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突厥文碑铭中的三十姓达怛,与汉文文献记载的室韦的地域分布相吻合,部落数略等,尤其是汉文史籍对室韦屡次或附或叛突厥的记载正好与突厥碑文把三十姓达怛或作为属部或看成敌人的记载相合不悖,证明三十姓达怛就是指室韦人  相似文献   

2.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及元朝的统一。难点是蒙古族社会的发展,封建制度的形成,对成吉思汗的评价以及元朝的统一和文天祥抗元斗争之间的关系。一蒙古族的兴起关于蒙古族的兴起,教材里讲了三个问题:一是蒙古族的由来和社会发展情况。一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汗国。一是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推行“领户分封”制。教材首先叙述了蒙古族的由来和社会发展情况。蒙古族是我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说它历史悠久,是因为蒙古来自室韦。室韦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古老的民族,生活在北方,人种、语言、文化属东胡系统。唐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史料辨析”,利用中国古代历史研究中处理史料的诸多实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解读,揭示史料辨析的主要内涵、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以便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史料实证是学生"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  相似文献   

5.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是指过去发生的事,属于过去式,人们只能通过过去遗留或保存下来的史料去辨析、推理,形成合理的认识。这里的“辨析”“形成对历史正确的认识”就是一种历史解释。课程标准同时提道:“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史料实证素养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是达成其他诸素养的必要途径。乡土资源是指学生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重要资源。下面就以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李保文影印出版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17世纪初期蒙古文原文文书(1997,通辽)和台湾影印出版的《旧满洲档》(1969,台北),重新探讨17世纪初期内蒙古历史的若干问题。本文认为,史料是指“给人们以历史知识的一切文本、实物和事实”。然而每一种史料都有不同的价值。论文介绍了本世纪德国史学理论家对史料的二分法,即“遗留性史料”(Uberreste)和“记述性史料”(Tradition)。论文进一步分析了有关17世纪前半叶蒙古史的满蒙档案文书等“遗留性史料”和《满文老档》。《清实录》等等“记…  相似文献   

8.
“史料实证”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导中学历史教学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历史研究的“生命线”.课标规定的“学业质量水平”中,就“史料实证”而言,其水平3的要求为:“能够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自主地搜集有关史料;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并判断其价值;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的长处,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9.
2018年春,教育部制定的最新版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终于下发到高中历史教师手中。新课标明确提出"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其中"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内容。"史料实证"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最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对"史料实证"有如下培养目标:"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史料实证是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的、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一堂成功的历史课,离不开史料的搜集、整理、选取、运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在《拿破仑死因之谜》一课中,从指导学生取证、引导学生查证、主导学生求证三方面探寻拿破仑死亡之谜的真相,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相似文献   

12.
<正>史料实证既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核心素养要求,也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如果学生只是掌握一些零散的历史知识,但不能通过搜集、整理、辨析史料,得出自己的历史认识,就很难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历史教师通过展示、分析文献、图像等史料,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使学生能够运用唯物史观解释、评价历史。本文拟结合“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一课,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践性探讨。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薄音湖、王雄教授经过数年努力编辑点校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 ,已于 2 0 0 0年 7月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辑录了隆庆 (1567- 1572 )至明末期间明人的著述共 34种 ,大体与第一辑 (明初至万历初年史料 2 5种 ,1994年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衔接。这些著作或系统记录明代蒙古的发展历史 ,或叙述某些事件的原委 ,或详述蒙古社会状况、首领世系及部落驻地 ,或收录蒙古首领的书信表文 ,或图说明蒙边界形势 ,其中不乏著者得自亲历目睹的第一手材料 ,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该书…  相似文献   

14.
封立 《甘肃教育》2013,(23):96-96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以蒙古民族为主体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蒙古民族是原来游牧于贝加尔湖东南和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一带的室韦诸部后裔,大约10到12世纪迁徙到蒙古高原,  相似文献   

15.
《蒙古秘史》是一部关于蒙古族和北方草原民族的历史文化著作,翔实记录了成吉思汗家族、蒙古民族的崛起及至窝阔台汗统治时期的历史,保存了有关北方草原民族的大量史料、传说、故事、风俗、习惯、词汇、谚语、歌谣等;它还是一部采用散文体和韵文体(诗体)语言叙述的古典文学名著。详细介绍了《蒙古秘史》的产生、衍变和传播经过及其影响,评介了国内外的版本、译本,重点对《蒙古秘史》哈萨克文译本所存缺憾原因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由东胡族的一支室韦发展而来,过着游牧和狩猎的生活、十二世纪后期,分布在额尔古纳河和蒙古草原一带的蒙古各部逐渐兴起,十三世纪初,蒙古族首领铁木真,被尊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  相似文献   

17.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我们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在高考史料分析题中,考生对材料的分析、概括就充分体现了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同时,这对于部分高中生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我们可以通过一定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蒙古史研究的状况及发展问题,仅就近年而言,已有若干文章或会议涉及。例如罗贤佑先生《20世纪中国蒙古史研究述略》(《民族研究》2000年第3期),从汉文史料利用、域外史料翻译、民族史料挖掘整理、蒙古史研究论著、研究方法等方面,详细评介了上一个世纪的研究情况,所论皆中肯綮,堪称百年总结之佳作;  相似文献   

19.
中学历史教育界关于“史料教学”的研究已逾20年,但其真正落实于中学历史课堂,受到历史教师的重视则与近年来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紧密相连,而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在我看来,彭禹老师《洋务运动》一课是史料教学的成功实践。下面就结合彭禹老师执教的《洋务运动》一课,谈谈自己对史料教学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20.
教师以《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为载体,探讨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一是史料的分类和区分,了解提取信息的多种渠道;二是史料的价值和作用,掌握观点论证的基本方法;三是史料的整理和辨析,形成史料互证的全面解释;四是史料的取舍和运用,突出问题探究的思维特征。思考培养史料实证素养的层级路径,有利于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