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意义]移动社交时代的数字阅读的最大特点是其互动性,然而现有理论研究对于移动社交阅读的互动机制和互动效应涉及的较少,有必要对移动社交时代数字阅读的互动机制和互动效应深入揭示。[方法/过程]通过对现有移动社交阅读互动研究的不同维度梳理,从互动链、互动域、互动场3个层面厘清移动社交阅读的互动方式和互动关系,构建移动社交阅读互动机制,并从互动过程和互动结果双路径对互动效应进行深度揭示。以"云舟"知识服务空间为例,对移动社交阅读互动机制和互动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通过对移动社交阅读互动机制和互动效应的研究,厘清移动社交网络阅读互动的脉络,以利于促进移动社交网络阅读互动由同质性向异质的转变,实现移动社交网络阅读服务的精准化和个性化。  相似文献   

2.
徐雪元  左芳 《传媒》2021,(21):67-69
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无数全新传播方式和社交形态,其中比较特别的是以阅读为主要方式的社交,这种阅读社交正在成为时代主流.与常规概念中的社交媒体不同,Wattpad凭借多元叙事、即时交互等优势,为受众提供了个性化、优质化阅读服务,打造了一个在线阅读社交社区.研究Wattpad的社交与运营活动,对其他在线阅读社交社区及网文IP的全产业链泛娱乐化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数字出版灵魂是个性化。个性化的表达可以从数字出版的5个环节即出版内容、出版流程、按需印刷、图书销售及阅读体验中得到验证。个性化的需要,天然地契合小众出版,能够更好地助力社交阅读、有效化解惰性阅读困局,最终促成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上述四者,决定了个性化需要以领袖和航标的姿态引领数字出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付跃安 《图书馆论坛》2015,(3):48-52,47
数字阅读服务是图书馆阅读服务的重要类型,将数字阅读与社交服务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升读者对数字阅读的关注,也可以实现数字阅读由浅而深的转变。数字阅读社交服务能发挥多种功能,包括阅读表达、阅读交流、阅读聚类和阅读扩展。图书馆在数字阅读服务中引入社交理念,需要根据数字阅读的特点、图书馆业务实际与读者需求,进行服务创新和优化。文章提出实施多元化社交服务、提供多种社交机会、实现虚实互动等策略。  相似文献   

5.
数字阅读服务是图书馆阅读服务的重要类型,将数字阅读与社交服务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升读者对数字阅读的关注,也可以实现数字阅读由浅而深的转变。数字阅读社交服务能发挥多种功能,包括阅读表达、阅读交流、阅读聚类和阅读扩展。图书馆在数字阅读服务中引入社交理念,需要根据数字阅读的特点、图书馆业务实际与读者需求,进行服务创新和优化。文章提出实施多元化社交服务、提供多种社交机会、实现虚实互动等策略。  相似文献   

6.
现代媒介技术促进了新阅读方式的产生.社交阅读是阅读发展的新趋势,社交与阅读融合突破了传统阅读的概念,使人们实现了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的统一.社交阅读塑造了全新的阅读文本、阅读认知、阅读景观,与纸质阅读的特点迥异.社交阅读嵌入了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去中心化、去正当化、感性化、反传统的精神特征.此外,当下的阅读面临困境,需要从转换阅读思维、培养阅读习惯、阅读的再沉浸化的角度探索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智慧阅读推广工作,伴随智慧图书馆建设而逐步展开。与传统的阅读推广相比,智慧阅读推广是以智慧图书馆建设为基础,依托图书馆员队伍建设,构建智慧化阅读推广平台,运用智能化的技术和算法,智能跟踪分析读者对资源、服务的需求,结合现代化的社交媒体,为读者提供持续、精准、个性化的阅读推广服务。  相似文献   

8.
任娟 《出版与印刷》2017,(1):54-57,58
随着web2.0技术的广泛传播,阅读社交网络成为数字出版时代数字化阅读的新应用。本文首先定义阅读社交网络的概念,探讨阅读社交网络的应用价值。其次,从目标用户、用户关系、产品定位以及功能服务等角度对国内外四家有代表性的阅读社交网络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基于阅读社交网络的发展现状,依据分析结果,从学术和未来应用视角对我国阅读社交网络的研究给出了建议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社交媒体的出现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空间,催生了在社交媒体中的社交阅读,这是社会化阅读在移动互联时代的新体现.社会化阅读的技术条件、阅读环境及其所蕴含的可能性深刻影响着阅读体验,本文引入可供性理论,以微信订阅号"在看"为例探析社交阅读相较于纸质阅读的突破以及移动互联时代社交阅读的探索.互联网创造的可供性使得社交阅读在场景、文本、主体等方面有所突破;同时,社交媒体将关系渗透至阅读,探索出了相异于平台类社会化阅读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催生出功能强大的阅读社交网站,也为爱书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资源利用良机。论文以国外阅读社交网站为例,介绍其多元化的服务,并归纳出阅读社交网站推进泛在阅读的市场优势及前景,探索新媒体泛在阅读衍生出的新阅读文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新闻移动客户端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应运而生。ZAKER作为中国第一批社会化阅读平台,凭借其"个性定制"+"社交化阅读"创新模式迅速吸引了大众眼球。它打破了传统电子阅读循规蹈矩的刻板印象,突破了单纯阅读的思维模式,使得阅读和获取资讯变得更个性、更有趣、更社交化。ZAKER7.0版本的发布,以"资讯"、"视频"、"所在地方资讯"、"社区"、"我的"五大功能齐驱,坚持"个性化"+"社会化"的阅读模式,以"区域融媒体"为战略根基,打造优质内容,关注技术前沿,以技术带动生产。ZAKER7.0的坚持和改变,让我们见证着移动阅读平台的成长与另一种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阅读风格影响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阅读体验直接决定了读者的阅读行为。厘清阅读风格对阅读体验的具体影响,有助于了解青少年读者的主要阅读体验问题,挖掘提升青少年读者阅读行为的路径。基于广州市海珠区图书馆287名青少年的调查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具体分析了感知阅读风格对阅读体验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视觉型、合作型、独立型阅读风格对认知体验、审美体验、价值体验、社交体验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合青少年读者偏好视觉型、合作型、独立型阅读风格,以及价值体验和社交体验较差的现实,提出应当针对性提升青少年读者的价值体验和社交体验,从而实现整体阅读体验的强化。  相似文献   

13.
数字阅读中的信息茧房效应容易造成读者信息窄化与知识局限,识别信息茧房的触发因素有助于探寻破茧对策以促进阅读推广。文章选取信息特征、个性化选择、算法推荐、社交环境4个维度的条件变量,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的方法,对信息茧房效应的触发因素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阅读中信息茧房效应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由信息特征、个性化选择、算法推荐3个因素联合构成的组态路径覆盖率最高,在非以上3种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社交环境也会触发信息茧房。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消除或削弱数字阅读中信息茧房效应的阅读策略,以期为数字阅读中的信息茧房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于传统阅读形态,社会化阅读强调阅读过程中的互动性。社会化阅读APP是目前读者开展社会化阅读活动的重要渠道,通常具有信息聚合、个性推荐和社交功能。本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利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化阅读APP的使用行为特征。该研究的结果对于启发社会化阅读APP服务商思考如何提高社交功能对用户的吸引力,如何提升用户在社会化阅读过程中参与评论的积极性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社交媒体的特点和社交媒体下阅读特点的分析为基础,探讨了基于微博和微信这两种主流社交媒体开展阅读推广的现状,并针对微博阅读推广、微信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开展用户满意度分析,有利于正确认识当前社交阅读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为高效开展社交阅读推广服务提供合理的路径参考。[方法/过程] 对参与社交阅读的用户开展满意度与需求调查,测量用户阅读满意度状态,通过对比用户期望与满意度的差距大小,明确社交阅读中亟需改善的因素及推广服务应着力解决的目标。[结果/结论] 注重阅读推广知识的切合性、层次性、建构性,建立全方位、系统性的阅读服务支撑环境,是提升社交阅读用户满意度的有效方式,也是社交阅读推广过程中必须积极实施的重要决策。  相似文献   

17.
电子书弹幕是在电子书的阅读页面添加弹幕功能,以便读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文章通过和视频弹幕进行比较研究,指出电子书弹幕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弹幕内容缺少有效管控、削弱阅读效果、模糊阅读与社交界限等,提出“阅读为主、社交为辅”的电子书弹幕实践进路,通过强化电子书弹幕社会化阅读的功能,满足读者线上阅读与社交需求、助力电子书出版业发展、促进全民阅读推广。  相似文献   

18.
数字媒介技术发展为读者带来新的阅读场景与体验,同时助推数字化社交阅读现象的出现。与传统个体化阅读模式不同,数字化社交阅读是以社群为纽带的观点分享和情感体验过程。当阅读由认知收获转向情感彰显,且以社群作为其关系延伸的具象化呈现,极易导致阅读重点由内容转向形式。这种转向解构了阅读原本的公共属性,进而引发数字阅读的诸多问题。面对数字化社交阅读背后的社群兴起,如何从形式维度重新探寻阅读公共性的重构路径,促成数字时代阅读的公共参与及读者内在情感的满足,实现数字阅读可持续发展,成为推进全民阅读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对社交媒体用户的数字阅读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80、90后女性是社交媒体环境下数字阅读的主要用户,下班和睡前是社交媒体数字阅读活动的高峰时段,数字阅读用户的付费意愿与内容质量和稀缺性成正比,“社交关系”是驱动用户数字阅读行为的关键动力。因此,社交媒体平台中的数字阅读推广应当坚持“内容为王”,注重情感交流;依托智能技术,拓展社交网络。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兴技术的日益发展,人工智能概念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的结合越发紧密.在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不足的情况下,政府与商业中心大力扶持智能无人书店,打造公共阅读空间功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识别给用户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满足了用户的文化体验和社交需求.未来,智能无人书店应改变单一的图书销售模式,通过人工智能识别等技术,将"书店+"多元化经营与特色经营相结合,走智慧化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