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实生活中,小仅存在着“相等关系”.而且也存在着“不等关系”,因此.和不等关系有关的实际问题成了中考的热点题型.这类问题也是同学们的难点.本文以2006年各省市中考数学试卷中以体育比赛为背景的应用题为例分析说明.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哪家公司好?A和B两家公司都准备向社会公开招聘人才.两家的条件基本相同,只有下列两项差异:A公司年薪一百元以后每年各加薪二十元B公司半年薪五十元以后每半年加薪三元从待遇的角度说,选择哪家公司比较好?——小龙有趣的1997刘叔叔到小明家来作客,他对小明说:“今年是1997年,你能用这四个数字表示出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吗?”小明说。“这还不容易,最大的数只能是9971,最小的数是1799,对吗?”刘叔叔说:“大的太小了,小的太大了.”请你想一想,刘叔叔说的有没有道理?——小龙天平上的树枝如图,在天平的…  相似文献   

3.
初二物理1-4章学完后,孙老师给同学们出一道题让同学们课后讨论解答.题目是:用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是冬天测量值小,还是夏天测量值小?刘明和张亮是同座同学,课间他们对此题进行了讨论.刘明说:“因为被测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冬天被测物体受冷收缩,因此一定是冬天测量值小.”张亮听完后则说:“你讲的不对.因为刻度尺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夏天受热膨胀,因此一定是夏天测量值小.”二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无奈,便去找孙老师评判.孙老师正在批改作业,见刘明和张亮兴冲冲来找他,便丢下作业,让…  相似文献   

4.
“不等”与“相等”是一对矛盾,它们的关系是辩证的.“不等”是普遍的、绝对的,而“相等”则是局部的、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它们既对立统一,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把“不等”关系转化成“相等”,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而寻找到“相等”关系中的“不等”,则可以破解难点、化解疑点.  相似文献   

5.
祝福2010     
《语文学习》每期的封面上,都印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这个判断在逻辑上看似大有问题.因为外延相等的概念,其内涵必然相等.而“生活”的内涵与“语文学习”的内涵显然不等。  相似文献   

6.
常量、变量间的相等与不等关系问题是数学问题的一类核心问题,在中学数学中也展现了非常丰富的内涵.通过对三道例题的阐释,探讨了“由等到不等”与“由不等到等”两类问题的转化方法,这,种探讨是宏观的、大概的、粗线条的,但却渗透了相等与不等的本质解法.  相似文献   

7.
“圆”这一章知识点多,有些概念也容易混淆.学好这一章的关键掌握好有关的概念.下面就有关圆的易错、易混的概念作些剖析.希望同学们复习时有所帮助.1.两个半圆是等弧.辨析:等圆或等弧是对同圆或等圆而言的,都是以“完全重合”为提定义的,在半径不等的两圆中,不存在等弧.2.由弦和弧组成的图形叫弓形.辨析:弓形是一个封闭的图形,是由弦及其所对的弧组成的图形.和弧不相对的不是弓形.3.直径相等的圆是同心圆.辨析:错误.同心圆指圆心位置相同,半径不等的两个圆;等圆指半相等,圆心位置不同的两个圆;同圆指同一个圆…  相似文献   

8.
乐翻天     
数学课上 一天,班主任问一年级的新生:“你们谁学过数学呀?”小明高高地举起了手。 然后,老师问他:“3的后面是几呀?”小明回答说:“是4。”老师接着问:“9的后面是几呀?”小明说:“是10。”老师夸奖了一番,最后问小明:“10的后面是几呀?”小明说:“是‘J’  相似文献   

9.
一、不等——对相等的否定 如果把等式看作是“对相等的肯定”,那么不等式则是“对相等的否定”.  相似文献   

10.
把秋天留住     
秋天到了,果树上结满了果子,大雁正在向南飞去。小明和小美到公园里来玩耍,他们看见公园美丽的景色,小美说:“我们想个办法把秋天留住吧!”小明说:“好呀。”于是他们开始想办法。小明说:“小美,我们写日记吧.在日记里,我们记下每天看到的美丽景象,那样的话,每当我们读完日记,  相似文献   

11.
阿鸭     
扔针吧老师说道:现在,我的孩子们,我要你们保持绝对安静,静得连一根针落到地上都听得见。过了一会儿,孩子们全静下来,一个小男孩尖声叫道:老师,扔针吧。帮忙小儿子询问母亲:“妈咪,我可以有一个弟弟吗?”母亲解释说:“现在还不行,你知道的啊,爸爸一直都很忙!”小儿子说:“难道爸爸不可以多找几个人手帮忙吗?”没来得及小明上学进教室,同学们发现他脸上肿了一大块,就问他是怎么弄的。小明说:“昨天我和爸爸去公园划船,有只蜜蜂落在我脸上了。”同学又问:“那你把它赶走不就行了。”小明说:“我还没来得及赶走它,我爸…  相似文献   

12.
笑话哈哈店     
买面包 一天小明去买面包,他看见现在的面包比原来的小了很多.就问售货员.售货员说:“这不让你好拿吗?”小明付钱的时候只给了五毛钱,售货员说:“你怎么只给五毛.这个面包是两元。”小明说:“这不让你更好数吗?”  相似文献   

13.
不等概率抽样是赋予总体每个单元不完全相等入样概率的抽样,是实际中十分有效的抽样方法之一。πps抽样是与单元大小成比例的不放回不等概率抽样。通过实际例子对πps抽样方法与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进行了对比,表明πps抽样方法能够提高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夹逼法”,就是利用M≤K≤N(K≥M且K≤N)型双夹关系求出K值的方法,它体现了变“相等”为“不等”、以“不等”求“相等”的策略和思想.  相似文献   

15.
早一点回家     
老师说:“明天谁能回答我的第一个问题,我会允许他早一点回家.”第二天早晨,老师发现讲台桌上撒满了粉笔发.他很生气地说:“这是谁干的?”“是我!”小明说,之后他背起书包很有礼貌地对老师道一声:“再见广早一点回家@苏新民  相似文献   

16.
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概念中的相等关系改成不等关系,可得到两类新的数列,我们把它们分别称为“同不等差”数列与“同不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一样,我们也可以推导它们的“通项公式”.笔者发现,在解答一些数列与不等式综合题时,可以利用放缩,将数列化归为“同不等差”数列,或“同不等比”数列,再利用这两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17.
姜萍 《江西教育》2004,(12):38-38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发现了学生对自己的学具是情有独钟的:他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在一起摆弄,而且还摆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不仅如此,有时还互相讨论着,显现出特别专注的神情,似乎非得摆出个什么小名堂来不可,“做”数学在这里得到真正的体现。如有教师在教学圆周率“π”时,对于“π”的认识,它虽然是历经许多中外学者探究且已有了公认的结果,但教学并不能满足于让学生简单地记忆“π”在通常情况下的取值是3.14为目的,而应当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计算,以达到“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的结尾,教者让学生写出与相等的分数,能写几个就写几个。同学们都在抓紧时间不停地写,尽量多写一些。可是,有一个学生只写了一个与相等的分数,就坐在那里得意洋洋地看着其他的同学。  汇报评讲时,同学们纷纷说出了自己写出的个数,那个学生说:“我只写了一个”,引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可他却说:“我虽然只写一个,但却可以表示无数个。”同学们都不明白,也很好奇。教者让他说出写的是什么样的分数,他的答案是: =。他解释说:“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 a,它的大小不变。其中的数 a可以代替无…  相似文献   

19.
全等三角形是平面几何的重要内容,在相似形和国中也有极其重要的应用.要学好手面几何,首先要学好全等三角形.学习时同学们注意抓住以下几点:一、要深刻理解“全等”的含义.义务教材初中《几何》第二册P20明确指出:“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全等形”.这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指两个图形的形状相似三是指两个图形的大小相等.“全等”的符号“丝”也形象地说明了这两层意思.几何中等于“一”表表示两个图形大小相等,符号“。”表示图形形状相似,同学们以后会知道,这是“相似于”的意思.二、要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三角形…  相似文献   

20.
没来得及     
《小读者》2010,(5):43-43
小明来上学,同学们发现他脸上肿了一大块,就问他是怎么弄的。小明说:“昨天我和爸爸去公园划船,有只蜜蜂落在我脸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