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社会共识在凝聚社会价值观、促进社会成员身份认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原有的社会共识逐渐消解.十九大以来,我国步入新时代,社会共识的重建迫在眉睫.如何在新时代凝聚人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拟在新媒体语境下,从媒介事件和新媒体事件的发展历程角度,对中国社会共识的解构与重构做一探究.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治理的逻辑是承认人之多元主体性,通过协商对话凝聚社会共识、维护公共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传播是社会主体间互动交往的纽带,也是凝聚共识、整合社会的有效途径,公共传播在凝聚共识、整合社会、促进社会治理等方面更具潜能。社会治理与公共传播不仅在社会共识达成、公共利益维护等宏观层面存在关联,也在社会治理与传播主体、客体、本体、渠道、方式及目标等要素之间具有融通之处。构建公共传播与社会治理互动机制,有利于激活社会多元主体能动性、整合各方力量、推动社会革新进步。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以来,自下而上的中国网络传播在主流意识形态之外形成了多元的意识形式,对主流媒体锻造社会共识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建构的冲突和质疑框架只会放大中国社会的风险.因此,中国主流媒体必须在这场意见领袖的争夺战中占据主动,对网络传播中的意识形式加以正确的引导,以负责的公民视角建构公共事件的解读框架,制造社会共识,巩固社会认同.没有主流媒体就没有共识,失去认同的社会也不会大踏步前进.从凝聚社会共识的角度,网络时代的大众传媒具备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再次聚首共话低碳,就是为了把理念凝聚成社会共识,把共识提升为社会行动当前,气候变化正在给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全球化的时代,人类面临共同的挑战和抉择。目前的形势似乎并不乐观,面对即将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谈判有可能陷入僵局,有观点认为,年底在南非德班召开的气候变化大会将迎来"拯救人类的最后机会"。面对全球性的挑战,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然而,低碳发展,不应只是口号,低碳生活,也不能只是倡导呼吁。  相似文献   

5.
周晖 《新闻知识》2012,(6):53-55
社会现代化程度提高,社会矛盾加剧乃至分化,对新闻媒体如何通过新闻报道凝聚社会共识、引导人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在当下重提雷锋精神的宣传活动中,对媒体如何发挥凝聚共识这一功能的研究和探讨,尤为必要。本文运用美国传播学家多温·卡特赖特(D·Cartw right)的说服理论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的认知失调论,采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两份报纸对"小悦悦"事件的报道,提出新闻媒体对道德危机事件报道的特点、存在的不足,并从传播学角度提出了应该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数字媒体时代,把关人缺失、差序格局变迁,社会共识机制逐渐被消解。本文基于公共空间和社会共识理论,结合案例分析诠释数据新闻重构社会共识的可能路径。研究发现,新闻用户基于共情、共鸣、共振的三重意义建构对新闻意义和观念做出理性取舍和选择,经过思想整合生成普遍认同的“最合理意义”,最终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7.
正能量对引导社会文化正向发展、扩大主流价值观影响力、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民族向心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推动和建构作用,而新闻报道的导向作用和信息传播作用与正能量的作用有相当的契合性。新媒体在为信息传播注入新动能的同时,新闻失实、内容低俗、文风浮夸、数据泄露等问题污染了网络舆论生态、破坏了网络空间秩序、激发了社会负面情绪,成为负能量泛滥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8.
蔡月亮 《新闻通讯》2014,(11):22-23
当代中国的社会心态和社会情绪对公共决策和危机处置具有重要的影响,成为正在显现的社会管理课题。论文考察了江苏省的相关政务微博,认为政务微博在情感维系、情感共鸣、情感疏导和情感凝聚四个层面对于促进政府与网络舆情的情感互动具有积极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莫里斯·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演变而来的"社会记忆",对于各国媒体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对于普通大众在若干年后,比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影响更加明显和直接。西方媒体对中国的不实报道除了从经济和政治等方面解释,还可以通过"社会记忆"这一理论进行研究。恐怖主义行径已经成为国际公害,危害人类的安全与发展,至少在这一点上已经达成人类共识。运用人类所共同的认知,改变那些不实、不适的社会记忆便成为一个很好契机。  相似文献   

10.
智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日常生活的媒介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党媒网络空间社会共识话语的主导力.党媒应把握社会共识及话语要义,对网络空间非主流社会话语形态及其实质进行梳理分析,从社会共识及其话语规律、党媒传统经验、日常生活媒介化新特征等入手,建构好党媒网络空间社会共识话语的主导力.  相似文献   

11.
全面深化改革,是2014年的主题词,是中国大地最雄劲的旋律。唱响时代主旋律,传播发展正能量,是广播电视媒体肩负的重要使命。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触动利益也触动灵魂的革命。面对深刻调整的利益格局、纷繁复杂的权利诉求,只有心往一处想,劲才会往一处使。在社会动员、凝聚共识方面,广播电视媒体有着独特的作用,应充分发挥与广大群众联系紧密的优势,积极反映群众呼声,为群众解疑释惑,为全面深化改革寻求最大公约数,增进共识度,形成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
《声屏世界》2014,(11):2-74
<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江西交通广播充分发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主渠道作用,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由江西交通广播承办的"畅行中国江西风景独好——全国交通广播电视记者走进江西"大型主题采访活动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交通广播电视记者传承红色基因,感受红土地的新变化、展示秀美江西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13.
作为社会共识的重要建构方式,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可以吸引稀缺的社会注意力,将不同时空中的信息碎片勾连成一个庞大的认知网络,建立共同社会意识的信息基础。本文认为,媒体可以从议题认知方面回归客观生活实际,在议题选择层面容纳多元差异与问题,在议题操作层面促进多维互动,从而有效地将社会注意力和讨论集聚在解决社会问题所必需的共识认知上面。  相似文献   

14.
李鹏 《新闻战线》2012,(1):34-3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从群众关注点入手,科学解疑释惑,有效凝聚共识",这对主流媒体的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央视的春晚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年夜饭",以固化的仪式确定下来的春晚带有对集体记忆的追寻,起到了对"共同情感"的升华。本文借助詹姆斯·凯瑞提出的传播仪式观,从仪式化符号表征的解释、自我文化身份的确认、凝聚共识这几个角度切入研究春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汪帆 《视听界》2011,(5):85-86
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价值、社会规范和社会共识形成的重要推进器,是社会利益表达、协调和社会监督、引导的重要工具,是优化社会管理、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的重要支撑系统。  相似文献   

17.
胡红斌  严静 《传媒》2023,(3):39-41
当疫情防控成为新的新闻阵地,都市快报·橙柿互动作为都市主流融媒体,在关键时刻守正创新,勇于树立担当精神,凝聚社会思想共识,不断提高自身服务力,下沉到人民群众中去,把群众急难愁盼放在第一位,协同调动社会资源,探索为封控区管控区慢性病患“配药送药”的模式和机制,切实为民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缓解疫情中群众的焦虑情绪,减轻基层政府部门的压力,是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的创新举措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京平 《中国广播》2012,(6):85-85
近些年来,互联网迅速发展、普及,在造福社会的同时,网络也因其发言门槛低、传播效率高的特质,成了谣言产生和传播的“重灾区”。尤其是一些不负责任、别有用心的谣言在网上泛滥,给现实社会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冲击。打击网络谣言,净化舆论环境,不给谣言任何传播的阵地,已经成为一种坚定的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19.
虚拟空间的社会心态变化直接影响着现实社会的社会心态,研究网络受众的心态变化,对于重塑健康的现实心态以及理性的舆论场而言是必要的。基于媒介社会化这一背景,通过分析近几年的热点舆情事件,可以发现网络受众的社会心态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集中体现在媒介注意力、媒介情绪和社会思维等几个方面。培育健康的网络社会心态,可以从建立多个传播平台、拓宽表达平台、整合网络空间的价值规范等方面入手,为社会共识的达成,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0.
结合区块链DPOS共识机制,对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DPOS共识机制下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新方法(DP-DLib)。创新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融合多样化数字图书馆资源,借助区块链DPOS共识机制,实现多主体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下数字资源的统一规范、资源融合、信息有效等,并引入信用值,增加数字图书馆主体及数字资源建设的可信度,为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提出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