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非连续性教育的基本理念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连续性教育的基本理念有:人是一种丰富的、复杂的存在;人的发展具有非连续性、非规律性的一面;偶然性事件对人的发展具有根本性意义,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非连续性教育把教育中人的需要、感受、困难等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使真正以人为本、人性化的教育成为可能,这一教育思想对解决我国一些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看来,学生的发展是一种非连续性的发展,就是指由于学生存在或生存的丰富性、复杂性与社会生活的多变性等因素,学生并非总是按照预定的路线或规律发展,学生的发展是须悟的、非理性的、甚至是瞬间的非连续性变化.面对学生的非连续性发展特点,学校教育要关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性目标和展开性目标;捕捉和利用过程中突发的教育事件和问题;建构对话合作的和谐师生关系;注重过程化的教育评价.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遭遇的非连续性事件,使学校教育对学生连续性的影响中断。非连续性事件往往具有较弱的控制性、较强的影响性、较长的适应性,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等应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4.
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理论开辟了教育研究的新视野。他对非连续性教育的原因、形式及其应用的详尽深入的论述给现代幼教 ,如课程改革、发展转折期的疏导、教育氛围的创设、师幼互动、开展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等许多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5.
博尔诺夫认为,教育是连续性形式与非连续性过程的统一。他重视危机、遭遇、告诫与号召以及唤醒等重要理论范畴,开辟了教育思考的新领域。文章介绍了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的内涵和内容,并提出了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理念的变革、开展心理危机干预与挫折应对教育、革新教育内容、提升教师教育机智等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电影《银河补习班》被称为邓超的"转型之作"。这部作品关注现实,聚焦于当下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突出教育和父爱,力求用真情打动观众,让观众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虽然影片没能逃离"悬浮的现实主义",没有真正地将教育问题"落地",但其体现的诸多教育理念是正确的、经典的。本文基于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从实施非连续性教育的必要性",危机""遭遇""唤醒"等要素在非连续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这部电影是如何呈现这一经典教育思想的。  相似文献   

7.
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中详细论述了遭遇、危机的本质及其所具有的教育价值,所提出的告诫、激发、唤醒、批判与分析等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对当前高职挫折教育仍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朱明德 《阅读》2014,(20):8-1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首次提出了:"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但是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没有清晰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课例,没有课例就难以实施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能挖掘出教  相似文献   

9.
基于KyFan极大极小不等式定理,本文统一和改进了紧性和连续性条件,将KyFan极大极小不等式定理推至非紧情形且只需较弱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0.
心理发展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问题是一个涉及如何看待心理发展本质的理论问题,它还与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密切相关。发展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在一定意义上都是存在的,发展连续性应该是内在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或结构,我们应把儿童放在环境背景下来研究发展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