

9.
喷泉实验是高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之一,深受学生喜爱。文章给喷泉实验配上音乐,使其声情并茂。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活化、绿色化理念,采用常见的注射器、玻璃瓶和紫甘蓝指示剂等对氨气的制取、收集和三色喷泉实验进行一体化设计,色彩绚丽且实验组装和操作简便,便于教师多班演示。  相似文献   

11.
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的传统经典实验,要想演示效果良好并非易事。课本装置也并非完美,还存在改进与变形空间。笔者以氨气喷泉实验为例。基于自己的实践与理解阐述该实验,以期同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教材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实验改进1课本实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97页)。此实验需要氨气量比较多,操作也比较麻烦,不便于学生分组实验,通常只是教师演示给学生看。改进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氨的喷泉实验是高中化学中的常见实验,近几年从实验药品、实验装置等方面对此实验的改进层出不穷。在此我们设计一种新的实验方法,旨在增强此实验的趣味性、简易性和可操作性。由于氨气是有毒气体。此实验最好在通风厨内进行。  相似文献   

14.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改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究实验。以氨气的喷泉实验为例,从确立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制订研究计划、实施研究方案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改进实验,学生学会了从多角度创新,从而实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陈春明 《化学教学》2000,(11):13-14
现行两省一市高中化学新教材 ,只在第二册氮族“氨”这一节提到喷泉实验。而第一册卤素 ,由于删掉了卤化氢 ,未提到喷泉实验 ,因此在“氨”的教学中我侧重地对氨的喷泉实验进行了创新教学。首先成功地演示了氨的喷泉实验 ,学生看到了红色美丽的喷泉后 ,兴趣很浓 ,激情很高。为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乘兴追问 ,逐步设计了下列问题 :1 .为什么将充满NH3的喷泉装置插入滴有酚酞的水中 ,不形成喷泉 ?而当向烧瓶中挤入少许水后 ,立即形成红色美丽的喷泉 ?学生带着浓厚兴趣 ,积极思维得出 :喷泉装置的导管虽插入水中 ,由于烧瓶与玻璃导管组成…  相似文献   

16.
物理实验包括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两种.以往高考试题主要考查教材上的学生分组实验,考查演示实验较少.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对实验的考查范围越来越广,包括对旧高考实验题进行改造,对教材上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进行改造,对常规习题进行改造.同时,考查演示实验的题目也越来越多.这些明显的变化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正>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面对教学改革,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我们教师面临的棘手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仅供参考.一、由教师的演示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的探究式教学转变过去演示实验教学的模式通常为:教师按着教材向学生传授有关新知识→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用实验结果验  相似文献   

18.
PowerPoint 制作幻灯片有下列四方面的特点:①有动画效果;②有丰富的颜色可以选择;③伴随有声音;④演示时操作非常简单。幻灯片可强烈吸引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观看了幻灯片后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学生热情更高了、操作实验更有兴趣了。下面以氨气的喷泉实验为例,介绍幻灯片的制作过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氨气与氢气混合气体化合实验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方法.实验证明,改进后的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教学时间少,演示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正喷泉实验是高中化学第二册中重要的实验,也是高考中重要的考点之一,它往往与其它问题组合成具有探究性、综合性较强的能力考查型题目,为命题者青睐.下面谈一谈有关喷泉实验问题.一、喷泉实验形成的原理喷泉实验是一种宏观的液体喷涌现象,既有天然的,也有人为的.它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容器内外存在较大的压强差.在这种压强差的作用下,液体快速流动,通过带有尖嘴的导管喷出来,即形成喷泉.二、喷泉实验形成的条件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