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些时候,在“新闻30分”节目中,看到中央电视台采访伊拉克儿童。当记者问一个小男孩有几个练习本时,那个小男孩拿出一个卷皱的本,而他同桌的一个小女孩却哭起来,因为她一个本也没有。长期制裁下伊拉克人民的艰难困境,令我深感不安。于是我写下一点文字,寄言伊拉克儿童,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珍惜今日的和平环境。伊拉克的孩子,别哭泣没有漂亮的玩具只有惊慌和恐惧但,伊担克的孩子别哭泣因为地球上的孩子都爱你。没有丰盛的晚餐只有于饼来充饥但,伊拉克的孩子别哭泣因为热爱和平的人都关注你。没有宽敞的校园只有重拾的粉笔但,伊拉…  相似文献   

2.
爱?爱.爱!     
白雪公主拥有七个小矮人的真挚友谊,拥有王子完美的爱情,所以她是幸福的——因为她拥有爱!人类拥有美满的家庭,拥有知心的朋友,拥有丰富的语言,所以他们是伟大的,因为有爱。那,我呢?我有爱吗?我只是一朵蒲公英,没有鲜艳的色彩,没有璀璨的光芒,没有婀娜的姿态,我是卑微的蒲公英……淡淡的月光下,我独自哭泣,没有人会留意到我,没有!天亮了。阳光,暖暖地洒在我的身上——是太阳公公在拭去我的泪水吗?这一刻,我的心中冒出了一个特别的念头,一种莫名的冲动——懂爱!——懂得爱的真谛!寻爱!——属于我的爱!从现在起,我要踏上我的寻爱之旅。乘着微…  相似文献   

3.
流泪的鱼     
12月21日晴我是一条鱼,我生活在父母建造的深水海湾中。我本应该幸福地生活。但我却经常哭,因为没有谁看到我流泪。鱼的眼泪总在还没有滑出眼眶的那一刻就已被海水温柔地舔拭掉了,所以我也并不知道眼泪是什么滋味。但我却更加疯狂地哭,哭自己是一个不被人爱的孩子。甚至有一次我带着泪珠奋力地跃出水面,就只想让我的泪水映入别人的眼帘。可我却听到别人说":他溅出的水花好美!"  相似文献   

4.
泪水的力度     
李佑生 《班主任》2006,(11):15-15
如果不是情动于衷,谁的眼角也不会闪烁晶莹的泪光.泪水,它来自人最温热的心底.它晶莹剔透,饱含深情,是生命中最纯洁的精灵.我记得一位哲人说过:归根结底,没有爱就没有泪.泪水就是爱的涌动.每个人在生命中都会由于一些原因落泪,而当一位老师为了事业、为了学生潸然泪下时,这种超越血缘和亲情的泪水,是爱的凝结、爱的魂灵、爱的极致、爱的升华.  相似文献   

5.
<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真正的教育,爱学生是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凡教师缺乏爱,学生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一定是不完美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课余时间,只要有空闲我就会走进孩子们的世界,一起参加他们的游戏或  相似文献   

6.
关于恋情     
我爱你,并非因为知道你是怎样的人,而是知道与你在一起时我是怎样的人。没有哪个人值得你为他(或她)黯然哭泣,生命中的至爱,是不会让你流泪心伤的。或许有人只是不以你希望的方式在爱着你,这并不代表这份爱不是全心全意的。真正的朋友是能握住你的双手、触及你心灵的人。思念一个人最无助的情况是:你就在此人身边却无法将其拥有。永远不要皱眉,即便你很悲伤,因为你不知道有人是多么倾心于你的淡淡一笑。  相似文献   

7.
孩子     
我是那种因孩子可爱而爱他的人。不是因孩子是我的而爱他的人。我不会幻想孩子是我的,因为从来就没有这样一个孩子。我有过一个孩子,这只是很短暂的感觉。我必须站到很远的地方去看他,这就是他的距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说得多好。  相似文献   

8.
高燕 《家庭教育》2010,(7):36-37
我是一位教育工作者,也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多年的工作,让我感慨的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会感恩,很多孩子不懂爱,不爱父母,不爱老师,也不爱自己。一个不会感恩的人,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还能企盼他去爱国,去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吗?  相似文献   

9.
西西信箱     
遵义县泮水中学 洋 洋我从小不在妈妈身边长大 ,所以我觉得很难与她相处 ,而她也处处与我为难。还有弟弟 ,他对我的态度也特别不好 ,我该怎么办 ?洋洋 ,因为你从小不是在妈妈身边长大的 ,所以你和妈妈之间可能沟通不多 ,所以你们之间肯定会有一些误解 ,所以你才会觉得妈妈不喜欢你 ,爱唠叨。我想世界上没有一位母亲会不爱自己的孩子 ,没有一个孩子不渴望得到母亲的爱。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洋洋 ,有的时候学会“换位”思考 ,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问题 ,许多事情也许就能相互理解了。如果我是你 ,如果我和母亲面对面的沟通有问题 ,那我会…  相似文献   

10.
看过一个故事:有个失恋的人在公园里头,因为不甘心而哭泣,遇到一个哲学家。哲学家知道他为什么而哭之后,没有安慰他,反而笑道:你不过是损失了一个不爱你的人,而她损失的是一个爱她的人,她的损失比你大,你恨她做什么?不甘心的人应该是她呀。  相似文献   

11.
当把这个问题提给一位从事写作的人时,他会这样说:“我喜欢读书是因为我喜欢写作!”读书仅仅是为了写作的人,不过是一个“邮差”,或者一个尾巴主义作家。如果在他之前没有别的作家,那就绝对不会有他这位作家;如果在他之前没有一位说过什么的人,那他也就不会有什么东西能说给读者听。不,我决不是为了写什么才阅读,我爱读书只是因为在这个世界我只有一个生命,而一个生命对我来说是不够的,一个生命不能把我心中的全部动因都激发起来。阅读——而不是别的,可以给我比一个人的生命更多的生命,因为它从生命的深处增加了生命,尽管它…  相似文献   

12.
每天,会有很多的人从我的身边走过,他们是一群快乐的孩子。我上辈子肯定也和他们一样,是一个人。因为喜欢上一个无法喜欢的人,所以今生做一棵等待的树,天天守候着他,从我的身边经过。我喜欢他,从我看到他的第一眼起。他有着孩子气的脸庞,温柔婉转的眼神,喜欢穿白色的衣服,背黑色的书包。第一次见到他,我就明白了今生做一棵树的意义。我在一个学校偏僻的一角默默成长。我爱一个孩子,我的爱太无能为力。一棵树可以爱上一个人,一个人却永远不会爱上一棵树。  相似文献   

13.
我一直没有原谅彼得·潘,因为我从来都没有恨过他。我想,我是爱他的。 他会飞 他让我想起一个头发软软,在阳光下泛起微黄的很落拓的孩子,有一双酷似Nicolas Cage的眼睛,充满任性和忧郁。他是一个孩子,永远也不想长大的孩子,生活在永无岛上,有他的朋友和敌人。彼得会从容地施舍自己的仁慈和接受别人的报答。他真的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伤害着每一个爱他的人,尽管他不想长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爱。  相似文献   

14.
“我没有幸福的理想,没有孩子,也没有虚名,所以爱超越一切,成为我的命根子,我没有一天没有恋心。”——川端康成:《文学自传》恋爱本来是男女双方的事。川端康成在表现爱情这个“永恒主题”时,却不爱塑造男性形象。因为“倘要描写男性,势必要写他的工作。而政治、经济、以至意识形态这类主题,生命也只不过保持三五十年而已。这类主题几乎留不下来。”他所重视的是女性世界的“爱”,描写她们生生死死、哀哀怨怨的恋情。这是与川端康成的孤儿根性以及他的美学思  相似文献   

15.
天堂的声音     
五月的雨打湿了每个人的眼睛,咸咸的,渗入我的血液里。妈妈,这是您的泪水。妈妈不要哭泣,我有很多心愿没有告诉您。我最近学习成绩提高了很多,马上就要考学了,我保证考出好成绩。我有下一个理想,将来要做一名白衣天使。我们班北川同学说,他将来要做一名解放军战士;汶川同学说,将来他要做一名地质学家。  相似文献   

16.
我爱孩子,所以我要给他最好的,我爱孩子,所以我不能让他受一丁点的委屈,我爱孩子,所以什么事都要帮他做好,“…在爱的名义下,父母为孩子包办了一切.他们忘记了,孩子终有一夭要松开他们扶.的手,独自前行。所以.请别用你过度的爱压褥孩子啪不过气来,让他们在你的爱中,  相似文献   

17.
回忆中寂寞的小时候,云朵飘浮在蓝蓝的天空。不知是谁告诉我,风儿可以把一切都带走;云儿能够把一切都照透;雨儿可以把什么都洗刷;泪水可以把什么都淹没。很小的时候,我并不是个快乐的孩子,爱打爱闹,心高气傲,爱哭却不爱笑。幼儿园时候的我并不快乐,也几乎不笑,有些阴郁,因此也没有特别好的朋友。直到有一天,在一片阳光下,有一个小男孩对我说:“姐姐,你笑起来很美。”我愣了,害羞地看着他渐渐跑出我的视线。回到家我问爸爸:“我的微笑美吗?”爸爸点点头。“那如果想哭怎么办?”爸爸笑了笑:“那就哭吧。人总得为心情找一个出口,让不快乐流泻出…  相似文献   

18.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对每一位老师来说都不难,难的是爱有"问题"的"、特别"的学生。在对待"问  相似文献   

19.
靠近你,温暖我."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我用我的爱心靠近着每一个孩子,孩子呢,也常常给我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惊喜和感动.这就是老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他的名著<婚姻革命>一书中曾经这样写道:"我把爱看成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啊,从神圣而又理想的境界上说,孩子是爱的结晶,是爱神的牵引把一个个不平凡的孩子送到我们这个平凡的世界上来.爱的甘露是孩子生命成长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