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中国乡村社会的习惯法里,子女所承担的养老责任是存在性别差异的.一般是由儿子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女儿在出嫁前侍奉父母,出嫁后一般不承担自己父母养老责任,但是她作为媳妇则要承担赡养公公婆婆的责任.然而在一些农村地区出嫁的女儿却参与自己父母的养老过程:通过对村庄一养老个案的分析,阐释了家庭养老中的性别差异变化.研究发现,出嫁的女儿参与自己父母的养老过程的原因在于家庭成员间关系越来越理性化.养老本该是儿子的义务,并且此义务承载着天然的伦理性意义,"儿子养老"演变成"女儿参与养老"表明,支撑家庭养老中性别差异的价值和伦理基础已经被侵蚀.  相似文献   

2.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伦理规范与核心价值。在现代社会,孝的理念和实践遭遇了现实的困境:社会流动性加大与居家养老观念的冲突增加了尽孝的难度,代际价值观的差异和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孝的现实适应性,功利主义价值观使得一些人轻视了亲情等等。作为一个具有伦理本位文化传统的社会,我们必须立足现实,接续传统,探索在现代社会重建孝道的现实出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社会调查了解了农村居民接受社会养老社会保障的现状,分析了农村居民的参保意愿和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应向"基本社会养老保险(主线) 社区养老保障(辅助) 家庭养老支持"的复合型模式转型,同时明确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主导地位,加快立法,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供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特别是农村养老问题日渐突出。由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现存的养老模式很难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因此,提高养老质量,解决养老问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莒南三村的养老调查表明,宗教作为民间组织,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设置,坚持社会责任主体多元化原则,让宗教参与到养老领域,为养老提供力所能及的社会支持是必要和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使农村代际关系出现权力下移,老年人权威全面丧失,中间一代责任缺失明显,代际关系朝理性化方向发展。传统法律政策的废除、道德力量的削弱以及村庄舆论的解体,是代际关系失衡的主要原因。重新建立稳定和谐的的代际关系,应逐步推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农村社区养老建设,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家庭代际伦理。  相似文献   

6.
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文化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社会伦理学视角分析传统尊老伦理文化与家庭养老功能的内在逻辑机制,剖析了目前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文化根源.研究认为,大力弘扬尊老伦理精神,促进传统孝道文化结构功能的协调一致,从而促进农村家庭养老功能重新焕发活力,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农村这个昔日落后的区域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悄然发生变化.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代际关系逐渐转变.在许多关注农村养老问题的专家学者看来,代际关系改变势必将农村养老推向社会化.笔者深入农村实际,发现即使时代发生巨大变迁,家庭养老仍然是农村大多数老人的首选,笔者藉此对代际关系发生变化的情境下对农村养老的影响以及养老模式的选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农村养老是以子女供养为主,老人自养为辅,集体和国家帮助为补充,这种模式已不适应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推行农村社会养老在各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刚刚起步,推行起来还有很多困难,必须在加强舆论宣传、发展农村经济、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制等方面加以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9.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未富先老的特殊国情,使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面临严峻挑战。在充分认识国情的前提下,探索比较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在制度、管理、政策、养老模式及政府责任面临现实困境,需要提出新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10年江苏省养老服务状况调查"为基础,分析研究了养老服务体系中子女角色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其结果表明,大部分子女能够完成养老中的责任和义务。子女角色的实现,其重要作用在于经济的赡养和精神的慰藉,在经济情况相当时,精神慰藉需要高于对经济的需求;同时,老人对子女帮助越多,子女越趋向采取更多的行为回报老人,老人与子女的互动频率与养老满意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企业社会责任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虽然已经得到社会较为普遍的承认,但是存在的一个误区是,有人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只是为树立企业形象而长期赢利的手段,这是一种单纯工具理性的价值取向。从形而上的角度来说,还应该赋予社会责任以"价值理性"的终极意义,这种理性上的价值转向,有重要的伦理内涵。同时,要实现这种理性的转向,需要引进互惠交换机制。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的生活保障功能日益弱化。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对农村老人的社会关怀。加快户籍制度变迁,加大农业税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制度,创新以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养老化,是构建我刚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改革使农村养老的经济基础、养老主体、养老道德规范、养老内容和养老价值观念发生巨大变化。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不能借鉴西方养老模式,而是要适应当前中国国情,以人为本,树立现代养老理念;弘扬优秀的传统道德,发挥亲情在养老中的作用;加快和深化农村社会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的制度与机制;积极推进"三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养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进城务工,中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开始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挑战,家庭养老功能也开始不断弱化。因此,加快建设和完善科学可行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实现我国农民老有所养、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我国农村未来老年人养老方式应在继续鼓励老人自养、家庭赡养的基础上,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大力推进养老社会化体系建设,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和其他保障措施形成统一体,保障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历史进程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能否建立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发展的后顾之忧,是解决"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回顾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历史进程,有利于吸取经验,尽快建立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农村养老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16.
“老有所养”是传统农业社会的理想.家庭养老是通往这一理想的现实路径。目前,我国农村的养老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迁。本文即以内蒙古五原县w村为例,在描述农村家庭养老功能蜕变的现实困境以及农村家庭内部调适策略的基础上,总结当前农村家庭养老的基本模式。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家庭代际支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经由“反馈模式”转变为“弱反馈模式”;在观念层面,“齐儿防老”正在过渡为“老人自养”。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激增,使养老问题成为发展中的一个巨大挑战,但被认为是最主要养老方式的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功能却弱化了,追溯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历史和对现实因素的分析,这种状况的发生,一方面或许是由于孝文化的弱化,此外农村特有的价值理念使得法制的实践性降低;另一方面更是与社会变迁和经济转型带来的人口流动与基于经济实力的不足所作出的代际倾斜的选择有关。在这个意义上,农村家庭养老保障方式的弱化不仅仅是文化的原因,更为深刻的是经济基础原因。  相似文献   

18.
宁波发展融合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宁波有必要、有条件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这就要求宁波要加快发展融合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在深入分析宁波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现状和形势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融合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基本内涵和制约因素,并从不同主体角度提出推动养老服务"互动融合、高效协作、全面提升"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家庭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自古就有深厚的崇老、尊老、敬老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家庭养老传统,家庭处于社会的中心地位。在家庭管理结构上奉行以年长者为尊,在生产上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业和小农经济模式,在生活上基本也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家庭承担着所有成员养老和社会保障的各种责任,赡养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并由此而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的观念。这种传统的养老方式在当前的农村养老保障上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它也从观念层面上制约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需要妥善处理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来源包括子女、自身与政府。农村年轻人在城市中的"双重边缘化"状态,农村本身的生活机会匮乏,政府福利性制度的缺失,这些因素既折射出农村生活机会狭小这一结构性处境,也造就了经济供给不足、生活照料缺失、情感慰藉缺位和安全感缺乏的养老困境。化解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困境,核心在于重建农村的生活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