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劳动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因此,在农村小学教育工作中,学校、教师要强化对劳动教育的重视,让小学生初步形成劳动意识,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劳动观、生活观,为将来参与社会生活奠定基础。要想提高学生的劳动教育效果,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围绕农村小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科学设定劳动教育方案,让学生在劳动活动中有所提升与成长,展现出劳动教育的价值与优势。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教育中,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但在时代的发展中,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学生们的智力教学,缺乏对劳动课程的重视,违背了我国的教育目标.基于此,本文结合九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劳动教育的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在德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高职教育是我们当前国家非常重视的教育体系,同时,在高职教育的各个环节过程中,高职院校为我国输送更高技能的职业人才奠定了更多的基础。因此,在高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劳动教育的融合,并且改变传统的劳动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在劳动设置课程之中不受重视,或者劳动教育课程的师资队伍有待提升的现状,将劳动教育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解决,端正学生的劳动观念,真正让学生明白劳动最光荣,并且在当前的教育课程之中,引进劳动教育技能的师资队伍,对其进行相应的专业培养。最终帮助学生在劳动教育文化的熏陶之下,产生良好的幸福观,真正让劳动文化融入高职院校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林观兰 《成才之路》2022,(12):139-141
对于特殊教育学校来说,劳动育人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掌握劳动知识,学会劳动技能,树立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特殊教育学校的劳动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家庭养育以及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具有育人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文章从劳动教育与特殊学生品格形成的关系、特殊学生劳动教育的品格培养目标、特殊教育学校劳...  相似文献   

5.
劳动教育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多渠道协同开展的大教育。要开启劳动育人新篇章,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元融合,即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劳动主阵地,让家庭成为孩子的劳动练兵场,让社会成为学生劳动实践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6.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方针,要求我们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劳动技术教育是其他各育成效在实践中的集中体现,同时它又影响着其他各育的发展。我们要切实改变教育观念,促使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7.
当前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淡薄,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让小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8.
热爱劳动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良好品德,小学生处于人生成长发展的起点更需要严格把关。班主任需要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通过小学教育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劳动教育现状及开展劳动教育重要性,探索小学班主任开展劳动教育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9.
特教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主要包括:学生劳动观念模糊,劳动体验薄弱;学校对劳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内容单一;家长因对孩子过度爱护而回避劳动教育。为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创设有文化的劳动环境;其次,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劳动意识;再次,努力构建有特色的劳动课程,指导学生开展高质量的劳动活动,同时实施有激励性和导向性的劳动评价。  相似文献   

10.
傅盛华 《教师》2013,(19):100-101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乐于探究的精神,热爱生活的心态为目标,涵盖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等内容。品德课要让学生有"三最"的感觉。一、最亲切的感觉如何使品德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亲切的感觉呢?我认为把握下列两点十分重要:教学内容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要贴近学生的心理。我们知道《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精心选择的,绝大部分内容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贴近学生的心理。  相似文献   

11.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只有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打通学校与社会的隔离,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学校要建构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体现时代特征、符合学校特点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体系,紧紧围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在出力流汗中发展自理自立能力;打开由学校、家庭、企业、社会组成的全方位劳动教育时空,提高劳动教育实效,让每个生命都闪光。  相似文献   

12.
陈慈颖 《教育》2022,(3):95-96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学校要建立课程完整、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实践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实践教育的氛围,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劳动最光荣等意志品质.为此,福建省厦门市海沧中学挖掘学科资源、学校资源、社会资源,研究构建基于学校特色和基础,开放型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夏令营、研学实践、志愿服务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接班人,家庭、学校、社会需要协同推进劳动教育,让家庭成为劳动教育的起点,让学校把劳动教育与学科知识相融合,让社会成为劳动教育的实践舞台,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学习与实践中提升能力与素养,掌握劳动技能,学好各学科的知识,把小我融入大我,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4.
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卡连柯注重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强调劳动教育不仅有利于社会进步,而且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他还认为学校是学生劳动教育的主要场所,家庭是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辅助。在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启示下,我国学校及家长应该重视青少年及儿童的劳动教育,并且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中学班级常规问题是班级管理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常规劳动,让学生接受劳动教育;让学生重视宿舍卫生和班级卫生,培养集体荣誉感。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时代,国家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影响着他们对劳动的态度,关系着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基于调研数据,对高职学生劳动教育认知状况进行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到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高职学生劳动教育认知影响因素的进一步考察发现,学校劳动教育和社会劳动教育能够显著提升他们对劳动教育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水平,而家庭劳动教育的影响则没有达到显著程度。提高劳动育人的实效性,需要强化学校劳动教育的主导作用、加强家庭劳动教育的基础作用、重视社会劳动教育的支持作用、突出家校社劳动教育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职业院校通过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不仅能让劳动教育的价值得到有效体现,还能为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有利条件。在新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要想提升劳动教育的成效,就需要树立起新型劳动素养人才培养的观念,建立科学的教学制度体系,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劳动最有滋味》是一篇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好教材.如何使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我是这样处理的:一、紧扣题眼,通览全文、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接爱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9.
杨丽瑄 《文教资料》2021,(2):158-160
视觉传达设计具有极强的实用性,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专业特色劳动活动具有专业实践、思政教育和社会服务等价值。特色劳动教育的实现需要学生将学习内容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着眼社会热点,注重教师引导,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确定任务难度,选择综合性的劳动任务,并发挥高年级学生的带动作用,长期来看宜多选用系列性的任务,并重视后期追踪。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身价值,在服务社会中提升思想品质和专业技能,成为素质硬、技能强、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相似文献   

20.
教师要重视小学劳技课程的教育,努力给学生创造劳动的条件,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各种劳动技能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提高动手动脑能力,增强自信心,扩大学生眼界,开发学生智力,让他们在劳动中积累直接经验,在实践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