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大钊早期思想深受穆勒、托尔斯泰等西方政治思想家的影响。穆勒是英国功利主义集大成者,托尔斯泰是俄国民粹主义的代表,二者的思想从本质上说都属于唯心主义。李大钊的“民”思想,由前期的“惟民主义”转向“民主主义”,最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平民主义”。促成这一转变的原因主要是近现代救亡图存的迫切需求和李大钊勇于探索、务实求真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2.
《石钟山记》是一篇严谨的科学研究论文,其中含有丰富的科学方法论思想。苏轼在探求石钟山为何“声如洪钟”的原因过程中,以及对他人观点的反驳中,多次使用了探求因果关系的科学方法,这些方法即19世纪英国人穆勒总结的“穆勒五法”。  相似文献   

3.
严复是近代中国最早系统译介西方自由观念的启蒙思想家。严复在译述自由观念过程中除比较忠实地遵循穆勒关于自由的原义外,还有一些自己的创造,诸如以“自繇”取代自由,并以“群己权界说”界定自由;借用“特操”这一传统术语以强调“个性”和“个体自由”的价值;提出并运用“国群自由”这一概念,重视其现实功能等。这些诸多创造,虽留有对传统儒学依傍的痕迹,但主要却反映出严复对西方近代功利主义自由学说的融会贯通。严复对西方自由理念的把握不是局部和细枝末节的,而是整体和系统的。因而那种认为严复在译介自由观念时割裂了穆勒《论自由》的本义,并进而认为,正是这种对穆勒原义的背离才导致了自由主义的观念在近代中国失败的说法,是牵强的。  相似文献   

4.
《少年文艺(南京)》2011,(5):I0005-I0008
豪格穆勒太太说:“同学们,今天每两个人组成一个‘伙伴小组’,完成这次课外活动。”  相似文献   

5.
本从“穆勒的‘自然齐一律’与金岳霖的‘客观秩序说’”、“金岳霖和罗素关于归纳原则之先验性的异同”、“金岳霖的归纳原则与莱巴赫的渐进归纳法”三个方面将金岳霖的归纳理论与穆勒、罗素、莱欣巴赫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论述了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也指出了金氏的归纳理论具有客观性、主动性、灵活性与解释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博士之争     
世界上最注重头衔的当数德国人,一个德国人若取得了两个博士学位就被冠以“××博士、博士先生”,如果有三个学位,像著名的阿尔伯特·施韦茨,精通医学、音乐和伦理学,他的名片上就印写如下:施韦茨博士、博士、博士先生。有个小笑话讲的就是两位德国学者头衔的趣闻:施密持和穆勒是一对多年的好友。一天,施密特对穆勒说:“虽然我有个博士头衔,你也有两个博士头衔,但既然我们是这么亲密的朋友,以后就彼此直呼其名吧。”穆勒歪着头想了想,  相似文献   

7.
论穆勒五法的方法论特征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勒五法”不仅是古典归纳逻辑的最高成就之一,而且具有鲜明的方法率特征与不低估的方法论价值。穆勒所论述的五种方法是以消除非相干因素为基础,以演绎思想为补充的求因果归纳方法;它们可作为实验探索的方法论准则,在科学假说的构建与确证中起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穆勒五法指的是,求同法;差异法;同异并用法;共变法及剩余法。该法是探求事物因果联系的归纳方法。最初由培根提出,后由穆勒整理而成。笔者尝试先把穆勒五法概括为逻辑形式,再由逻辑形式过渡到抽象的数学形式,以期达到穆勒五法的量化阶段。  相似文献   

9.
一、英文“Logic”众所周知,现今“逻辑”一词是英语“logic”的译音。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1853-1921)在《穆勒名学》(1903译自穆勒的《逻辑体学》一书)中首次用逻辑二字作为英文logic的音译。但他在书的按语中说:“逻辑最初译本为固陋所及见者,有明季之《名理探》,乃李之藻所译,近日税务司译有《辩学启蒙》。曰探、曰辩,皆不是本学之深之相副。必求甚近,姑以名学译之,”可见严复并不主张音译“logic”,而主张意译“logic”为“名学”。不过首次把“logic”译为“名学”的人却不是严复,“名学”一词最早见于1824年(清…  相似文献   

10.
作为功利主义伦理思想的代表人物,穆勒的道德学说影响深广,尤其是他将有质和量的差别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作为道德原则,为功利主义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伦理的设计目标和最终标准果然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吗?从对幸福的界定、快乐的质和量的关系、美德与幸福的关系、道德判断的标准以及道德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角度对穆勒的道德观进行批判性的考察和分析,从而对于“什么是幸福”这个永恒的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严晓松 《教学月刊》2002,(10):59-60
17世纪,培根总结了近代早期的经验,为适应当时人们认识发展的需要,较全面地研究了归纳推理方法。200多年后,穆勒作了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提示因果联系的“穆勒五法”:求同法、差异法、求同差异共用法、剩余法和共变法。这就是近代逻辑学重要的因果归纳法。现分别举例说明其在生物实验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形式逻辑”现在已成了一个很不确定的概念。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创立的直言演绎逻辑,自康德始200多年一直被称作“形式逻辑”;后经斯多葛学派(称充了复合命题逻辑)、培根和穆勒等人(加进了归纳逻辑)的发展形成的传统逻辑,也叫“形式逻辑”;在传统演绎逻辑的  相似文献   

13.
以2021年高考全国Ⅰ卷第30题为例,分析“穆勒五法”在试题命制中的应用,并进行了命题再探究,深入领会高考的育人功能和导向功能,助力于提高命题水平,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穆勒继承了弗·培根的归纳法思想,并进一步形成了其科学实验五法,其实用性、科学性较强,而其局限性又颇大。现代中外学者单纯从语言精确化的普通逻辑出发对它进行分析,认为穆勒方法不仅是不完备的、赘余的,而且不能像穆勒所期望的那样成为研究的普遍工具。本文认为,单纯从语言的精确化入手审视和评价穆勒方法有失偏颇,其自身也陷入种种矛盾;提出科学评价和发展穆勒方法的出路在于:采用内容的辩证化和语言的精确化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来改造、重构它。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道德理论述评——兼论道德的制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思想史上,功利主义是关于道德发生的一条重要线索。古典经济学曾对此予以证明,但从穆勒之后,经济学将“道德关怀”排斥在了自己的理论视野之外。在新制度经济学体系中,“道德”作为一种“非正式约束”的制度,是人们在“互动”中形成的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和对普遍规则的认可,是个体间基于利益的一种妥协或合约,它可以通过完善市场竞争体系、明晰产权及培养法治精神予以保障。道德精神教化的“拉力”只有结合市场制度的“推力”,才能完成历史性的道德建设重任。  相似文献   

16.
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把握阅读的性质特点,研究阅读过程的心理,对于有效地、合乎规律地训练培养阅读能力,是不无裨益的。本文试就有关阅读的这几个问题,作初步的探讨。一、阅读的性质与特点阅读,是读者或听者对文章的具体把握的一种精神活动,是文章发挥社会功能的重要环节。人们在阅读文章并为其内容所吸引时,是有精神活动的。高尔基的小说《在人间》里有这样一段情节:性格粗犷的厨师斯穆勒听“我”念果戈理的小说《塔拉斯·布尔巴》。当听到作品中的安德烈投降敌方时,斯穆勒厌恶地说:“不要脸的傢伙,是吗?为了娘们,呸!”。而当听到安德烈的父亲塔拉斯抓住安德烈并将他杀死后,斯穆勒激动得把双脚从床上放下来、双手支在膝盖上、屈起身子哭了。  相似文献   

17.
崔连新  陈亮 《教学考试》2024,(15):52-55
<正>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其重要的概念、原理、规律、定律等往往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对所得的生物学事实进行因果联系、推理归纳而得出的。因此,在高中生物学探究实验中关注科学方法的渗透,有助于学生厘清实验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更好地解释生物学现象,理解生物学本质。“穆勒五法”,也叫排除归纳法,是分析因果关系的常用方法,包括契合法、差异法、契差法、共变法和剩余法。本文以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第4题为例,展示“穆勒五法”的应用,并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8.
穆勒发现的五种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简称穆勒五法。他是在弗·培根的归纳逻辑,特别是培根三表法的基础上,通过总结科学实验中一些常用的方法提出来的。本文对穆勒五法及其理论依据作一简要分析和考察。  相似文献   

19.
穆勒继承了弗·培根的归纳法思想,并进一步形成了其科学实验五法,其实用性、科学性较强,而其局限性又颇大。现代中外学者单纯从语言精确化的普通逻辑出发对它进行分析,认为穆勒方法不仅是不完备的、赘余的,而且不能像穆勒所期望的那样成为研究的普遍工具。本文认为,单纯从语言的精确化入手审视和评价穆勒方法有失偏颇,其自身也陷入种种矛盾;提出科学评价和发展穆勒方法的出路在于:采用内容的辩证化和语言的精确化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来改造、重构它。  相似文献   

20.
罗尔夫·穆勒(Roll Mueller),德籍仿生物理学专家,2005-2008年被聘为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全职教师;2008年,获得山东大学“泰山学者”荣誉称号。他加盟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时带来了经费达30多万欧元的欧盟资助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定型智能生命启发阵列系统(CILIA)。该项目历时四年半,已在穆勒教授的悉心指导下顺利完成。同时,穆勒教授还承担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蝙蝠耳轮和鼻叶推导仿生自适应波束模型的研究”,为山东大学乃至全国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学科方向——仿生声纳学——一个既与基础科学相关(集合了生物学、物理学和工程学),又有着潜在应用价值的新学科。穆勒教授于2008年10月受聘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后,仍花费大量心血和时间指导山东大学学生和教师的科研工作,积极推动双方人员交流、科研合作、远程教学、联合培养、语言训练等学术交流与合作。在2010年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奖颁奖大会中。共有50名外国友人获奖,穆勒教授就是其中一位。为深入了解这位德国学者的研究经历以及山东大学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合作交流现状,本刊专访了罗尔夫·穆勒教授。在访谈中,穆勒教授指出。在山东大学的教学经历坚定了他在中国开展研究的决心,并认为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与山东大学之间的教育合作是切实有效的。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他体会到不同国家的高校各有优势,应立足本国,取长补短;教学与研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搭建国际平台,开展联合培训,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研究和管理水平;国际化的背景经历有助于开阔研究视野,拓宽研究思路;快速学习新事物是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的关键素质;研究能力重于应试能力。语言成绩并非出国留学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